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刑后民”即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该原则是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时所遵循的一个原则。先刑后民原则在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方面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公民个人的合法民事权利,而且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以及个别司法人员的主观原因,导致该原则被滥用甚至被恶意利用,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严重的损害。先刑后民原则实际上是公权优先的体现,笔者认为,在现代法治国家,应树立公权与私权并重的理念,国家行使公权力不能以牺牲个人权利为代价,先刑后民原则应予以废除。  相似文献   

2.
罚金刑的适用问题,在我国仍是有待探索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从罚金刑适用中存在的弊端分析,破解罚金刑适用乱、执行难的困局,从中找出罚金刑裁量的规律与适用的原则。罚金刑数额裁量有五大原则:(1)罚金刑数额相对确定原则;(2)罚金刑数额适度性原则;(3)罚金刑与自由刑形成比值原则;(4)罚金刑适用通货膨胀原则;(5)罚金刑数额相对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按我国法律规定,旅行社挂靠经营中挂靠社针对游客产生的民事责任,被挂靠社应承担连带责任.挂靠社涉嫌刑事犯罪时,被挂靠社往往利用"先刑后民"这一司法审判惯例规避自己的民事责任,受害者无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无法另行起诉,单一的刑事追缴和退赔在受害人众多的案件中无法真正实现权利救济.此类案件应当坚持"民刑并行"处理机制,并以...  相似文献   

4.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刑法中具有全局性的指导作用。当一个行为被认定为犯罪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仅能影响量刑,使得刑罚与犯罪相适应;在一些典型案件中根据犯罪可能判处的刑罚还可能影响定罪,从而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只有以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为指导,才能正确地进行刑法的适用解释,进而合理地适用刑法。  相似文献   

5.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刑法中具有全局性的指导作用。当一个行为被认定为犯罪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仅能影响量刑,使得刑罚与犯罪相适应;在一些典型案件中根据犯罪可能判处的刑罚还可能影响定罪,从而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只有以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为指导,才能正确地进行刑法的适用解释,进而合理地适用刑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资格刑立法有违罪刑相适应,刑罚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和刑罚的功能目的,造成不同位阶甚至同一位阶的法律的某些内容相互冲突,导致资格刑在适用上不协调,执法上不统一。因此,增加剥夺政治权利刑的弹性,将驱逐出境刑分为终身驱逐出境和限期驱逐出境,增设资格刑减刑与前科消灭制度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资格刑立法有违罪刑相适应,刑罚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和刑罚的功能目的,造成不同位阶甚至同一位阶的法律的某些内容相互冲突,导致资格刑在适用上不协调,执法上不统一.因此,增加剥夺政治权利刑的弹性,将驱逐出境刑分为终身驱逐出境和限期驱逐出境,增设资格刑减刑与前科消灭制度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身危险性的特殊预防目的而对累犯进行从重处罚具有必要性,但从重处罚不应突破报应刑的限制,否则违背罪刑法定等原则,不符合保障个人权利的刑法发展潮流。报应刑是量刑阶段的主要依据,从轻、减轻以及免除情节等特殊预防情节辅助之;预防刑为刑罚执行阶段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有不同的应用要求,即在立法实践中要求主要体现出罪刑相适应而在司法实践中要求主要体现出责刑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从西周金文和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周已有赎刑制度。赎刑在西周得以确立,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赎刑在西周的实施,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巩固国家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黥刑起源于三代之前的古老部落——苗族。而后经过历代王朝的承袭,不断发展演变成为与其他刑种结合使用的复合刑。汉文帝十三年废除肉刑后,虽历代刑律中再无黥刑之设,但黥刑之用却从未间断。至宋代,黥刑演变成了更加残酷的“刺配之刑”,即集杖、黥、流、役于一身的一种刑罚,主要适用于抢劫盗贼、赃吏、犯罪军士及其他情节严重的犯人,刺配之刑的使用对元明清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者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者不受罚,即“法外无刑”。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应坚决取缔“法外有刑”。  相似文献   

13.
从西周金文和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出西周已有赎刑制度。赎刑在西周得以确立,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赎刑在西周的实施,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巩固国家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据胡家草场汉简所见汉律可知,汉文帝时期赎刑调整大约发生在文帝十三年至后元元年间,内容主要是律文中的具体赎刑转化为罚金刑,赎刑的适用则被限定在“以赎论”的范围。其原因是汉文帝废肉刑以及保持赎刑体系稳定性的需要,体现了彼时立法者对律文系统性的重视以及立法技术的进步。赎刑调整强化了汉代罚、赎不分的观念,对汉代经学及晋律的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汉律中“以赎论”的适用方式则被唐律所继承。  相似文献   

15.
从西周金文和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出西周已有赎刑制度.赎刑在西周得以确立,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赎刑在西周的实施,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巩固国家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6.
罚金刑变更执行是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在我国的刑事执行实践中面临着立法密度严重不足、书面制度无法落地的尴尬,有必要构建起完整的罚金刑变更执行程序。在诉讼程序构建中,应当从分权原则、法定原则、人权原则、救济原则出发,强化执行机构的职责权限,完善被执行人的权利保护,同时应当从通知或告知、受理、审查处理和救济等四个方面构建完整的罚金刑变更执行程序,并对其执行规则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罚金刑缓刑兼具缓刑制度和罚金刑制度的优势。设立罚金刑缓刑制度可以弥补罚金刑和缓刑制度的不足并增强它们的功能,符合国际趋势和刑罚发展规律。我国应增设罚金刑缓刑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刑罚发展日趋轻缓化、社会化的今天,学界对管制刑存废这个问题仍旧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管制刑绝对的"存"与"废"都有失其合理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管制刑曾经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当然,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管制刑作为民主革命时期的产物,其积极意义正在随着时间的流转和时代的变迁而愈益模糊。伴随着行刑社会化的刑罚发展潮流,管制刑亦应理性地融入时代洪流,借鉴社会服务刑,对自身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罚金刑顺应了世界刑罚轻缓化的趋势,有效弥补了短期自由型的弊端,在我国人民财富积累渐多的今天,有适用的经济基础和思想条件。但罚金鱼 优势只有在单科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我国立法中有关罚金刑的规定大多为并科使用,单科罚金的使用量很少,这和世界发达国家罚金刑的适用现状是不相吻合的,也不利于罚金刑作用的发挥,故我国在立法和司法中应增大罚金刑的单科使用,同时为了弥补罚金刑单科使用时缺乏强制力的弊端,用罚金易科自由刑的方式来救济。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犯罪在当前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试从罚金刑适用及利弊分析入手,并结合司法实践,认为: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不宜适用金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