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王祯  姚飞 《科协论坛》2008,(4):103-103
1 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现状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北京曾经出现过四次全市范围的严重缺水.北京水资源量严重不足.北京多年平均降水595毫米,年均可利用水资源41亿立方米.北京市人口已接近1500万,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量的1/8,世界人均量的1/30,远低于联合国划定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特大城市.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的源泉 ,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 ,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水已成为地区开发的中心问题和经济腾飞的主要制约条件。几千年来 ,人类将水视为取之不尽的免费商品 ,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全球性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 ,缺水也已成为危及世界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问题。据联合国规划署预测 ,2 0 0 2年世界上有 1 2 0 0万人死于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根据国际水资源管理学会的研究 ,2 0 2 5年世界总人口的 1 /4或发展中国家人口的 1 /3,近 1 4亿人…  相似文献   

3.
科技博览     
8月28日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全体会议将水危机列为未来10年人类面临最严重的挑战之一。代表们呼吁让更多的人喝上安全的饮用水,享受用水卫生设施,并加强水资源管理。大会发表材料说,全世界目前有11亿人未能喝上安全的饮用水,24亿人缺乏充足的用水卫生设施。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淡水需求量将增加40%。联合国警告,到2025年世界将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区。现在,缺水或水资源紧张的地区正不断扩大,北非和西亚尤为严重。水危机已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中 《百科知识》2000,(6):18-19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根据联合国的发展报告,世界水资源短缺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人口不断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上升,城市化的步伐加快,都使人类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20%的世界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还将增加30%。水源短缺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据估计,世界上每8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亡于饮用水不卫生所引发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霍乱、登革热等。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数将增加到23亿,而由饮用水不卫生致死的人数将大大超过目前的每年530万。实际上,世界水资源短缺很大程度是由于不合理和没有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和环境污染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等级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强  张士锋  陈俊旭 《资源科学》2013,35(1):140-147
本文利用1979年-2009年的北京市水资源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筛选出主要水资源短缺风险因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水资源系列进行聚类;用灰色系统GM(1,1)法预测2010年-2015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将结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常住人口、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它用水量与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关联度较大.在1999年之前,北京市水资源风险主要处于中等以及较低的等级.1999年之后,北京市的水资源风险基本处于较高的等级.在丰水年条件下,2010年-2015年北京市水资源风险处于较低等级;在平水年处于中等等级;在枯水年和极端枯水年,将处于较高风险甚至高风险等级.2014年后,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入京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使水资源短缺的风险降低一个等级.  相似文献   

6.
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针对这样严峻的缺水形势,本文介绍了水资源的相关知识,从而引出节水的必要性,并提出节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北京市水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严重性,北京从1979年到1985年底已累计超采地下水36亿立米,郊区平原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已达9米以下,城区漏斗地下水埋深已降到40米以下。预测到2000年,若遇平水年,将缺水6.2亿立米,若遇枯水年则将缺水13.8亿立米。为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紧缺问题,本文在综合了各有关方面的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节流,适当开源,修建水源调配工程和加强水的管理体制的对策。文章还对充分利用雨洪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吴航 《金秋科苑》2010,(19):18-22
1997年1月20日,联合国发出了淡水资源短缺的警报:“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下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这份题为《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估》的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1/5以上的人口,即12亿人面临“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存在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这种现象称为水资源短缺。本文主要阐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原因、解决的主要办法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阜新水资源总量不足,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加上连续5年遭遇干旱,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突出。将表现在资源性缺水:阜新市水资源总量9.73亿m3;工程性缺水:现有水库66座,控制流域面积22644.45km2,总库容30830万m3,调节水量9461.6万m3,设计灌溉面积1.2hm2;水质性缺水:水质污染使水环境不断恶化。加强水利环境建设的战略措施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兴建乡镇供水工程,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城市防洪工程与环境整治紧密结合,以水定发展,以水定规模,统一水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连丰、连枯年份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19%。现在,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越来越沉重的话题。据统计,全国700多座地级以上城市中,有近400座缺水或严重缺水。更有专家指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和主要因素。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水污染问题的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本文针对水资源现状,论述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重新设计配置水资源的有效机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水市场制度,并对其如何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谈发展节水灌溉型高效生态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的保障水平,直接关心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目前,世界上的90个国家,40%的人口出现缺水,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09位,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东营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按水资源总量计算,目前全市人均占有量为31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6%,每亩耕地平均占有量10.8%。由于近几年黄河断流时间逐年延长,黄河来水量有逐年递减趋势,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农业,近几年每年农田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缺水大国,农业平均每年灌溉用水占有当年消耗淡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做好农业节水灌溉工作已经迫在眉睫。针对目前农业用水低效率的状况,加强水资源管理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虚拟水贸易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机理及贡献份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资源约束下虚拟水贸易的实施目标,基于节水效应及经济价值两个角度阐释虚拟水战略的经济学内涵,从技术层面、产业层面及区际层面分别建立数理分析模型,论证虚拟水贸易如何促进缺水地区的经济增长,并在计算2005 - 2009年我国国际间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基础上,对虚拟水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提高水价是虚拟水战略实施的根本路径依赖,辅以适当的财政补贴可以在实现节水的同时增加农户收益;虚拟水贸易将引发产业间的用水转移,优化水资源配置并实现当地产出的帕累托改进;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实施区际间虚拟水贸易,能够有效缓解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更大范围内发挥虚拟水的经济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009年,我国农产品对外虚拟水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4045.05亿元,约占当年GDP的7.06%.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资源与经济发展要素的时空匹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吉辉  李健  唐燕 《资源科学》2012,34(8):1546-1555
水资源相对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4年-2009年我国31个省市水资源分布、水资源配置相关数据为基础,计算各地区水资源与人口、面积、GDP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基尼系数,对我国水资源分布、配置与经济发展要素匹配关系的时间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水资源分布与人口、GDP的匹配关系处于波动均衡状态,而与土地面积之间处于极不匹配状态;水资源配置与GDP、人口、土地面积分别表现为比较匹配、不匹配和极不匹配关系,且不匹配程度有缓慢加剧的趋势。另一方面,按照空间维度分析需要,将全国划分为七大地区,并以2009年为例,计算了各地区水资源一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平衡指数,借此阐释水资源分布、配置与经济发展要素在空间维度上的协调规律,找出主要影响地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以期为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调节水资源分布和配置的失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摘     
正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98亿联合国发布的2017年修订版《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测,2030年世界人口将从现在的76亿上涨至86亿,到2050年达到98亿,2100年将达到112亿。报告说,全球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少数几个国家。从2017年到2050年,预计世界人口增长的一半将会集中在9个国家:印度、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巴基斯坦、埃塞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水利部统计,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不断加剧,面对缺水的现状,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水更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何希吾 《资源科学》1992,14(2):27-32
陕西省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属黄河流域,地处西北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该区设有7个城市,即西安、宝鸡、铜川、咸阳、韩城、渭南、延安。这些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水局面,按缺水程度可分3种类型:一是严重缺水城市,如铜川、延安和西安;二是一般缺水城市,如宝鸡、韩城;三是轻微缺水城市,如咸阳,渭南。若按其缺水性质则可分为当地可利用水资源短缺和供水设施不足两种类型。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有延安、铜川、西安、韩城;供水设施不足的有渭南、咸阳和宝鸡,今后,随着取水量的增加,咸阳与宝鸡市也会出现当地水资源短缺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所谓“GDP翻两番,而能源翻一番”的设想,提出质疑。2020年我国13-15亿人口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将使我国不可避免地面临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本文质疑了当前某些能源专家的“乐观”预测,指出2020年我国将至少需要40亿吨标准煤,即使在大力实施节能政策、最大限度地挖掘我国煤炭工业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我国仍将至少有5~6亿吨标准煤的巨大缺口,甚而会高达10亿吨标准煤之多。如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挑战,本文建议中国在大力实施节能政策的同时,大力进口能源,如进口风电(亦即进口风电装备)、进口煤、进口天然气,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努力进口石油、进口天然铀。此外,本文还对我国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