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方法:幼儿每五人一组。请一位小朋友扮“老鼠”站在圈内,其余相互搭肩围成圈。音乐起,圈上小朋友一会儿逆时针转,一会儿顺时针转,挡住“老鼠”钻出圈外的路。每当唱到“嘿”或“吱”时,圈上的小朋友要立正不动。此刻“老鼠”  相似文献   

2.
小老鼠     
玩法: 全班幼儿带着小板凳围成一个大圆圈。选二三个幼儿扮小猫站在圈中间,小板凳作灯台,其余幼儿扮小老鼠站在凳旁。游戏开始,“小老鼠”和“小猫”分别做不同的动作。  相似文献   

3.
亲子快乐园     
《山东教育》2004,(15):47-47
小老鼠上灯台目的让幼儿练习从15~20厘米高处跳下,锻炼其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动作模仿能力。材料小板凳(也可用旧报纸包几本大些的书)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头饰各一个。玩法先学会儿歌《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幼儿扮小老鼠,大人扮大花猫,小板凳做灯台,在灯台周围划一直径3~4米的大圆圈(室内圈的大小可根据家庭条件而定)。“小老鼠”站在灯台旁,“大花猫”蹲在圈边,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老鼠,小老鼠两脚弯曲,两食指、中指放在嘴前做成小老鼠的嘴,上身随节拍前倾两次;猫蹲下不动。上灯台,小老鼠…  相似文献   

4.
在音乐教学中,我经常穿插一些小故事,把抽象的音乐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了。比如在进行音阶练习时,我先让幼儿听故事:有一只小老鼠经常到一间很漂亮的屋子里去玩耍,因为那间屋子里有一个奇妙无穷的楼梯。这楼梯只有七步,小老鼠上楼梯时,每上一梯步就会发出一个声  相似文献   

5.
祁朝华 《教育导刊》2006,(12):35-36
一、设计意图音乐来自生活,生活充满音乐。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音乐中明显的音的时值长短变化,让幼儿以不同方式去表现音的长短,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创编动作,从而表现音长和音短,萌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二、活动目标(一)运用生活经验的再现来感受音乐,大胆想象,愉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二)能辨别乐曲中音的长和短,学会用语言和动作随音乐中音的长和短进行控制。三、活动准备毛线盒,剪刀一把,小老鼠在房间的幻灯片。四、活动过程(一)律动:小老鼠师:小老鼠,今天猫不在家,我们可以偷偷地溜出去玩啦!(二)运用拉毛线感受声音的长、短…  相似文献   

6.
别听它的话     
准备:老唐老鸭头饰四只,小唐老鸭头饰若干。玩法:全体幼儿坐成一圆圈,请四名幼儿头带老唐老鸭头饰扮爸爸,其余幼儿带上小唐老鸭头饰。最后一句音乐  相似文献   

7.
课题中心组成员在先期的讨论中确定的中心话题为 :(1)在《小老鼠与泡泡糖》活动(简案附后)的最后 ,教师对幼儿表述的四种答案做怎样的价值提升 ?(2)在《亲亲我》活动(简案附后)中 ,教师在范唱过程中如何向幼儿进行情感传递 ?关于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的研讨执教教师独立反省 :我关注的价值是 :1.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了解吃过的泡泡糖不能乱扔 ,这是一个环保问题。2.借助语言节奏“小老鼠东跑跑 ,西———看看”的提示 ,帮助幼儿初步感受并表现A段音乐的节奏。3.通过逐步加快动作速度的策略 ,帮助幼儿较熟练地表现A段音乐的节奏。活动…  相似文献   

8.
猫捉老鼠(小班)文/苏丽玲游戏准备猫头饰两个,老鼠头饰若干个。游戏玩法老师和一名幼儿分别扮演猫妈妈和小猫,其他幼儿扮演老鼠。音乐响起。第1、2小节:猫妈妈带小猫出来游戏,按音乐节奏模仿小猫的动作。第3、4小节:猫妈妈和小猫张开五指,屈臂于胸前,向前跳...  相似文献   

9.
王兆惠 《教育导刊》2006,(12):36-37
一、设计意图 “加沃特舞曲”是一首AB结构的音乐,A段音乐节奏欢快,乐句明显;B段音乐圆润滑翔,乐句的分辨较含糊。如果不借助具体形象来感受音乐,对中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开展活动“大口袋与小老鼠”,是借助“口袋”这个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拟人化,带孩子进入一种童话的意境,而聪明机灵的小老鼠形象更为幼儿所熟悉,通过这两个具体的形象让幼儿感受这个舞曲。我们把设计活动的重点放在A段音乐的感受上,通过“大口袋”听到奇妙的音乐长出手脚和脑袋来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向往。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意图“加沃特舞曲”是一首AB结构的音乐,A段音乐节奏欢快,乐句明显;B段音乐圆润滑翔,乐句的分辨较含糊。如果不借助具体形象来感受音乐,对中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开展活动“大口袋与小老鼠”,是借助“口袋”这个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拟人化,带孩子进入一种童话的意境,而聪明机灵的小老鼠形象更为幼儿所熟悉,通过这两个具体的形象让幼儿感受这个舞曲。我们把设计活动的重点放在A段音乐的感受上,通过“大口袋”听到奇妙的音乐长出手脚和脑袋来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向往。通过自己模仿大口袋长出手脚和脑袋,达到愉…  相似文献   

11.
排队有新招     
以往小班幼儿排队难,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具体做法是:根据场地需要,将幼儿分成五队,每队戴一种颜色的小老鼠挂件。做早操时,我先请“虹颜色的小老鼠”排队,挂虹色小老鼠的幼儿,很快一个跟着一个站好,再请“绿颜色的小老鼠”排队……教师只需用较短的时间帮助个别幼儿。现在我再也不为小班幼儿排队做早操犯愁了。  相似文献   

12.
“加沃特舞曲”是首AB结构的音乐,A段音乐节奏欢快,乐句明显;B段音乐圆润滑翔,乐句的分辨较含糊。如果不借助一定的形象来感受音乐,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困难。设计活动“大口袋和小老鼠”,我们是借助“口袋”这个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拟人化,带孩子进入一种童话的意境,而聪明机灵的小老鼠形象更为幼儿所熟悉,  相似文献   

13.
猫捉老鼠     
玩法:一名幼儿做小姐姐,两名幼儿扮小花猫,其余幼儿扮小老鼠,均围坐在椅子上。曲(一)起,小姐姐蹦蹦跳跳到中间。曲(二):小姐姐与小花猫对唱并按歌词做动作。小花猫吃饱后,蹲在场中心作睡觉状,小姐姐回座位曲(三)前奏起,小老鼠出来围在小花猫的周围,半蹲着自由行走做偷油吃的动作。曲(三)一停,小花  相似文献   

14.
目标: 1.听辨音的高低、强弱,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2.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编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 准备: 捣米棍一条(卡纸制作),老鼠头饰若干。  相似文献   

15.
目标: 1.听辨音的高低、强弱,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2.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编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准备: 捣米棍一条(卡纸制作),老鼠头饰若干。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一】幼儿姓名:朵朵(化名)年龄:5岁班级:中(1)镜头一:语言活动《大狮子和小老鼠》开始了,老师出示图片大狮子和小老鼠,并提问:"大狮子是个什么的动物,小老鼠呢?"朵朵就她的位置上表演起来。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表演狮子抓住老鼠时的情景,朵朵伸出手,牢牢抓住,眼睛紧紧地盯着!镜头二:老师提问:"小老鼠被大狮子抓住了,他会怎样求饶呢?"朵朵说:"狮子大王,你放了我吧,也许以后你也会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17.
一、小老鼠运粮食(中、大班) 游戏准备:1.两人一只布袋,海洋球若干 2.幼儿戴上小老鼠头饰,扮成“小老鼠”。  相似文献   

18.
幼儿集体舞     
动作说明: 幼儿单行圆圈站立。前奏响,准备跳里圈的幼儿双手叉腰,小跑步到圆圈里,围成双行圆圈,最后一拍时,用蹦跳步向右侧蹦转身。外圈幼儿动作同里圈,原地跳。第一遍音乐: ①~④小节:用跑跳步,双手在胸前拍手后抬到肩上,腕提起,掌心向外,两臂上举后向下背到腰间。里圈向前行进四人,外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ABA的曲式结构。 2、幼儿大胆想象,用创编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小老鼠感冒及治感冒的情节和音乐。 3、幼儿能充分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听和复述故事,他们接受过一年的音乐特色教育,所以大部分幼儿具有良好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篇幅不长,幼儿都较熟悉。根据这些特点,我设计了“小老鼠与大狮子”打节奏复述故事综合活动,试图打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角色特点选择乐器演奏,使复述故事更加形象、生动,为发展幼儿创造与表现能力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