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召公奭是历史上著名政治家,为历经文、武、成、康的四朝老臣,在周初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积极而巨大的影响力。曾与周公一起协助武王灭商完成统一大业。平三监之乱,挽救了周初政权的危难局面,南征淮夷,巡视江汉,经营了周的南国;负责营建东都洛邑,镇慑和稳定了东方形势,扶立康王即位,使周政权得以巩固和延续。其敬德爱民,修文王之德,改变了社会风气,受到民众的赞扬与怀念。其葬地当在采邑岐山西南的刘家原一带。  相似文献   

2.
召公奭为周文王的长庶子,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建立、巩固西周政权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与周公分陕而治,巡行陕间乡里,舍于甘棠之下,决狱于阡陌陇亩之间,深受群众爱戴。百姓赋《甘棠》之诗,敬其人而爱其树。召公之德政教化,被称做“甘棠遗爱”。  相似文献   

3.
周初政局,内忧外患。王之子召公在周公的劝说下,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同周公一起,平灭三监叛乱,挽救了即将倾覆的周王朝,南片江汉,经营了周的南国;负责营建东都洛邑;提出了“敬德”“殷鉴”思想;扶立康王继位。召公是周初一位重量级的政治人物,其历史作用不容忽视,其历史地位应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4.
召公姬是周文王庶子 ,周公旦之兄 ,官居太保之职。因其采邑地在召 (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 )故称召公 ;又因与周公旦共同辅佐成王 ,又称召伯 ;再因其封国为燕 ,再称燕召公。在西周初年的政治舞台上 ,召公位列三公 ,与周公地位等同 ,且因年寿特高 ,历文、武、成、康四代 ,参与策划克商战争、东征平叛、营建洛邑、征伐东夷等重大事件 ,多次巡行江汉南国 ,为周王室建立卓著的功勋 ,是西周初参政时间最长的政治家。召公首先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早在文王晚年、迁丰以后 ,召公就奉文王之命 ,巡行江汉南国。江汉南国指分布在江汉流域的南方商之诸…  相似文献   

5.
《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选自《国语·周语上》,它经常被一些古代散文的读本和语文教材所选用。今人对这篇文章的解释,一般都是根据三国时韦昭的旧注。韦注本来就有其失当的地方,而今人对韦注的发挥补充尤有欠妥之处。本文拟对其中有关“瞽献曲”、“师箴”、“朦诵”、“流王于彘”的四则注释提出一点浅见,供读者参考。一、瞽献曲韦昭注:“五日曰瞽。瞽,乐师。曲,乐曲也。”这则注释虽然不误,但没有解释天子听政而让乐师进献乐曲的目的是什么,乐师所献的乐曲的来源和内容又是什么,所以后人便加以补充。有的认为:“此言乐官进献(反映民意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再整理和再分析,对同公旦和召公爽的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周初情势危急时,周公曾一度受召公怀疑,周公因此作《君爽》,说服了召公。从此,二人合作共事,互相支持,再不见有矛盾抵牾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钱文忠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三字经”时“召公、尚书、论语”等词的错误读音进行了辨正。  相似文献   

8.
许全亮 《现代语文》2005,(12):24-25
在先秦散文中,<国语>是继<左传>之后又一部按国别记载春秋诸国历史的著作.虽不及<左传>影响深远,但也从中反映出了春秋时代各国政治变化的轮廓,描绘了当时重要政治人物的精神面貌,揭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对人民大众的利益表示关怀,对统治者的残暴奢侈作了批判,对贤君贤相表示赞美,有着深厚的民本思想.<召公谏厉王弭谤>就是这样一篇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文偏重于记言,多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论,展示历史事件,分析史事得失,品评人物高下,引出历史教训。文字质朴简练而不乏生动之处,说理有条不紊而多见睿智卓识。《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周语上》,文章主要记叙召穆公规劝  相似文献   

10.
革召《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文偏重于记言,多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论,展示历史事件,分析史事得失,品评人物高下,引出历史教训。文字质朴简练而不乏生动之处,说理有条不紊而多见睿智卓识。《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周语上》,文章主要记叙召穆公规劝周厉王的言论,宣扬了“为民者宣之使言”的政治主张,说明了禁绝民众言论自由将带来的严重后果。文章的主体部分写召穆公的如何讽谏。要规劝暴虐而愚昧的周厉王,特别要讲究谏说的技巧。文章分三层来记叙召公的谏言:先说明民不能“壅”而必须“宣”的道理。以“防川”…  相似文献   

11.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文偏重于记言,多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论,展示历史事件,分析史事得失,品评人物高下,引出历史教训。文字质朴简练而不乏生动之处,说理有条不紊而多见睿智卓识。  相似文献   

12.
《召公谏厉王弭谤》是《国语》中的精采篇章,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因此,分析解释它的文章文选甚多,引用其史料的教科书也屡见不鲜。然而,对其中“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一句的解释却颇有分歧。有的解释为:“国人敢怒而不敢言”,“在路途相遇,相互以目光表达各自的愤怒情绪。”有的注本只解释“道路以目”:“人民相遇于道路,只是彼此用  相似文献   

13.
一、教育如水——对教育自然之道的认识与理解。水乃自然之物,水有八德:奔流不息,进取之德;哺育万物,奉献之德;水滴石穿,柔韧之德;一碗水端平,公正之德;源头活水,创新之德;甘心处下,谦虚之德;流水不腐,清廉之德;以水为净,包容之德。"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及,深  相似文献   

14.
宋菲 《现代语文》2010,(5):124-125
有人说,21世纪的三大武器是知识、金钱和口才。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就非常注重口才,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说客盈门。《孟子》《战国策》里记载了大量的谈话和辩论。  相似文献   

15.
顾颉刚先生主持点校的中华书局本《史记》,是目前学界最通行的本子。该书自1959年出版以来,只在1982年修订过一次,其中的标点问题在所难免。笔者发现该书存在未被方家论及的标点问题十例:与史实不符之例;当断不断之例;不当断而断之例;当属上而属下之例;当属下而属上之例;误解文义之例;文字无着落之例;不合古注之例;未加书名号之例;缺主语之例。  相似文献   

16.
博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相似文献   

17.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己倍焉,君子耻之。(《礼记·杂记》)  相似文献   

18.
<正>……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  相似文献   

19.
体态语言是入的身势语或手势语,它通过诸如面部表情、举止、身段、眼睛、仪表、动作神态等表现形式,使人产生情感或情绪上的体验并引起共鸣。《史记&#183;乐书》记载:“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即可视为体态语言。正确合理地使用体态语言,以弥补“言之不足”的局限性,对教师来说,对课堂教学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蜿蜒曲折的国境线,神龙之身影;如花似锦的好河山,彩凤之仙廷; 悠久灿烂的文明史,华夏之妙龄;似金如翡的黄土地,炎黄之丽容! 中,四方之心,八荒之中;华,花色之繁,枝叶之盛:吾之大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曲如黄河,美如牡丹,伟如长城,稳如泰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