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张云 《现代语文》2006,(10):81-83
斯达尔夫人是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先驱。作为一个小说家,作为艺理论批评家,斯达尔夫人的才华不仅在当时超凡脱俗,而且影响深远,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思想价值更加清晰的浮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电影"暴力美学"的变化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吴宇森为代表的一代大师创造了"暴力美学"这个名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观众的欣赏兴趣已经发生了变化。昆廷的几部电影引发了新的"暴力美学"潮流。但是仔细分析,最符合"暴力美学"名号的,还是以北野武风格的作品——最大的暴力是无常。  相似文献   

3.
曹嫄 《学语文》2010,(5):44-44
我喜欢读《咬文嚼字》。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随手记了下来。这里列出的三个问题,前两个属于文言词句的理解问题。第三个是对词形历时变化方面的认定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汉语的意义和形式规范有关。第三个问题还与汉语研究有关,所以写出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正>问题的提出所谓殷都屡迁,主要指早商时期的殷都迁徙。早商时期指的是汤至盘庚这一历史时期。在汤以前的先商时期,殷都虽屡次迁徙,但基本上属于部落的流移,还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都邑迁徙。而盘庚以后的晚商时期则一直都于殷不再迁徙。史载早商时期的都邑迁徙情况是:成汤都毫;仲丁都嚣;河亶甲都相;祖乙都邢;南庚都奄;盘庚都殷。从成汤至盘庚共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赵海霞老师就人教版第八册第二课《古诗两首》中《惠崇春江晚景》一诗的“晚”提出:从本诗中的四句所涉及到的景物———桃花开、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河豚欲上时,均属早春景色,并非晚春,诗题中的“晚”应如何理解?对“晚”的理解关键要看画中的景物究竟是属于早春出现的景物,还是晚春出现的景物。而早春与晚春出现的景物又因地域的不同而不能单纯以时间划分。一般说来,我国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称北方,气候偏冷,景物的变化较晚。长江以南称南方,气候偏暖,景物的变化也比较早。所以,要想知道诗中所描写的是早春还是晚春,那…  相似文献   

6.
GAME     
勇者斗恶龙8 日本国民RPG游戏《勇者斗恶龙》系列第8作真正进入了3D时代,景物的精美丰富是历代之最。另外游戏中还加入了时间流逝的要素,白天与晚  相似文献   

7.
陈敏 《父母必读》2013,(9):118-118
和说话、走路的时间一样,宝宝翻身的时间也有早有晚,急是急不来的,不过,我们可以给他一些助力,帮他更早学会翻身。  相似文献   

8.
流年无声     
某人,我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总是想起你。好像是从今年暑假回家的火车上,K9031次列车,7月8日晚8:20开始的。又好像这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我浑然不觉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加重,只是偶然挑了那个时间发作而已。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考察敦煌变文中“却”的用法,结合历时语料,对“却”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动因进行了系统论述。我们认为:唐五代是“却”语法化的活跃期,连动式是其语法化的决定性动因;“却”由“却+V”语法化为副词,由“V+却”语法化为助词;“却”的语法化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每一时期都有或隐或显的变化;“却”的助词用法至晚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副词用法至晚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在唐五代时,“却”的助词用法和副词用法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史即新中国的历史,从1949年10月1日至今,历时57年,可分为两个阶段:①前7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属于过渡阶段。②后50年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大约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在大港油田,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和足够重视的,无疑是地下那孕育着希望和财富的石油资源;它是当地人民生存、发展的根基和命脉,是当地各项社会公共事业进步的依托和支撑,是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形成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当地人民勤劳和智慧的标志和体现。丰富的石油资源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富足和希望。看似慷慨的自然界赋予人们的自然资源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过度开发,或时间的流逝,都将令我们面临资源枯竭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母婴世界》2012,(3):140-141
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立春这天,人们有种特殊的吃食——春饼,并把吃春饼叫作“咬春”。随着时间流逝.春饼的内馅和外皮都发生了些变化,渐渐演化出春卷这么一种油炸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了“的”的语法化历程与语法化机制这两大问题:文章首先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的”的演变过程,指出结构助词“的”是由最初的指示代词“底”演变而来,其后又经历了从名词转化到虚化了的助词再转化到更加虚化了的语气词这个表义作用逐渐虚化的语法化过程。在分析研究“的”语法化历程后再着重分析总结出助词“的”的生成语法化诱因和机制,从而对其共时现象进行历时分析,指出它经过句法位置的变化,语义的变化,语音的变化等一系列过程,这些都是导致它的名词性表义作用逐渐虚化到只表语法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时间的流逝像远去的马蹄我在布满尘埃的道路上匍匐没有时间叹息本来属于……我我本来属于一粒种子在地下幸福地发着希望的芽我本来属于一棵小苗根植于脚下的黄土土地纵然并不肥沃但我却常常感触到土地母亲温馨的肌肤呵,生活本来不应该给予我这样的结局我本来属于可以燃烧的煤而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与原高中地理教材比较,是属于知识组成变化不很突出的一个单元。但是通读教材,本单元比原教材有两个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悟事醒语     
,有人说,时间是流逝的。 其实不对,时间静止不动,我们才是流逝的。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 起自己的思想。—晋巴金 V在咫实中.消磨时间只是时间消磨我们 的五花八门的名称之一一勃朗宁 ,数字时代.人就像键盘上的某个字符.被 和谐地敲人了广阔的世界里 尸、飞,》悟事醒语~~  相似文献   

17.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许多高校选择在异地设立新校区进行办学。异地办学模式下,校区氛围营造以及学生习惯养成是新校区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实行"五早一晚"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重要举措。实施过程中,"五早一晚"制度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打基础、抓特色"的目标下形成的"五早一晚"量化管理制度,采取"量化考核,细化项目,抽查指导,强化奖励"等办法,能有效推进"五早一晚"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我曾想,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一条狗早生10年和晚生10年,他们会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9.
青春冒险     
曾经有一位摇滚歌手唱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位歌手在人们的记忆里逐渐模糊。有一位同事又感慨道:“现在的时间比以前的时间快了!”其实,钟表上的时间没有变,变的是这个时代的节奏。高节奏、高效率的时代让我们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20.
久久伫立在时光的河岸,在迷蒙中倾听时光如风般掠过树梢的声音,感受时光绸缎般划过脸颊的轻柔,凝视时光如河流般滚滚流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春秋交替,寒暑易节,草木春发秋衰,这是自然的法则,我们无力改变。青春流逝,华发早生,生命从稚嫩走向健壮,再走向死亡,这是命运的轨迹,我们无力挽回。人,永远是一种强大而又弱小的生物,从某种意义上它可以改变自然,却永远难逃自然法则的约束。而这“约束”就是人生中那“不可管理”的部分。面对“不可管理”的人生,人们时常感到迷茫,在迷茫中彷徨,在彷徨中思索,在思索中寻找生命的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