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思想、文化的全球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面临着重构与整合。本文从大学生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实现手段、价值评判标准方面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并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一是强化主导价值观教育;二是深化价值观教育内容;三是优化价值观教育环境;四是净化价值观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2.
工具理性作为一种价值规范,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逐渐扩展至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深深影响着成长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多种特征,既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积极方面,也有不利于大学生发展的消极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规避工具理性的负面影响,发挥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进步,使流行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更加广泛,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选择等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政治价值观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大学生是流行文化的主要受众,他们的价值观选择必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流行文化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育是确立人生价值观以及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融入社会的过渡时期。但是近年来高校频繁发生暴力事件、"门事件"、自杀事件,对高校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人生观等教育问题显得越发重要。导致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缺失的原因较多,比如家庭教育不足、传统文化的丢失、道德底线的崩溃、不良网络文化等,文中就加强高校学生的生命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探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具有的先导性和超前性,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多元文化的视阈下,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制定正确的目标、遵循科学的原则,选择切实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和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传承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改革信心、明确目标责任。  相似文献   

7.
樊磊  吴穹 《科教文汇》2013,(10):13-14
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具有的先导性和超前性,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多元文化的视阈下,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制定正确的目标、遵循科学的原则,选择切实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彭佳姝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6):I0010-I0010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对于帮助青年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层次及强化自身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丁帅编著,经济日报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研究》一书,在充分探索研究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明确指出志愿服务价值观对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中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价值,可更好地帮助青年学子树立和践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贞习 《科教文汇》2008,(35):6-6,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迁,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呈现出价值主体偏向个体化、价值目标转向实用化、价值取向趋于多样化、价值评价标准趋向功利化的特点;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直接原因、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自身的差异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多元化价值观给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广东金融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朱磊  胡青  李启华 《科教文汇》2010,(22):15-16
生命、生存、生活在本质上是构成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三生教育"作为一种作为充满爱和希望的教育,从生命、生存、生活三个角度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教育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教会他们珍惜与尊重生命,树立严肃的生命价值观;生存教育教会他们在危难时刻拯救自己与帮助他人,树立积极的生存价值观;生活教育教会他们享受和善待生活,树立健康的生活价值观。"三生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和国家的命运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息息相关。而随着社会传播媒介的更新和发展,新媒体在大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值得高校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陈恩海 《科教文汇》2011,(27):19-19,4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振兴民族的希望.可以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直接关乎到国家未来的兴旺。所以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应该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核心.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祖国未来的建设打好基础,这也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相似文献   

14.
唐琦 《科技风》2023,(5):157-159
大学生是即将迈入社会的群体,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的观念塑造功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利于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价值观塑造的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钱文彬 《科教文汇》2010,(18):28-30
职业价值观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面临一些冲突和困惑,教师可在职业规划课程中采取灌输讲授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情景模拟训练与课堂游戏相结合,以及案例分析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策略,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实践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力求针对高校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对应的措施,包括:优化高校培育模式、完善思想政治课堂、课堂课外实践相结合等措施,培育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心理认同,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7.
曹莉 《科教文汇》2012,(34):18-19,22
通过随机抽样,对某重点高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进行了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积极向上,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忽视的问题.结合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实际情况,探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从而为加强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通过师德文化、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建设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炳炎 《科教文汇》2010,(30):15-16
当代大学生处于我国社会转型期,受价值观念多元化影响,其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目标不断变化。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实现价值观的重塑,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主要表征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价值观重塑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和重点。因此,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和教育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高校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及教育现状,从而分析出目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