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国柱 《世界文化》2014,(11):31-33
<正>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诗歌与绘画经常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素有姊妹艺术之称。早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诗人、文论家贺拉斯就在《诗艺》中提出了"诗如画"的说法,从而奠定了西方传统美学的一块理论基石。进入18世纪后,受欧洲大陆兴起的古典主义思潮影响,以亚历山大·蒲柏和托马斯·格雷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诗人在英格兰文坛崛起。他们崇尚理性、自然、古典和道德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2008,(2):97-97
西方艺术评论家肯尼斯·克拉克在其著名的《裸体艺术论》中提出:赤裸,指的是踏出浴缸后的你我两人,而裸体(THE NUDE)是一个艺术范畴。艺术史作为一门学术种系,在过去的60年中已经累积了数千篇关于身体、裸体及躺姿裸女的作品以及如何定义艺术与艺术家的文章。西方绘画雕刻艺术在人体中也已探索了数千年,翻来覆去地表现着人体,在裸体的刻画中透露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社会思潮的变迁;同时也呈现不同艺术家裸体表现的独特趣味与风格。  相似文献   

3.
睁开另一只眼--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化思潮之一,广泛涉及艺术、建筑学、音乐、电影、学、社会学、交际学、技术等各种学科和研究领域,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世界性的化景观,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冶观念的反映和当代世界诸多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34年出版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1947年出版的英国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也出现过这个词。汤因比用“后现代”指称西方明史中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西方统治告终,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和天主教政权的衰落,非西方化抬头、壮大。但是,作为一种现实的思想运动,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崛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文化大潮中,观众企盼一支富有实验性与创造性的艺术新军。可喜的是,在近日一个绘画展览上,我们见到了这一类型的青年艺术家——李永安及其作品。“实验室艺术”的概念,是西方评论家在后现代信息社会中提出来的。西方的实验室艺术沿着西方的文化传统在20世纪显示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的今天,中国画家面临极大挑战。如何发展我们的“实验艺术”?如何使中国百姓接纳我们的“实验性艺术”?如何摆脱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桎梏,又创作出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国际化的“实验性艺术”?青年画家李永安用她的艺术实践回答着上述重大的问题。李永安…  相似文献   

5.
去年岁末,《归去来兮~旅法画家张值油画展》在北京当代写实美术馆开幕,展出的是张值近10年创作的油画,人们由此可了解到张值艺术创作的轨迹。张值的油画,从东方审美情境出发,融入西方绘画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张值是继林风眠、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之后,在东西方艺术交融的绘画创作上又一位成就卓越者。  相似文献   

6.
刺绣与绘画密不可分,刺绣藏品更是如此,是以绘画为蓝本的艺术再创作。上世纪30年代,随西方文化及绘画的渐入,国人的审美习惯逐步变化,以致影响到刺绣艺术,并对其发展起到了某种推动的作用。刺绣艺人一改“密接其线,排比其针”的传统技法,借鉴西方美学理念和绘画方法,运用新的针法表现西方绘画,这种针法即——乱针绣。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一场绘画新精神运动席卷西方艺术界,一举摧毁现代主义的森严壁垒,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这场艺术运动被赋予不同的名称,如德国新表现主义、英国的新精神、美国的新意象……尽管其均被冠以“新”字,但“新绘画”很大程度并非专指绘画风格的创新,而是对古典主义甚至现代主义传统的重新挖掘。总之,新绘画艺术属于后现代主义范畴,具备后现代主义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上海到北京,历时四个月的“墨西哥艺术系列展”于8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圆满闭幕。具有浓郁墨西哥艺术特色的《墨西哥绘画:从壁画三杰到当代展》、《墨西哥现代建筑展》、《墨西哥当代陶艺展》中,最吸引中国观众的为《墨西哥绘画:从壁画三杰到当代展》。[编按]  相似文献   

9.
张林初 《世界文化》2011,(10):48-52
西班牙画家、雕刻家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是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也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一生共创作了近37000件作品,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世时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法国卢浮宫的画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油画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引进、吸收、融合、变革后,至今已摒除了技术性的障碍,渐渐趋向于成熟与理性。画家们不再盲目地追从于西方的艺术观念和不断变换出新的样式,而是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赋予本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使从西方传进来的油画成为中国美术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种艺术形式。郭玉川,一位精神家园的守候者,秉承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东方思维观照方式,运用西方现代绘画的构成等手法,在具象写实性绘画中,以冷静的表现主义笔触,创造出独特的巴山意象,成为中国新乡土油画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1.
凡观赏过袁德华绘画者,无不由衷生出缕缕惊讶之感;袁德华笔下那满铺画面的构图张扬着一种令人难以言喻的神秘。  相似文献   

12.
世界著名美术馆——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建成于1819年,以收藏西班牙、意大利和佛兰德斯绘画著称。此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题为《从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馆藏艺术珍品展》的52件绘画珍品,反映了欧洲自16世纪文艺复兴盛期威尼斯画派代表者提香到19世纪开浪漫主义先河的西班牙绘画巨匠戈雅的整个绘画历程。此300年是欧洲美术史上光辉的时期,其间风格流派更迭,  相似文献   

13.
陶咏白 《世界文化》2008,(1):I0001-I0004
林江东女士与韩国的金京嬉女士一个从中国传统的水墨起步,一个从西方的油画开始,这两位东亚人,在东、西两个不同绘画的体系中学绘画,在两个不同的绘画“母语”中来完成自己的绘画理念和技能的修练。不可思议的是当这两位早先从无往来的女画家所呈现的系列作品共同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发现她们有那么多的相似,不仅仅是她们在互不相识之时都走向了绘画的抽象,如果说,绘画形式观念上的类似,可以解释为世界艺术发展大潮中艺术走向抽象的一种趋势,但剥离艺术作品形式的表层,在她们作品的内核中,也是如此地相同。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艺术,以北欧和斯拉夫精神的悲剧方式,构成了流派的特色。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奔放不羁而又优美抒情。艺术家们以自然率直而又原始天真的想象作画,形成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梦境般的视觉效果。上世纪80年代末,许江留学德国,在那期间,他进行了大量的跨媒体实验,体验了观念艺术的多种形态。显而易见,许江的艺术创作受到最现主义风格的深刻影响。然而,穿过许江作品视觉形式的表层,进入他艺术的理智世界,我们便能深切地感受到艺术家恢弘而深厚的民族精神的品格。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方两大绘画体系的夹缝中,一个崭新画种——“立邦漆”绘画诞生了。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四川美术学院和加拿大迈克当·斯图尔特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来自重庆的当代绘画》艺术展,于9月2011月12日在迈克当·斯图尔特艺术中心开幕并展出了。人口几乎等同加拿大全国的重庆,被3条大江分割,在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展现一派国际大都市的繁荣。重庆城里曾经破旧的工厂已被自动化机床和现代的技术中心取而代之,建于19世纪的木板房被逐渐拆除,高大的公寓和参天的办公塔楼拔地而起,新的城市交通网络日渐完善,3座新设计的堪与旧金山金门大桥跨度媲美的长江大桥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中。在重庆,乘坐空中索道缆车可以“飞”过长江,虽有些…  相似文献   

17.
14世纪,荷兰人凡·艾克兄弟发明了油彩,创作了油画。世界上才有了今天人们看到的灿烂辉煌的西方油画。荷兰既是西方绘画的发源地也是西方绘画中心。所以,有人说,在欧洲,如果奥地利是音乐之乡,荷兰就是绘画之国。然而,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鹿特丹市则又是荷兰的艺术中心,仅在造型艺术中心注册的专业艺术家就有800多人。鹿特丹市内充满艺术气息,街头遍布西方近、现代名家的艺术作品。所以,在2001年当之无愧地被评为《欧洲  相似文献   

18.
毕加索作为西方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几乎家喻户晓.但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巴尔蒂斯却并不广为人知.毕加索被尊为现代西方最伟大的画家是当之无愧的.西方绘画在20世纪进行了剧烈的变革.现代主义的实验和探索打破了古典绘画的界限和观念,大大拓展了绘画艺术的性能、功用和范围.而毕加索,正如西方评论界所公认的那样,没有人像他一样把艺术的本质作了如此剧烈的改变,他和乔托、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一样立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1901年,20岁的毕加索被法国画坛所充满的打破常规和勇于进取  相似文献   

19.
安布兹·伏拉德(Ambroise Vollavd,1866~1939)堪称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活跃于巴黎艺坛的传奇人物。他慧眼独具,在欧洲现代绘画初露曙光之际,便大力推广保罗·塞尚、毕加索、马蒂斯、高更、梵高、那比派画家。年仅29岁便成为当时巴黎最具影响力的画商。安布兹·伏拉德凭着对艺术品的热爱和敏锐的商业眼光,为艺术家举办展览,通过交易艺术品,支持当代新兴前卫画家,无形中推动了现代绘画风格的发展。他鼓励画家尝试蚀刻版画,创作雕塑并出版精致版画画册,撰写艺术书籍。安布兹·伏拉德无疑是欧洲现代艺术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重量级人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奥地利的埃尔文·勃哈文、赫伯特·布兰德、贡特尔·达米希、胡伯特·沙伊贝尔、瓦尔特·沃帕瓦和奥托·奇特科等6位艺术家今年夏天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他们的近期作品。这些画家1948~1959年间出生,上世纪70年代就读于维也纳两所艺术大学。正是他们的老师,二战后的那代奥地利艺术家们,将西方艺术世界已具规模的抽象艺术和非具象绘画带回祖国,而影响了年轻一代抽象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实践方向。抽象绘画在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慕尼黑和莫斯科所激起的第一次浪潮擦肩而过,与奥地利艺术家失之交臂,当时兴起的两个绘画方向在奥地利都未留下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