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沈思壮 《湖北档案》2007,(10):40-42
1923年春天.党在上海的工人区开办平民夜校.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的政治觉悟。年仅17岁的王根英立即报名参加学习。夜校里有一位从湖南调来的教员,名叫陈赓,才20岁。他仪表堂堂,才华横溢,讲话妙趣横生,浑身散发着照人的光彩。正值芳年妙龄的王根英对她特有好感。只要是陈教员上课.王根英都要经过一番精心打扮,而且到得特别早。  相似文献   

2.
陈赓就是我军一位战功卓著充满传奇色彩的开国大将,他两次婚姻,四子一女,充满了天伦之乐,被人们啧啧称颂。  相似文献   

3.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曰:"陈赓,你瘦了."陈赓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  相似文献   

4.
我党高级将领陈赓,谁都知道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可他曾经给红军当过“特务”,专门刺探国民党的情报,留下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本文记叙的是陈赓在上海做“红色特工”的一段秘闻。  相似文献   

5.
陈赓越狱记     
陈赓是我党我军智勇双全的一员骁将,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产生传奇故事。下面讲述的是他1933年在上海被捕以后越狱脱险的经历。黄埔旧情蒋介石使出高官、美色等手段诱降陈赓,遭到陈赓的凛然拒绝。陈赓从南昌被押返南京后又被关进宪兵司令部的牢房。夜晚陈赓一个人独自躺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思念着远方的战友们,思念着他所敬爱的首长徐向前总指挥,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的处境如何,中央苏区的形势是否好转,他无法入睡,翻身起来踱着步思考着:自己决不能白白地让反动派关在这里一辈子,我要出去,要和战友们一起打垮反动派,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可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获释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尽管宋庆龄等民主人士都在极力地营救他,可要想真的恢复自由谈何容易?陈赓这时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念头:越狱!  相似文献   

6.
最初听到"孙庆国"的大名,是在某出版社一次隆重、严肃的社情分析会上.社长为佐证他一个新的观点、强调一项重点工作,一次次用洪亮的、充满权威的口吻说道:"据开卷公司的孙庆国先生说"……  相似文献   

7.
想起张乐平,眼前就浮起一张眯着眼睛的笑脸.他见人就笑,开口就笑. 1988年,老同学陈赓第从香港来上海,要拜访"三毛之父"——漫画家张乐平.我带他走进五原路张家寓所,老张一见到我,就笑眯眯地说:"我要感谢你,你救了我一命."我听了,莫名其妙,却是又惊又喜,我何时曾救过张乐平的"命"?老张就讲了在"五七干校"时的一段往事. 1969年秋冬,我们一大批编辑记者"臭老九",在毛泽东"五七"指示的"指引"下,被送往奉贤海边的"干校"劳动改造.《解放日报》的人员编列为十七连,我和张乐平都"荣列"为十七连"战士".我是已经"靠边站"的文艺部副主任,"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黑干将",还有"历史问题"有待再查清,必须进"干校"边劳动边检查.  相似文献   

8.
刘彭 《出版参考》2005,(12):32-32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陈赓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又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  相似文献   

9.
"兄弟省市同行到上海来,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上海市档案局吴辰局长此言即出,还真不是空泛的客套话.2005年在新疆的一次全国性档案工作会议上,上海市档案局接受了培训西部地区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任务.三年来先后接待6个"规模班"和两个专题班.湖南省经积极争取,得到了上海市档案局的大力支持,在上海举办了湖南省档案局(馆)长培训班.  相似文献   

10.
1950年夏,时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的陈赓,正率军在广西、云南清剿国民党残匪的战斗时,法军加紧了在越南的攻势。眼看将有亡国危险,越共领袖胡志明打定主意,决定向中国搬救兵。他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穿越原始森林,徒步历行17天,秘密来到中国。中共中央联络代表罗贵波热情接待了他,问他要多少兵力。胡志明说:“兵,一个都不要,只要一员大将足矣。”“谁芽”“陈赓。”胡志明说:“陈赓是我的老朋友,我了解他,有了他我就放心了。”毛泽东根据罗贵波的汇报,立即复电同意陈赓出马。陈赓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二话未说,于当年7月7日凌…  相似文献   

11.
变与不变     
《兰台世界》2007,(5X):72-72
陈赓在上海养伤期间,不幸被叛徒出卖而被捕。蒋介石非常高兴,并下令速押南京,因为他要在这位曾经救过他一命的黄埔一期学生的身上,大作反共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历史充满了巧合. 1993年,孙玉胜第一次把制片人这个名称引入电视界,更重要的是孙玉胜从那时开始创建了电视栏目制片人制度.10年之后,2003年,在孙玉胜写作<十年>的时候,他提出了电视是"制片人媒体"的理论.随后,他离开了新闻领域.  相似文献   

13.
<正> 周国元是一位70高龄的老同志.他从1934年起就在同济大学从事图书馆工作,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了53个春秋,现在仍在发挥其热,精神不减当年.像他这样,一个人在一个图书馆里连继工作53年,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系统是凤毛麟角的.我校原址在上海吴淞镇,抗战时期数经搬迁.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了"8.13"侵华战争,一声炮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吴淞.周国元同志和同事们保护四万多  相似文献   

14.
在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位典型的学者型人物,他当时与湖北籍的李汉俊代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会,那年他31岁.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湖南籍人氏李达.李达因个人书生意气,一生三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是在1920年夏入党,1923年秋退党;第二次是1949年12月入党,1966年8月25日,在李达去世的...  相似文献   

15.
一 我第一次见到沙文汉是1949年.那年4月上旬,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执一,第一次偕同上海局领导人之一的沙文汉(1908—1964,当时化名张登)来到我家(策委会机关).他说他和李正文(三位策反委员之一)要离开上海到香港去,今后策反工作由沙文汉领导. 沙文汉身材高,人稍瘦,说话有浓重的宁波口音,平易近人,第一次见面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沙文汉看了我家的两室和一个带阳台间的房间,又到南北窗门观看周围环境,说这里是闹中取静,很好.  相似文献   

16.
战后携子寻夫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流亡日本多年的郭沫若决心回国参加抗战.7月25日凌晨,他告别了日本妻子安娜和五个孩子,冒着生命危险登上了驶向祖国的海轮.7月27日下午,顺利到达上海.  相似文献   

17.
张安朴,在上海新闻界、美术界大名鼎鼎,圈内人都亲切地唤他"阿朴".已届花甲的他,是解放日报摄影美术部原主任、高级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出色的美术编辑工作,使他获得了"上海韬奋奖"和"上海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他卓越的艺术才情,使他获得了"绘画多面手"的美誉.  相似文献   

18.
风起上海 黄永玉先生与上海的关联,渊源极深.1946年他第一次走进上海,在这里很快融人文化界.刚刚二十二岁的他,不仅在木刻界崭露头角,当选为中国木刻家协会的常务理事,还在上海刊物上发表诗歌等,开始了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阶段.七十多年间,无论创作,还是行走,上海都极为重要.2009年,他的最重要文学创作之一、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开始在《收获》连载,迄今已达五年,九十岁的他与二十岁的他,在上海的文化舞台上,有了一个完美的衔接与延续. 如此漫长的关联中,1974年在上海拉开大幕的"黑画事件",对黄永玉来说,颇值得集中描述.  相似文献   

19.
江怀  周洁 《湖北档案》2003,(12):36-38
1925年2月,中共开国大将陈赓随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参加第一次东征,任宣传队长。10月,又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在第一师第四团任连长,后调任蒋介石护卫连连长。东征胜利后,他被蒋介石调到身边任侍从参谋。不过他没有想到,有一天竞成了蒋介石的救命恩人。  相似文献   

20.
上海作为全国的一个出版重镇,一直以出版高质量的图书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其图书质量高的表现之一是,在各种高规格的图书评奖中,上海图书都是名列前矛的.据统计,从1991年开始的"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共评了8届,上海获奖10种;国家图书奖从1993年开始评了5届,上海获奖58.4个,占全国的9.5%;上海优秀图书奖从1988年开始,每两年一次,共有103种图书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