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别前鸿 《新闻前哨》2014,(10):84-84
8月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开挖的第一条人工运河(引江济汉运河)提前通水。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补偿工程,运河从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长江龙洲垸河段引水到潜江市高石碑镇汉江兴隆段,地跨荆州、荆门(沙洋)和潜江,引水干渠全长67.23公里。因此,作为见证这一历史性事件的省内报纸,大多在次日显著位置图文报道,对引江济汉工程的基本概况、提前通水情形、工程产生的意义、提前通水的原因均作出了详细的记录。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8月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开挖的第一条人工运河(引江济汉运河)提前通水。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补偿工程,由通水和通航两部分工程组成,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运河从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长江龙洲垸河段引水到潜江市高石碑镇汉江兴隆段,地跨荆州、荆门(沙洋)和潜江,引水干渠全长67.23公里。作为见证这一历史性事件的省内相关媒体(本文专指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是从陕南汉江流域调水到渭河流域关中地区,解决关中缺水问题、实现全省水资源统一配置的基础项目,也是我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实施将对我省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建设的全线开工,工程档案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4.
“引青济秦”(引青龙河水入秦皇岛)工程是秦皇岛市兴办的一项国家重点工程。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都非常关心和支持这项工程。万里同志称赞“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实事”;邹家华同志评价“引青济秦”工程解决了秦皇岛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水利部部长杨振怀认为,在200天建成这项宏大工程,“在全国都是奇迹”。对于这项工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首都新闻单位都曾作过精彩的报道;作为地方党报的秦皇岛日报,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5.
“引青济秦” (引青龙河水入秦皇岛)工程是秦皇岛市兴办的一项国家重点工程。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都非常关心和支持这项工程。万里同志称赞“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实事”;邹家华同志评价“引青济秦”工程解决了秦皇岛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水利部部长杨振怀认为,在200天建成这项宏大工程,“在全国都是奇迹”。对于这项工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首都新闻单位都曾作过精彩的报道;作为地方党报的秦皇岛日报,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6.
伴随我国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建设,工程报道现已成为新闻报道中重要的一支。这些工程涉及交通、水利、能源、城建等多个行业领域,普遍具有施工周期长、投资额巨大、技术含量高、建设难点多、对经济社会影响广泛的特点,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跨海跨江大桥等等。针对这些工程的采访报道,也呈现出自身的特性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肖成孝 《新闻窗》2008,(4):25-26
所谓突发事件,2007年8月30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同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定义为——“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我们今天所以要探讨“履行职责,做好突发事件的组织报道”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2010,(9):I0002-I0002
8月8日凌晨,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甘肃广电总台新闻综合广播启动突发事件报道应急机制。于9:00开始推出《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特别报道》,连续7天覆盖式、不间断地对抢险救灾情况给予及时报道。同时与其他省市电台节目联动连线、录音报道,并与山东、安徽及威海等电台并机直播。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30日中午,解放军驻浙江金华某部副连职机要参谋孟祥斌在金华勇救跳江轻生女青年壮烈牺牲。作为当地媒体的《金华日报》,在事发的第二天早上就以《孟祥斌悲壮的一跳》为题进行了及时的报道,紧接着,当天下午出版的《金华晚报》也作了报道。随后,金华日报社的报纸和网络先后对群众的哀悼、追忆英雄以及追悼会、英雄回归故里等整个事件及其意义进行了全方位、不间断的报道,2007年12月1日~2008年1月8日,  相似文献   

10.
遗憾报道榜     
新闻中离谱的错误 8月10日,冼东妹夺冠。8月11日青岛某张报纸上发出了这样的报道:“紧接着,冼东妹向前来为她助阵的每一位官员,以及中国教练员拥抱,教练傅国义直接把她扛了起来,幸福洋溢在冼东妹的脸上。看台上的观众也非常疯狂,他们不停地为冼东妹鼓掌叫好。冼东妹挥动着中国国旗绕场一周,以感谢支持她的球迷。”  相似文献   

11.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报道,从8月28日到10月16日,前后历时五十天,发稿达五十篇以上(其中有近十篇是总社和广东、广西分社发的)。这是新华社湖北分社近几年来所担负的较繁重的战役性报道之一。 (一)从报道的部署谈起分社编委会正式部署这次报道是在8月26日。在这以前,我们也曾经粗略地谈过大桥建成通车的报道问题,但未最后定案。26日的编委会作出了大桥建成通车的基本报道规划,并且对参加报道的力量也作了部署。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月14日至15日,中俄印三国外长第十次会晤在汉举行。这是我省近年来首次承办的一项重要国事活动。武汉也是继哈尔滨之后,国内第二个举行三国外长会晤的城市。湖北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高度重视这次活动的报道。集团领导亲自协调指挥,一线文字、摄影记者提前策划,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在严格遵守宣传纪律的前提下,积极创新报道形式,让外事报道出新出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扩大了本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8月优异报道     
《青年记者》2012,(25):22-23
☆《探访都市应急避难场所》/李松,《瞭望》新闻周刊,8月13日简介:北京大雨之后,城市的应急避难问题引发公众的关注,《瞭望》新闻周刊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记者连日走访多个应急避难场所发现,多数受访者对身边的应急避难场所并不了解,有关避难知识亟待"补课"。一些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虽全部免费,但往往被装有尖利矛头的铁栅栏围  相似文献   

14.
应急预案发出抗洪抢险最强音 对一些苗头性问题在第一时间做出恰当关注、报道、评论,积极引导事态发展,对地方电视台来说至关重要. 8月3日上午,鸭绿江上游(吉林省)发生严重汛情,气象部门预报丹东将出现强降雨,省长亲临丹东市现场部署抗洪工作.与此同时,丹东电视台新闻中心启动抗洪应急报道预案,派出记者驻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二十多名记者值班值宿,并组成多个报道小组,配备雨衣、缆绳、摄像机等设备.8月3日当晚,"丹东新闻"栏目开设"齐心协力防汛抗洪"专栏,制作了富有震撼力的片花和宣传字幕.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每天发布多个汛情通报和转移群众、封堵坝门、交通管制等公告,新闻中心派驻防汛抗旱指挥部记者得到通报、公告文稿后,及时送回台里审查签发,值班编辑立即与播出部联系,通过游动字幕形式全频道播发,告知公众.相关栏目还详细介绍如何防范泥石流、洪水中如何逃生等防灾减灾知识.  相似文献   

15.
遗憾报道榜     
新闻中离谱的错误   8月10日,冼东妹夺冠.8月11日青岛某张报纸上发出了这样的报道:“紧接着,冼东妹向前来为她助阵的每一位官员,以及中国教练员拥抱,教练傅国义直接把她扛了起来,幸福洋溢在冼东妹的脸上.看台上的观众也非常疯狂,他们不停地为冼东妹鼓掌叫好.冼东妹挥动着中国国旗绕场一周,以感谢支持她的球迷.“   ……  相似文献   

16.
杨燕萍 《新闻实践》2013,(12):51-52
8月9日,绍兴晚报一篇以《儿子,今晚我和你爸睡在政府会议室》为题的通讯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省内外众多报纸、电视和网络媒体纷纷转载并跟进这一报道,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作了现场直播。央视记者说,绍兴开放市政府会议中心作为住夜纳凉点,这在全国也是首创。央视名嘴白岩松则认为,此举在全国很具有新闻性和示范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在绍兴晚报的积极推动下,绍兴市应急办出台了高温灾害天气应急预案,纳凉成为绍兴古城的一个爱心品牌。  相似文献   

17.
8月8日~24日,北京奥运会成就了无数实力名将,也成就了中国媒体的精彩“表演”。然而也有许多报道留下了败笔,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报道中深思。下面来看看中国媒体北京奥运报道的“病症”……  相似文献   

18.
8月23日至31日,《襄樊日报》在头版最上部通栏位置连续打出《襄樊市抓机遇系列报道》。这是一组反映襄樊市近年来抢抓机遇图发展的成就报道。请看这组报道的阵势: 8月23日,系列报道之一:借春潮开闸门——看我市怎样抓思想解放机遇; 8月24日,系列报道之二:借东风上青云——看我市怎样抓东汽重心东移机遇; 8月25日,系列报道之三:借长江兴汉江——看我市怎样抓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机遇; 8月26日,系列报道之四:借深水行大船——看我市怎样抓三峡工程上马机遇; 8月28日,系列报道之五:借国牌创优势——看我市怎样抓军工企业乔迁、发展高新技术机遇; 8月29日,系列报道之六:借大城壮名城——看我市怎样抓大城市建设机遇;  相似文献   

19.
《工人日报》从8月30日到9月5日以大量篇幅宣传报道青藏铁路建设。8月30日以头版头条半版,4版上半版刊发有关青藏铁路建设报道文字4条、资料1条青藏铁路示意图1幅、照片3张。《开栏的话》说,这一报道目的是“更全面地报道青藏铁路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报道铁路建设者的精神风貌,报道保护高原生态环境的真实情况”;为此,该报总编辑盛明富率报道小组赴青藏铁路二期工地,穿越可可西里和藏北无人区、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垭口和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的风火山隧道等关键工地。  相似文献   

20.
8月最佳报道     
《青年记者》2009,(17):34-34
《广西一名未满16岁“网瘾”少年被辅导教师暴打致死》/刘发丁,中国广播网,8月2日 报道内容: 中广网南宁8月2日消息(记者刘发丁)今年刚初中毕业、尚未满16岁的学生邓某某,今天凌晨3时许在南宁市吴圩镇卫生院宣告不治身亡,打死他的是广州番禺励志体育活动策划服务部的几名所谓的“辅导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