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敖长林  王菁霞  孙宝生 《资源科学》2020,42(6):1199-1209
基于大数据探究空气质量对公众外出游玩的影响,不仅可以丰富空气质量议题的实践研究,还对加强空气污染治理、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携程旅行网16554条在线评论数据、环保部空气质量指数数据以及历史天气数据,基于负二项回归与有序Probit回归分别构建公众外出游玩次数与游玩满意度模型,定量评估空气质量对公众外出游玩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控制温度、风速、节假日等影响因素不变的基础上,空气质量会显著影响公众外出游玩次数和满意度;②公众外出游玩次数会随着空气污染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与空气质量为优相比,游玩次数在“严重空气污染”时下降40.1%,在“空气质量为良”时下降15.1%;③针对哈尔滨市旅游景区,严重空气污染会显著降低公众外出游玩满意度,而较低程度的空气污染对公众外出游玩满意度不具有显著影响。研究不仅为准确评估空气质量对公众外出行为的影响提供新视角,也为相关空气污染防治及旅游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石洪景 《资源科学》2015,37(2):308-317
由城市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问题日益突出,并对空气质量及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的威胁。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城区的实地问卷调查,运用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城市居民实施低碳消费的行为倾向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反映出调控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重要性;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于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反映出低碳消费并没有"专属区",具有明显的社会共性特征;而"价值观"、"关注度"、"行政性政策"、"操作能力"、"社会规范"5个变量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反映出心理因素、法规政策及外部因素等会对低碳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作用。因此,建议开展全员式的低碳消费理念普及与教育活动,引导城市居民正确认知低碳消费行为对自身、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产生的价值,提高城市居民实施低碳消费行为的操作能力,并适时出台促进实施低碳消费行为的相关法规政策,从而努力减少由城市居民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沙尘暴天气环境质量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认知沙尘天气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定量影响,本文通过对2001-2009年发生在我国北方显著沙尘天气过程的分析,结合同期北京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变化,研究了沙尘天气对北京空气质量等级划分的影响。结果如下:①构建了一个空气质量等级划分的复合指标体系。将沙尘天气过程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覆盖型重污染、边缘型中度污染、远距离轻微污染和远距离无影响;②2001-2009年,我国北方共计发生136次沙尘天气过程,对北京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贡献的最高值出现在秋末(11月)和冬初(12月),以覆盖型重污染等级为主,共计发生17次,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306;③从传输路径上划分,则是以西北路径为主,共计发生59次,其中24次显著影响到北京,占41%。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242;④沙尘天气过程持续时间以2天为主,共计发生56次,共有14次显著影响到北京,占25%,期间北京地区平均API为216。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大气污染和雾霾天气多发的背景下,为改善车内空气质量,采用复合式净化的方式设计的一套车内空气净化系统。此系统采用太阳能及车载电源双保障的方式供电,在行车以及空余时间给车内空气净化。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1年发布的《世界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在全球91个国家中,我国的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15位,全国约90%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有近6亿人口生活在有害于健康的空气中。空气污染问题,不容小觑。多年来,我国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开展了一系列空气治理工作且初见成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指出,  相似文献   

6.
利用江苏省71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的2013年至2014年监测数据,研究南京青奥会期间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天气变化和人为控制措施对南京空气质量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2014年南京空气质量整体水平低于2013年,但青奥会期间,南京空气质量水平优于2013年同期水平及省内其它12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更是达到了100%;(2)风速和降水对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均有较大贡献。2013-2014年,4级风速的天数为24 d,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5.0%;暴雨日共6 d,空气质量优良率100%。2014年青奥会期间,气象条件相比2013年同期并无明显优势;(3)青奥会后空气污染加重。自2014年11月17日起至年底,江苏省13市重启环境管控"青奥模式",12月份南京空气质量优良率达58.1%,较2013年同期优良率9.7%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再次验证了人为控制措施对改善空气质量的良好效果,也为如何从根本上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工业废气排放加剧以及城市的气候因素影响,雾霾天气已经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也因此引起了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因此认真分析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扩大绿化体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及其他相关措施,对治理雾霾天气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陈飞 《科技风》2013,(17):21
空中交通容量评估是有效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策略的基本依据和关键技术,对保障飞行安全和航班延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日益膨胀的空域流量,恶劣天气已经成为限制空域容量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了恶劣天气下扇区容量的影响因素。文章给出了扇区容量的定义,讨论了普通天气与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容量影响因素。着重讲述了恶劣天气下的容量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下简称"加计扣除")政策是迄今为止我国对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力度最大的税收政策措施。在对江苏创新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Probit模型对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研发水平、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区域行政政策、政策宣传服务水平、政策申报成本、政府行政效率、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等10个因素对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具有影响。其中,企业研发水平是影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最显著的正向影响因素;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分别是影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重要的正向和负向因素;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区域行政政策和政府行政效率是影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较重要的正向因素;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对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负面的影响,政策之间没有形成合力;政策宣传服务水平和申报成本分别对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的资料为吉安县7-11月每天pm2.5浓度变化,并运用表格处理、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影响空气质量的因子进行探究。得出:影响本地pm2.5浓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有相对湿度、温度层结、风速风向、天气状况(是否有降水类天气)以及人类生产活动,其中天气状况为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并对改善空气质量提出相关性建议及决策。  相似文献   

11.
刘蕾  彭量 《内江科技》2011,32(10):52-52
本文利用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梅县灰霾天气的变化规律及其气象要素特征和空气质量情况,总结出梅县出现灰霾的季、日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2.
沙尘天气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范围与强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近年来 ,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该文分析了城市中颗粒物的不同来源 ,根据对沙尘天气的发生过程监测 ,结合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统计数据 ,提出了沙尘影响指数的概念。根据沙尘影响指数对不同类型城市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来源和沙尘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 ,力求明确沙尘天气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根据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 3月最新的沙尘天气监测数据和特定的沙尘天气过程 ,按照沙尘来源和沙尘影响范围将沙尘影响地区进行了分区 ,分析不同区域内的起沙机制和沙尘来源 ,最后就预防和治理沙尘天气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背景介绍李竹轩是个文静的女生,喜爱动植物,对花花草草尤为感兴趣。但是,近几年北京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雾霾天气经常出现,使得许多像李竹轩这样乐于亲近自然的孩子只能被困在室内。众所周知,许多植物都具有改善环境、净化  相似文献   

14.
电子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转型起着重要的作用,政策制定者需要优化其成长的政策逻辑。产业的"斯芬克斯之谜"说明,政策制定者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技术优势、企业治理和政府扶持效果存在认识困难。通过对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企业的实证分析,结论显示微观企业具备经营决策实体和政府合伙人的双重身份,其技术优势并未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主导力量,而规模扩张有赖于企业内部治理能力导致的融资能力强化和政府扶持下的减税作用。对比以上因素的弹性系数,最后提出优化产业增长的政策逻辑。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国家空气质量联网监测管理平台中锡林浩特市2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点(市环保监测站、市政府监测站)常规监测数据以及气象实时观测资料,对锡林浩特市2015年2月15日中度污染天气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动力条件、湿度条件和层结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污染天气发生时,欧亚中高纬地区环流形势为一槽两脊,中纬度地区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低层暖平流较强;低层弱的上升和下沉气流以及逆温层的存在阻止了污染物向上扩散;湿度场存在"上干下湿"的结构,有利于污染天气的生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哈尔滨市锅炉改造前后采暖期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及AQI指数的变化,提出锅炉改造能够显著的改善市区的空气质量,有助于空气质量保障决策的科学制定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扎实开展,也体现了该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有较大的环境效益及显著的污染削减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金春良 《科技风》2012,(1):56-57
在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政策作用下,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中面临的困境,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市"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展望未来,只有建立稳定的长效调控机制,才能逐步改善房地产市场长期供求关系,房地产市场才能回到健康的发展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拜杜规则"将财政资助完成的专利产权赋予了项目承担单位。高校作为"受益"人,在"拜杜规则"实施之后专利产出确实有较大增长。但利用虚拟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全国总体专利产出和中国高校专利产出主要受科研投入因素的影响。排除研发投入因素之后,中国"拜杜规则"的实施并未能够促进高校专利产出。这可能是由于中国高校特殊的专利产出机制和债权制度下自发形成的产权安排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文章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与重要意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撑体系现状与需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改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搭建创新创业公共平台、完善创新创业专业服务、创新"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林  肖倩冰  蓝淑菁 《资源科学》2021,43(2):341-356
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是环境政策单独作用的结果,通常还与政策作用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国2006-2016年1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面板数据,以"大气十条"政策作为环境规制的代理虚拟变量,结合双重差分法,研究"大气十条"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利于降低京津冀晋鲁蒙、长三角、珠三角3个目标区域内城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