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行业业务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和调度等多个环节,迫切需要应用电网大数据并开展相关业务。通过深入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高精度遥感数据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动态调度技术、CAVE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高分辨率立体投影技术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一个视觉、触觉、声音完全沉浸式的虚拟仿真以及业务协同环境,满足电网企业对电网大数据的虚拟仿真需求,全面支撑电网规划及基建业务应用,为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电网全生命周期管理搭建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2.
王伟 《西藏科技》2023,(8):60-63+80
为促进政务信息化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门建设了大数据平台等共性支撑平台,力求实现技术和业务复用。如何让各行业领域业务应用系统“生长”在共性支撑平台上并构建良好的生态体系,切实发挥共性支撑平台的作用,是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共性平台建设管理方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共性支撑平台生态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探索了共性支撑平台生态体系构建思路,提出了基于信息化项目闭环管理的推进机制和保障措施,为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电力供应的需求稳步上升,电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电网规划设计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智能电网的普及为电网规划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为科学地规划电网建设,精确地指导电网投资,实现电网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从电网大数据入手,分析电网大数据特点,结合信息化技术,研究系统设计及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网系统各类运行数据量急剧增长、数据类型多样,对数据存储、处理、价值挖掘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电力生产数据日益增多及数据结构多种多样发展趋势,怎样才能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其中的规律,发现隐藏在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当前数据分析工作的难题。同时随着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在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公司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主网监控对公司主营业务的提升作用,有效支撑企业信息化及智能电网建设,满足移动信息化应用的稳定性、扩展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等需要,有必要全面开展公司电网规划用电网运行数据自动收集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发现其潜在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8):封三-封三
正"契合国家战略,发展科学大数据"是《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大数据工程"的实施将支撑该任务的建设和实现。"十三五"期间,"科学大数据工程"的总体目标为:建设科学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完善科学大数据资源体系和公共服务云平台,发展大数据驱动科研创新的应用示范,显著提升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大数据支撑服务水平、科学数据资  相似文献   

6.
概述 目前,电网运行业务相对分散的决策、组织、实施模式与电网运行一体化特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大运行模式下的调控一体化建设正成为电网发展的一个新突破口,它采用完善的跨平台、混合平台技术和系统模型,建设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集成现有调度自动化各应用系统,实现"监视可视化、决策智能化、控制闭环化、数据平台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的发展,信息网络已成为公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工作对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公司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覆盖110KV变电站的信息网络为实现生产工作的流程化、精细化管理以及保障各项业务应用的开展搭建了网络平台,为推动电网管理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通过计算机、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构建面向医疗应用、临床教学、管理决策等一系列应用正如雨后春笋。电子病历信息化智能平台对大数据的收集、整理、挖掘、分析、再利用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支持。方法:电子病历信息化智能平台的搭建,可以集成医院现有的所有业务系统,制定标准化接口。使用国家、省市卫生信息中心标准化、一体化。结果:整合数据中心,可以集中管理数据。共享数据资源,使得各业务系统内首先达到互联互通。结论:2012年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组织部分省市医院试点建设卫生信息标准化及互联互通成熟等级评测工作[1]。促进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共享、业务协作。推动人口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信息平台标准化、规范化、使得百姓看病不再难,医生诊疗信息完整,更好的服务于民。  相似文献   

9.
科技情报大数据业务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机遇,针对情报服务领域大数据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方法/过程]该论文结合信息技术领域的虚拟化技术、云平台技术、高性能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科技情报大数据业务平台架构,详细阐述了硬件层、虚拟层、支撑层和业务层主要功能和所需技术;并对大数据处理首要任务存储进行了探索,搭建了基于hadoop和hbase的大数据存储平台。[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大数据情报业务平台从整体架构进行了设计,并实现了存储模块,下一步实现分析和可视化部门,可以为情报的收集和处理提供大数据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16)
在传统的客服务中,用户使用电话、网络等渠道获得客户服务,但是在实际现实中往往出现"电话繁忙,客户无法呼入","网络响应严重超时"等诸多状况,导致客户服务满意度下降,客户投诉率不断升级,客户服务工作压力和挑战不断增大。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充分借助IT浪潮新技术推动和变革传统的客户服务模式。建立智能化的知识库基础数据支撑平台,实现信息检索查询智能化和记忆化,并通过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精准的智能客服系统,创造智能化客户服务系统,构建"互联网+客服"平台颠覆传统客户服务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配网生产工作作为电网企业主要生产工作之一,其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在构建一体化的思想指导下,面向"标准、开放、集成",在电力企业整体信息化的大框架下进行规划、设计和开发。配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与相关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流程集成和信息共享。需要对应用集成相关的内容进行充分考虑,兼顾开放性、可扩展性和效率,遵循通用的数据模型标准(如基于IEC61970/61968CIM模型),以便为相关业务系统提供通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电网企业的变革和"大营销"体系的构建,对电力营销的精益化程度和协同运作作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基于大数据平台,设计营销监控系统来对业务数据作出深层次地挖掘,对营销业务实施归口管理,为效益提升与形象塑造提供强大的支持。为了提升电力营销行业的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改善服务能力与质量。基于大数据平台,本文阐述了电力大数据分析的概念,同时探讨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22,(17):64-66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问题,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发展质量和水平,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要求,制定本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对于促进人工智能更高水平应用,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和算力资源日益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硬件性能、软件算法的不断提升完善,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以及基于云平台的大规模计算能力的不断突破,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作为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在相关应用背景下的具体体现,人工智能验证平台具有推动各产业智能化改造、转型升级和推动产业革命进一步深化的重要作用。基于第216期双清论坛"人工智能挑战性科学难题及颠覆性技术"主题下的报告和讨论,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验证平台的基础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局限,探索人工智能验证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云平台的推广使用,平台应用已经初见成效,部分业务系统应用开始逐步向国网云平台迁移。当前云化环境针对基于物理资源部署数据库服务的支撑能力不足、兼容性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业务系统数据库的上云服务工作开展。我们的研究将以实现云环境下异构数据库的高可用、故障自愈、资源动态调度的系统架构为目标,实现在云环境中对异构数据库的统一运维管理,提升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适用范围,为基于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的新一代国网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保障。我们将进行基于物理资源的数据库云资源自动化、负载均衡和动态资源调度模型、云环境数据高可用关键技术研究及试点应用、基于物理资源的端到端自动化部署和敏捷交付技术及云环境数据高可用关键技术研究及试点应用的分析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各业务部门的共同保障,多业务部门间业务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信息系统推进过程中所需支撑本业务的数据各不相同。目前云南电网信息系统缺乏基于岗位的数据运行统计。经过长期的信息化建设,各大业务数据均已进去信息化系统,从海量数据中固化出满足各业务人员的有用数据需求并加以归纳整理,将对各岗位的业务人员提供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推动了智能电网的普及,而通过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方式,可以为智能电网的信息传输提供良好条件,推动智能电网的业务发展。结合相关概念,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特点出发,就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关系型数据库难以满足正常业务存储和管理能力的情况下,对吉林省测震台网中心及其涵盖的测震台站的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以hadoop大数据技术[1]为基础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提供了数据的输入、历史数据导入、业务数据的共享等应用。为业务人员业务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19.
就当前配电网运维检修的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实现配电网主动检修管理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这一方案,本文通过研究大数据平台支撑、移动互联、工单自动研判三种关键技术,进行了总体设计。实践证明,基于大数据平台技术支撑的主动检修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了从海量的电网运行数据中自动研判出电网运行异常情况,自动推送预警工单给配网运维班组。该方案不仅能除隐患于萌芽状态,减少故障停电,变被动为主动,有效支撑配电网主动检修,而且可以使配电网运维管理有效提升,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科技情报工作方式已经无法从海量大数据中实现对前沿技术的跟踪与获取。因此,需要建设一套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平台,采用分布式计算、NLP技术、机器学习等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人工智能监测平台,从海量数据中追踪、识别、监测、归纳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为政府创新决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