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夜的烛光     
一朵花里也能包含着舞蹈的梦。女性之美可以在舞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错,从孩提起,我似乎就有这种感觉。最近我多次参加舞蹈会,在观众之间,别说文学家和美术家了,连音乐家的姿影也几乎找不见,这的确是咄咄怪事。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是动的美术、是运用肉体歌唱的诗、是戏剧的精华——这样的一些话虽然没有实现,不过,甚至还有人说音乐和美术都只不过是舞蹈的一部分而己。  相似文献   

2.
他并不是舞蹈表演家,也不是编导家、教育家、理论家。恰恰在以往人们不太注目的舞蹈编辑出版事业上,却深深地凝聚着他的身影。他就是名副其实的新中国舞蹈出版事业的拓荒者,是“乐为他人作嫁衣”的舞蹈编辑——顾也文。解放前,我国舞蹈的编辑出版事业,可说是一块荒芜的土地,出版的舞蹈书籍寥若晨星。自从新中国诞生的那年起,老顾就一心扑在舞蹈出版的“南泥湾”,勤恳地拓荒,默默地耕耘了三十七个春秋……。如今这个“南泥湾”,花果芬芳、千里飘香。就我所知,仅近年来从事专职和兼职的舞蹈编辑已经有了百余人的队伍,经老顾编辑出版的舞蹈理论、舞蹈辅导教材、优秀舞蹈作  相似文献   

3.
真善美     
平生不喜舞蹈,也就很少看舞蹈,更很少为之感动。然而,不经意间,我被一个叫《千手观音》的舞蹈,狠狠地撞了一下眼,竟有点不争气--眼眶湿润了。 感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真,善,美。说法有点老土,但于《千手观音》来说,却真的似再没有别的文字可喻可比的了--起码于我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舞蹈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艺术家发挥着重要作用。舞蹈艺术家、教育家戴爱莲是中国舞蹈艺术的奠基人,也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创始人,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培养大批的人才,有着"中国舞蹈之母"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谢迟 《新闻爱好者》2017,(2):I0005-I0005
舞蹈是一门涵盖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它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社会生活。伴随着历史文明的不断进步,中国各个民族之间交往的不断融合。舞蹈文化也在不断地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化。研究中国舞蹈文化的历史、发展和传播,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舞蹈文化的发展特点。还能提升我们对舞蹈文化更全面、系统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6.
有价星球     
《报林求索》2012,(12):160-160
<正>人类的足迹可以到达的地方几乎就有货币覆盖。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都对货币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南非的一个小村落,舞蹈是当地居民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他们情感最率真的表达,现在这一切正在发生改变,过去的随性起舞如今变成了严格的训练,舞蹈正在成为他们谋生的技能。当地居民奥利来是舞蹈队的队长,半年前他组织村民将舞蹈变成了表演,变成了可以收取门票的演出。奥利来说:"我的第一个孩子已经上学,每个月我大概给他500兰特,第二个孩子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舞蹈本属于百姓,自古源于民间传播于民间,冠以“群众舞蹈”乃是建国以后出现的专用名词,它相对于专业舞蹈而言,是指群众直接参与的舞蹈化实践的活动,具有群众我教育、自我娱乐的性质,属于群众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胡美艳 《声屏世界》2013,(11):39-40
在众多的舞蹈类节目中,央视综合频道的《舞出我人生》可谓是综艺的集大成者。作为2013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开年创新之作和原创公益类舞蹈竞技节目,《舞出我人生》堪称电视舞蹈类节目的典范,其首播第一期即获得收视佳绩,排名全国第一。《舞出我人生》华丽的舞美、精湛的演出、怀揣梦想撼动人心的草根舞者和其中彰显的公益性质,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究其成功的原因,笔者认为,多元化创新之路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付宜玲 《传媒》2016,(1):51-52
近年来,舞蹈类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舞林大会》的明星参与,《舞出我人生》中的大众舞者,《舞林争霸》的群雄争霸,直至《中国好舞蹈》的国际级巅峰对决,舞蹈类真人秀节目愈演愈烈.电视与舞蹈的融合擦出了很多的火花,这表明舞蹈的艺术性、观赏性与电视媒介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融合促进,同时体现了舞蹈艺术潜在的巨大价值.本文以舞蹈类真人秀节目为切入点,尝试思考舞蹈类节目对舞蹈本体传播发展的价值和影响,从而为舞蹈艺术在更大范围上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舞蹈教学实践--评《新媒体舞蹈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晶 《传媒》2016,(14):95-96
在现代社会中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众多领域都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在其进化过程融入新媒体将会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新媒体技术下的激光舞、全息剧场舞、荧光舞等层出不穷,吸引了大众的目光。新媒体舞蹈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相对于传统舞蹈来说其拥有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在创作、表现、效果等方面与传统舞蹈存在显著的区别。新媒体技术在舞蹈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舞蹈教学来说,新媒体技术也是推动其进步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元代到清代时期,中华民族历经蒙古族、汉族和满族交替统治的多样局面,宫廷舞蹈也呈现出不同的演变特征,其中又以清代的宫廷舞蹈最富个性特色。在清代宫廷舞蹈的发展阶段中,前期的宫廷舞蹈主要体现为民族传统舞蹈形式,中后期的宫廷舞蹈则在保持前  相似文献   

12.
曲艺是我同最具民族特点和民间意味的表演形式,许多曲种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而电视作为一个在我国诞生仅有着四十几年的新形式媒介,对曲艺的大众化传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人们把散跟电视的结合叫做“电视散”,舞蹈与电视的结合叫“电视舞蹈”一样,曲艺与电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人类拓宽了自身的“视界”,无需走千里路也可看到千里以外的景色;无需身处某一时期便可全然得知该时期的事件,这便是网络的便捷性。而舞蹈艺术也同时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使舞蹈艺术的发展迈入新媒体时期并在舞蹈艺术传播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互联网的传播效应使舞蹈不再是“区域文化”并拓宽了舞蹈艺术文化的受众面,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舞蹈传播方式从传统的“线下”传播到网络的“线上”传播,舞蹈艺术通过互联网媒介达到的大范围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4.
杨玉环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对中国舞蹈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笔者根据唐代舞蹈健舞与软舞的分类,分别探讨了她在健舞与软舞方面的修养与表演技能,同时也分析了她对舞蹈创作的成就,与对舞蹈人才培养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周惠芳 《新闻世界》2009,(8):197-197
少儿舞蹈是舞蹈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它主要是由小朋友表演给小观众们观赏的,因此它不仅要符合一般舞蹈的艺术特点和规律,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特殊的艺术特点。少儿舞蹈教学也是如此,不仅要让少儿学习最基本的舞蹈技能技巧,还要符合少儿身体要求和少儿年龄特点。只有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少儿舞蹈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必须要选取少儿熟悉和容易理解的题材;在教学方法上,则要注重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采用鼓励教育、发挥少儿参与主动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汤娟 《传媒》2016,(7):66-67
《舞蹈世界》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一档以舞蹈为主要内容,集经典艺术展示于一体的电视文艺栏目.该栏目开办于1999年,为舞蹈和电视观众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是舞蹈在电视屏幕上得以展示的重要窗口.《舞蹈世界》栏目创立的三个子品牌——“舞蹈全民星” “五彩缤纷夏令营”“青春梦想季”,开播以来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进一步拉近了观众和舞蹈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在“浙江省‘哲商杯’少儿舞蹈”大赛中,作竞相追新逐异,参赛作品呈现出表现的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多样化,以力求少儿舞蹈的艺术创造更切近于审美主体少儿们的审美需求,从而使我省的少儿舞蹈创作推进到了一个追求与探索的新层面。我以为,这是本次大赛的最大特点和收获。  相似文献   

18.
舞蹈是一切语言和艺术之母,从中国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舞蹈便在人类模仿自然社会中产生。原始舞蹈既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好奇心,也不是产生于创造性的冲动本身,原始舞蹈的目的,并不在于去产生愉快的形象,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实践工具和一种超凡的力量。正是有了这种超凡的力量,人类可以用舞蹈战  相似文献   

19.
<正>一次特殊原因和偶然的机会,我由一名少年宫专职舞蹈教师改行,调到盘龙区档案局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档案"这两个字对一个搞舞蹈艺术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记得第一次参加单位业务工作讨论会,我被那一个个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吓蒙了,简直像听天书,当时心就凉了半截。心里想:这个工作专业性这么强,我今后如何是好啊!忍着眼泪走出档案局,心里打起了鼓,是回少年宫去,还是留下来?后来一位资深的档案员,也是当时的  相似文献   

20.
电影有电影语言,舞蹈有舞蹈语言,新闻工作者也务必掌握新闻语言。新闻语言并不单调、枯燥,因为新闻语言不只限于遣词造句,其中典型事例也是“新闻语言”@在新闻同行中流传一句行话:“用事实说话”。尽管此言非常流行,但其实质性的内涵不见得入人都明白。这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由约稿碰到的麻烦引起的。军报新近推出一个征文专栏:《怎样当好党委书记》。为保证稿源充足,我向不少作者约稿。然而,稿件到手一看,不如人意者居多。是何原因?我仔细研究来稿,并同作者交换意见,发现主要症结在于没有用事实说话,或者从严格意义上说,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