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求职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以"毕业时的就业状况"、"月起薪"和"工作满意度"作为衡量求职结果的"产出"指标,以求职渠道、求职次数、求职费用和学用结合状况作为衡量求职行为的"投入"指标,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效率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多利用学校、亲朋好友、网络、专门性人才招聘会获取就业信息,找学用结合紧密的工作,注重针对性地求职,合理配置各项求职费用,有利于提高求职成功率,找到收入较多、满意度较高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研究》2006,(1):17-17
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面向2006届应届毕业生的九场大型招聘会于近日正式收锣。在招聘会最后一天,做为压轴的“师范类”和“医药类”招聘会共吸引2万多人来赶场,外省大学生占了绝大多数。据举办方估计,在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有接近10万外省高校毕业生南下广东求职,与广东的20余万毕业生同分一杯羹。  相似文献   

3.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对一个只要招三五人便足够的单位,前来应聘的常常有一百个研究生或是一千个本科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求职季,一位研究生在自己的求职日记里写下了参加招聘会的感受.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年年增长的数字背后,岂止是一个"就业形势严峻"所能涵盖?如果加上2010年至今尚未完全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至少有超过75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去年11月20日毕业生就业市场启动以来,毕业生求职逐渐进人一个高峰期,各地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已经开得如火如荼.以东北大学为例,自和舰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校园内举办用人招聘会以来,一个月之内先后有神达集团、苏州友达光电公司、华硕电脑、浪潮电子、明基电通沈阳分公司、神州数码沈阳分公司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入校园抢招人才.毕业生有会即到,许多外校学生也闻风而至,使每场招聘会都是"人满为患".  相似文献   

5.
《师道》2011,(1):60-60
◇“大学招聘会”求职服务无效各大学组织的招聘会是每年大学毕业生接受的最主要的求职服务。近日,“人民网一麦可思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本科毕业生就业跟踪分析”调查报告发布,调查显示,63%的本科毕业生接受过“大学招聘会”求职服务,其中有32%的人认为该项服务无效。(见《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6.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2009年和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关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工作能力等进行分析得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了明显的增长,2009届高职毕业生的能力满意度普遍下降,高职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求职服务是高校组织的招聘会等。要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现代高职课程体系和完善有效的高职毕业生求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毕业生网上求职与双选透析—兼评百大才网网上双选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岁末年初,一年一度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又掀起了新热潮.面对高校扩大招生以来首次大学生就业人数高峰的形势,各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都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双选会、就业报告会等,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和传统的就业方式相比,一种新型的毕业生就业方式-毕业生网上求职方式正在悄然兴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事实证明,就业信息网络化,必将成为未来就业的主流渠道之一,代表着未来就业市场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数据     
4万余个1月5日至2月4日,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推出全国化学化工行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化学化工行业就业。500余家化学化工行业企事业单位报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4万余个。10323名2020年以来,新疆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截至目前已为10323名符合条件的2020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相似文献   

9.
4月4日至11日青海省2006年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顺利举行。 在青海师范大学现场,记看到有84家单位参加他们的洽谈会,全省各州(地、市)教育局、西宁市各中学、保育院均参会招录毕业生,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在青海大学医学院现场,吸引来了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近1600多名学生,参加招聘会用人单位共51家,洽谈会共投出求职自荐书530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意向性协议189份。  相似文献   

10.
凌岚 《大学教育科学》2006,6(6):101-102
2006年初,央视时空视点与智联招聘网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12463人参加的关于职场经历的调查中,55%求职者表示曾不同程度“中招”被坑,通过起诉讨回权利者仅有一成。由于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工作经验的缺乏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这一群体已成为就业陷阱的预设猎物之一。从现有的高校毕业生不幸落入就业陷阱的众多个案出发,我们从求职毕业生、招聘单位和求职外部环境等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日,北京银行、自来水集团、北辰实业这些知名企业都来到了"2021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之一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此外,众多中小企业也参与其中。据主办方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介绍,此次招聘会共有78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300余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2.
杨辉  粤仁宣 《教育》2012,(2):44
2011年12月22日,广东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招聘活动惠州专场"迎新年送岗位"大型招聘会在惠州学院举行。笔者参与多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发现,虽然人社部门一直极力撮合企业校园合作,促进大学生就业。不过,许多大学生对此并不"领情"。由于专业不对口、不愿到基层、岗位待遇低、学生学历相对高,很多大学生前往招聘会,直言只是"打打酱油"。  相似文献   

13.
曾颂男 《考试周刊》2011,(35):201-202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不断创出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也越来越大。为此,分析高校毕业生求职压力产生的根源,并加以适当的心理疏导,对于帮助高校毕业生缓解、消除求职压力,乃至帮助他们顺利就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寒假期间,也正是各地举办毕业生人才市场的高峰期,因此每年都有若干毕业生为了寻找一份工作在全国各城市之间不辞劳苦地奔波着.据前几年一份调查,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每名毕业生要参加3-4场招聘会才能找到工作,每4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曾经异地求职.特别是在寒假期间,学校的专场招聘会一般都会告一段落,毕业生回家过春节时,往往会去参加当地或邻近城市的人才招聘会,为自己求职增加一些机会.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元旦,和同学一起在家里涮火锅,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回首2006,求职的片断历历在目,记录着我一个毕业生的求职心情。第一部新鲜刺激东华大学内,我和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的研究生一起冒雨参加招聘会,队伍排了一条长龙,人挨着人,人挤着人,一眼望去全是求职的研究生啊。有人调侃:"那些考研  相似文献   

16.
路军 《教育》2012,(20):44-45
又是一年毕业时,又是一年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不乐观。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0万人。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求职心切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我省2009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11月20日起将陆续登场,平均每周有一场招聘会,计有50余场。我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约有21.5万人,比今年增加1.6万人,加上尚有两万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8.
在就业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每到毕业前夕,许多高校毕业生感到很“烦恼”,他们每天都疲于奔命,像赶场似的参加校园专场招聘会,但一直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连求职简历也没投出去几份。有的大学毕业生抱怨说:“许多来校园招聘的企业主要就是为了宣传自己,有的甚至不收我们的简历,这样的作秀般的招聘会水分不少,真是令人失望和颇恼。”许多毕业生希望高校能够尽快完善企业进校园招聘的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9.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眼又到毕业求职季,2011年有66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再加上历届没找到工作的约150万,就业市场上供求失衡,总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近年来,在大学生求职季以及职场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名词,如"学历倒挂"、"用工荒"、"考霸"、"考碗族"、"面霸"、"职场木乃伊"等,这些名词反映了毕业生在求职路中走过的艰辛,也昭示了新的毕业生将要走过的路。作为面临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会有怎样的求职困惑,又将要如何调整自己去有效面对?这是每个学生的疑问,也是家长们、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之路显得格外艰难。我省2009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预计超过36万人。他们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省委省政府关注的大事。为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带领大学毕业生打一场就业突围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