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义  应蓉珊  蒋研川 《新闻界》2009,(1):111-112,11
从"山寨"机到"山寨"春晚,"山寨"现象"已经进行了一种文化植入,而逐渐演变成一种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它表达了一种民意,即公众对话语权以及与精英对话的需求.如果把一山寨"现象"的文化内核剥离出来,"山寨"文化所努力进行的其实是一种文化解构运动,其文化功能指向是对采种价值禁忌的反抗,附带着明显的浮躁心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魏葳 《新闻传播》2014,(3):96-97
"微博体"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文化现象,其话语形式不仅在微博平台和网络空间广为传播,甚至也影响到了传统媒体的话语表达,形成了舆论空间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流行背后,微博体现象反映了新媒体传播时代中更深层的文化危机。基于此,通过分析"微博体"的特征与本质,结合该流行现象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和作用,解读在新媒体传播时代的背景下,"微博体"现象背后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3.
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国出现的各种"粉丝"现象可以说成为了一幅值得人们观看的文化风景,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已经扎根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当中了.对于这种文化现象,唾骂和追捧都是不正确的;审视它,观察它,掌握它的发展动态,才能更好地引导它成为社会文化的进步力量.本文从"粉丝"症侯和"粉丝"文化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提出了"粉丝"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特有现象,我们应该以一种平衡的心态来看待它.  相似文献   

4.
论"红段子"的价值及其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近几年新兴的文化现象-"红段子"的发展现状及与其他段子现象的时比来说明"红段子"存在的价值以及意义,进一步探讨这种文化现象的传播,发展对策等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把"超级女声"现象作为当今"后现代"大众娱乐文化的一个"范本"来加以观照,对其"成功"因素与利益动机、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等进行某种深层文化解读,尤其对这一文化现象对人们的精神情感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作用加以分析思考,以求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中国当代网络"恶搞"文化现象与社会话语权结构的关系及网络"恶搞"文化管理对策。网络"恶搞"现象与话语权的变迁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信息社会、公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本文分析了网络"恶搞"文化的弊端,为健全我国网络"恶搞"管理提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文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网络红人"现象是当代信息技术促成的一个典型的大众文化景观,对社会成员心理世界影响极大。客观分析,网络红人现象是商业策划、"网络红人"炒作、网民视觉巨量点击以及社会宣传等多方面促成的文化虚假繁荣炒作行为。从文化社会学分析,网络红人消极意义不可忽视。当下信息技术时代,客观反思网络红人现象,健全民族文化理性精神,建立健康的网络审美价值观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综艺节目热潮涌动促使"CP文化"从一个小众宅文化逐渐成为娱乐节目的流行现象,关于"CP"的话题量、报道量也居高不下,形成"CP文化"的"媒介奇观".本文主要在"媒介奇观"视野下从社会心理、文化环境、媒体等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和归因,对其进行反思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浅议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传播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时代下,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在媒介的力量下快速的流动和扩散.形成多元文化的格局.然而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出现了"不对称"现象,出现了"霸权"现象.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文化传播强国凭借自身在政治、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不断地向多数文化传播弱国传输本国的意识形态,企图控制支配它们.面对此现象,唯有提高本国的软实力才能与之抗衡.  相似文献   

10.
"电视娱乐化"正在成为当今一种引人注目的电视文化现象。"电视娱乐化"现象的出现是现阶段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正确引导"电视娱乐化"趋向,需要我们用理性的眼光去解读其中的文化意义,在娱乐精神的指引下消除低俗的娱乐误区,加强职业规范和行业监管,构建健康的娱乐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1.
文化类电视节目自2013年前后开始大量涌现,发展至今成为蔚然可观的文化现象.本文对"文化类电视节目热"这一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梳理总结了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山寨文化风靡网络 1.对山寨文化的解读 "山寨"最初被用来借指"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对某些知名品牌所进行的低成本仿冒,后来又被无限地扩大辐射面,泛指盗版、克隆、仿制等类似行为,进而衍生出"山寨文化"的说法,来对应、涵盖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模仿现象.2008年初,山寨文化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在当下,少儿出版在市场化运作中出现了不少不好的现象,如少儿出版的"跟风现象"、"引进版一边倒现象"、"少儿出版娱乐化现象"等等.这些"无序"和"失范"的现象与问题的出现反映了转型时期少儿出版在如何应对新形势、新体制和新读者方面还缺乏主体意识,也就是说在文化定位方面还非常模糊,可以说,当下少儿出版注重的是商业目标的实现,还缺乏自己明确的文化目标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4.
董媛媛 《新闻界》2012,(5):38-41
本文通过比较网络文化环境与传统媒体文化环境的差异,结合"郭美美事件",分别解析网络危机传播的"文化折扣"的媒介因素和主体因素,并提出如何减少网络危机传播"文化折扣"现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于丹现象"是当前学术界争论的热门话题,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媒介技术角度来看,于丹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热捧,与其说是于丹的成功,不如说是电视霸权的胜利。"于丹现象"是电视对传统文化资源、印刷文化领域的一次成功"收编"。  相似文献   

16.
从“泛档案”到民生档案——对民生档案概念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泛档案"现象概述 汉字"泛"在汉字字典中有五种解释,分别为:①透出;冒出②普遍;一般地③肤浅;不深入④漂浮:泛舟⑤水溢出."泛档案"一词中的"泛"字取第二种解释,可作"普遍,一般"之讲,如"泛文化"一词便指当今社会目光紧盯文化一词,使得所有的东西都普遍地以文化作为后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山寨文化"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山寨现象"的兴起,相关的讨论与论辩也在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当事双方虽然都在使用"山寨"一词,但其内涵所指却不尽一致,于是造成概念外延与内涵的隔离,极易产生歧义。所以,欲讨论"山寨文化",清晰的概念内涵辨析十分重要,它是有效沟通与准确讨论的前提。若从中国社会一以贯之的文化心理角度观察,"山寨现象"又与"游民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粉丝,是英语"Fans"的音译,意为迷,狂热者,爱好者.粉丝对自身喜爱的偶像明星的文化消费和粉丝团体所造成的社会文化现象形成了粉丝文化.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二次元粉丝群体的活跃现象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全职高手》和《盗墓笔记》这两大二次元作品所引发的社会现象、文化构建、粉丝认同等方面来探析二次元粉丝文化的特点,更新现代粉丝文化研究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传媒文化正在展现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它以"继承改造"的方式,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消解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改造成与网络媒介联系紧密的新型文化,而今,火爆网络的"电子红包"现象再一次验证了传媒文化的运作规律和威力。  相似文献   

20.
适应与忧虑--对广告视觉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性视觉文化的泛滥,引起学术界对视觉文化现象的关注并进行广泛讨论.日益扩展的视觉符号不断激发受众的欲望,造成非理性的视觉"狂欢",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不能不让人深感忧虑.对当前全球性消费文化中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化批评者一方面"惋惜随着消费社会的出现本民族价值观的丧失."①另一方面,担心视觉文化的不断蔓延和视觉刺激导致"文化意义的枯竭."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