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美感是人对事物的美的感受或体验.美感是一种能够引起人的精神享受,获得鼓舞和力量的高级情感."美育是借助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来影响人,感染人,陶冶人教育人,使人具有感觉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奥运精神)是一座美的殿堂,带给人独特的审美情感,体会其崇高、壮丽的美。奥林匹克的美可以归纳为三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本文着重论述其社会美,即奥林匹克美净化、升华了人类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孟为红 《小学生》2013,(11):76-76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涵盖科学美、自然美、社会美等等。除了这些,艺术美同样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而音乐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音乐审美上,很多审美专家与教育学家将其看做是对人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委婉动人的音乐能够使人身心愉快、烦恼抛去。激昂奋进的音乐能够使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音乐所蕴含的力量是无限的,能够培养对音乐的审美变得极为重要,尤其是从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抓起。本文对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趣味做了一些调研。  相似文献   

4.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以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为手段,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美育亦称审美教育,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同时它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文学创作离不开审美观念,它象一条主线一样贯穿于整个创作的过程。文学作品实际上是融内容美、形式美、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为一体的艺术美。文学翻译的目的和任务是用另一种语言将这种统一的艺术美忠实地传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够享受到和原文读者相同的美学感受。然而,文学翻译的过程,并不是将原来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包含着丰富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美育因素。中学生正处在情感萌发、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美,追求美,甚至希望创造美,这就迫切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所以,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以美育人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简论艺术美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9.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结构美和语言美于一炉。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阵地。我们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欣赏作品的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10.
所谓“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7-9年级)》认为:“美术课程的教育目标首先是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陶冶高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美育诉诸人的感觉和情感,影响人的情趣,有着其它各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的重点应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从具体可感的形象入手进行审美活动,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实例,激发学生审美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3.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重要范畴,这种美最忌直露,主张将作者情感的表达包含在作品所创造的形象和意境之中,能够启发人产生联想,耐人回味,使人越看越感觉有味道,感觉美。本文仅就中国古代诗歌中含蓄美的形成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社会美研究     
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美的三种存在形态。 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的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事物的美也千姿百态。然而由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事物都与人有关,因此,社会美也总是与人和人的活动紧密相连,直接或间接地以形象显现着人的本质、本质力量或理想。 社会美本身既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它同时又是艺术美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研究社会美具有重大的意义。 以下,我们就社会美的主要形态,分别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课本中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及科学美,通过内容的新奇美、情感的和谐美、传授的语言美和板书的简明美来创造教学之美。  相似文献   

16.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重要范畴,这种美最忌直露,主张将作者情感的表达包含在作品所创造的形象和意境之中,能够启发人产生联想,耐人回味,使人越看越感觉有味道,感觉美。本文仅就中国古代诗歌中含蓄美的形成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材凝聚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哲理美于一身,涵盖宇宙人生,包罗万象;其诗文词赋,姹紫嫣红,不仅传递信息,也传递情感,更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价值.陶行知先生说"语文当为学生人生且改良这人生",科学研究也得出"人的情感能动作用于才智",所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还要利用语文教材的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对学生进行情感美育.  相似文献   

18.
张卫香 《文教资料》2009,(35):53-54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结构关和语言美于一炉。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阵地。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19.
武冠鹏 《新疆教育》2012,(9):116-117
审美教育,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其他各种美的形态对于人施加影响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也是一个人创造性的发展阶段,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使学生得到陶冶,受到教育,形成学生优美、高尚、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手段,使受教育者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选择、判断,达到对美的肯定、摄取和对丑的否定、摒弃,使情感得到净化,道德得到陶冶,精神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