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领导者的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与特征谈起,讨论了影响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因素,提出了培养领导者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重应体现对其特征品质进行良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6,(11):110-111
本文首先分析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针对阻碍数学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从多角度研究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提出了要注重学生观察力、发散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猜想能力等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学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重应体现对其特征品质进行良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遍布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因此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2)
创造性思维是编辑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这是因为编辑工作纷繁复杂,所以要做好编辑工作,需要创造性思维做基础。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创造性思维,阐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进而从编辑人员的角度培养创造性思维,为其做好编辑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思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性思维是依据科学有效的原则,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相对于再现性思维而言的。再现性思维是指人们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思路直接解决问题。比较“创造性思维”和“再现性思维”,可以发现它们各自蕴含着不同的思维素质,显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这些特征,不仅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思维素质,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下述与再现性思维不同的特征:1、思维的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性,指的是个体产生有意义的独特思想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亿万年生命演化积累和…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衡量医学生成才的重要标准,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对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视及培养,是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亦是医学科学、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于洪波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216-216,221
数学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同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地挖掘、研究、使用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高红粉 《科教文汇》2009,(28):179-179
在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如何在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障碍,引经据典,很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1.
芮彬 《知识窗》2009,(9X):60-61
<正>创新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体育教学能提高情趣、陶冶情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开发智力、促进智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  相似文献   

12.
教师应了解创新思维的内涵及特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利于创造的学习情景和自由思想的空间,致力于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王俊义 《科学中国人》2014,(5S):128-128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时代的需要,没有创造性思维的人,谈不上有创造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从小抓起。新课标不仅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更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师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从对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入手,围绕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进行阐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是广告设计专业的核心所在,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师的教学重点。从四个方面阐述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1)超越传统思维模式,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2)注重观察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3)发散性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4)想象力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极点思维方法是理性认识阶段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有着简化和极化问题的存在条件、纵向动态分析、丰富想象力等五大特征;还具有创新性、预见性、推进性等功能作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条件性等有关原理是极点思维方法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温洪媛 《科教文汇》2009,(12):121-121,143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从对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入手,围绕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进行阐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创新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界定及特点,重点分析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以及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概括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不同方面来训练,以形成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创造性思维的意识,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实践”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几个环节,是决定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逐渐受到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视。为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高中物理课堂中,新课程将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将从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学生自身创造性学习方式的应用三个角度来深刻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