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其中“知己之爱”写得最为出众,《连城》就是代表作。小说描写的连城和乔生的知己之爱,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交友之道——“士为知己者死”,作者就是把这种交友之道置换到爱情上,将它进行了变形处理。从分析《连城》知己之爱的几种表现形式来看,这部作品实可当作一篇爱情哲学来阅读。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其中“知己之爱”写得最为出众,《连城》就是代表作。小说描写的连城和乔生的知己之爱,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交友之道——“士为知己者死”,作者就是把这种交友之道置换到爱情上,将它进行了变形处理。从分析《连城》知己之爱的几种表现形式来看,这部作品实可当作一篇爱情哲学来阅读。  相似文献   

3.
原载《草原艺坛》1995年1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石头作为意象的在神话与传说中即已产生,如“女娲补天”、“望夫石”等。其后,石头反复呈现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成为原型意象。如《水浒传》中的“石碣”;《西游记》中的仙石;《红楼梦》中的“顽石”古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有灵的、有生命或灵魂的。《石清虚》也可看作众多以石头为意象的作品中的一篇。小说写这块奇石与爱石人邢云飞之间的离合悲欢,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苦苦寻求“知己”、深感“知己”难觅的“感士不遇情结”。联系蒲松龄一生的坎坷追求,就更能触摸到小说的这种深层意蕴。作者以清虚石象征“士”,邢云飞就是那“知己”,读这篇小说,仿佛可以听到蒲松龄及其他古代知识分子渴望“知己”的殷切呼唤。但另一方面,“士为知己者用(死)”这句话在司马迁笔下是具有孤愤、叛遂意味的,从他自身的遭遇和《史记》中的人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众多的花妖狐魅和书生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是作者爱情与婚姻观的反映。歌颂知己之爱,对人性的肯定;反对封建婚姻制度,明确提出“无以贫富论”的婚姻观;爱情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出作者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针对湖北省2008年高考作文,《三峡商报》6月8目第5版推出“高考作文大家写”专栏,刊登该报社“特邀高中生、公务员等”所写“高考作文”四篇:《爱在举手投足之间》、《举手投足间反映个人品质》(高中生写)、《举手投足间折射人性光辉》、《爱在举手投足之间(引标,笔者注)呵护身心健康经营精神家园》(公务员等写)。  相似文献   

6.
试论简·爱的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作为十九世纪的新女性形象,征服了万千读者。本文试从简·爱身上野性与人性的矛盾统一来论述简的爱。简身上的野性根源于人性又共鸣于人性。“爱”完善了简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陈芸 《考试周刊》2012,(39):190-191
一位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交往中。只要有真诚的爱,就能打开学生封闭的心,就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尊重。那么什么才是真诚的“爱”呢?那就是“大爱”。何为“大爱”?“大爱”=严父的“严爱”+母亲的“慈爱”+知己的“友爱”。  相似文献   

8.
三浦绫子的小说《冰点》是她的处女作,这部小说是借着“祷告”、“毅力”和“梦想”所完成的。从此,三十多年来,她写了四十多部小说,都是抱着同一的宗旨——“阐扬基督的爱和救赎的真义”而写成的,三浦绫子的文学极为生活化且不着痕迹地阐述“爱”,也反映出人性的爱恨情愁,充满戏剧张力。三浦绫子小说《冰点》更是如此,由爱转恨,由沸点走向了冰点。  相似文献   

9.
在二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刘庆邦一直关注、探索着人性,不断向人性的深处掘进.他的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写爱与美、恨与性,但并不以奇以怪取胜,体现了人物对生活的热爱和执著.刘庆邦对人性的切入点是善与恶,他在细节上的着力表现和善与恶的转化,使得人性单一但并不单调,强化了审美效果.他的这种孜孜不倦探索人性的做法在当前的文学创作背景下将不断显现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中多次写到湖州.当时官民之间来往送礼常用湖绸.作者为叙写西门庆生意中的丝绸买卖.写其与应伯爵、韩道国关系,从而引出湖州商人.张竹坡评点指出.作者写“湖州”乃谐音“胡诌”.“爱何”则谐音“爱河”,“湖州爱何”谐音“胡诌爱河”.全书100回人物命运终于湖州何姓,乃以“胡诌爱河”惩劝世人.  相似文献   

11.
行囊     
行囊在我的行囊中有一片小小的玛瑙,包着玛瑙的纸上写着:“玛瑙──幸福之石,带上我永远的祝福!”有一张贺年卡:“在我心中典藏着,一份珍贵的情谊,无论天涯海角,不论沧桑世事,你是我永远的知己。”一封信,“谁说过去的都过去了?要把过去的,变成今后的财富!”...  相似文献   

12.
从张爱玲的言论与作品两方面看,她是一位怀抱同情与理解的作家,她写的是平凡之人,并且肯定平凡之人的生态方式与态度.比较地看,鲁迅写的是人生问题,张爱玲写的是人性问题,鲁迅提出了“救救孩子”的主张,张爱玲则没有提出“救救人性”的主张.在张爱玲的温暖之下,体现了女性主义的立场.阅读张爱玲,需要回归正常的感觉能力,而非沉浸在激进状态中体验不到世俗的温暖.  相似文献   

13.
大千世界,万象纵横,地球早于人类而出现,但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却慢慢浸透了人类的汗水、激情与勇气。丰富的自然因丰富人性的融入更显得博大厚重——2007年“大千世界”全新改版,从本期开始将推出“写意自然”系列: 绘自然之貌,写文明之意。期待你的关注与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歌颂“爱与美”.是个老话题.是曾被褒扬也屡遭贬斥的话题。二十年代.在反抗黑暗社会的呐喊中.带着苦闷和彷徨徘徊在十字街头的人生派作家曾以“爱与美”构筑自己的理想世界.表达对光明的向往。叶圣陶的小说曾把“爱与美”当作灰色人生转化为光明的必要条件.冰心的作品更以“爱与美”为人与人关系的纽带,七十年代末.十年内乱结束之后,又有一批作家在作品中张扬人性的复  相似文献   

15.
人性是沈从文创作的主题。在艺术探索中,他集中展示了自我独特的人性诗学:人性是“魔性”与“神性”的统一,“神性”的核心是“爱”与“美”;现实世界的危机实质上是人性危机的显性表现。以文学的审美方式可以净化人心,重造人性,调适现实矛盾和冲突,抗拒现代中国的危机,而且能够引导人们向人类的远景凝眸。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与其业师沈从文一样淡泊名利、性情恬静、祥和温厚,可谓“合德之厚,比于赤子”。当他人随时代发展,不断掀起“伤痕”、“反思”、“改革”、“先锋派”“新写实”等浪潮时,他都一如既往地坚守着自己的目的,秉持着“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的宗旨,从日常生活、市井百态中发掘和表现着“美”与“爱”。有人将其列入“寻根”文学,但只是按图索骥,迫其入列。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北京宣武区中考作文题目爱,是一种崇高深挚的感情;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会有许多爱的情感,从中你会有许多爱的感悟。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不少于600字。题解:“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爱”也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和外延的话题。一篇脍炙人口的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写亲子之情和父子之爱的代表作。爱,渗透在所有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之中。不仅如此,爱也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对人、…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萧平“文革”题材小说独具特色,完美地展示了那一特殊时期的人性的残缺。这种完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真实感受的抒写,将扭曲的人性艺术地、淋漓尽致地呈示出来,在残缺中绽放了美丽;二是用“爱”来疗救、弥补残缺的人性,最终使人性走向完美。作品在反思批判历史、揭露残缺人性的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美与爱的存在,这也是萧平“文革”题材小说的最大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封三娘》是《聊斋志异》中为数不多的描写女性间同性爱的故事,尽管涉及禁忌,作者的笔墨却丝毫不涉淫邪,反而纯美深情,因为这故事在作者笔下,呈现出三种别样的美:纯情之美、无私之美、爱美之美。作者不单是在写同性之爱,更是在写爱本身、人性本身,透过故事,我们看到的是人性中深沉的爱和动人的美。  相似文献   

20.
6667“人性与爱”系列油画作品@李自健$中国美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