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纸馅包子”事件是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的一则报道,后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后经证实是一则精心策划的假新闻。这起虚假新闻不仅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还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纸馅包子”事件使我们不能不正视当前我国广电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并思考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近日,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7月8日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令人震惊.这起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据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23日就北京电视台播发虚假新闻发出通报:《(纸馅做的包子)责任人被严处》。应该说,对《纸馅做的包子》责任人处理是严的、得当的、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曾如中宣部等三部门在通报中所说,《纸馅做的包子》“消息播出后,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转载转播的媒体,对这条虚假新闻在国内外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起了掮风点火、助纣为虐的极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编》2007,(4):8-8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7月8日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令人震惊,令人愤怒。这起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代表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对制造虚假新闻的行为表示谴责,要求新闻界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杜绝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5.
丁永刚 《新闻知识》2007,(10):91-92
前不久,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纸馅包子"报道,结果证实为虚假新闻,这则消息令人震惊,影响极坏,正如中国记协《通报》所言:"这起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  相似文献   

6.
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京城“纸馅包子”事件最终以“虚假新闻”收场,导演这起“闹剧”的北京电视台聘用记者訾北佳等6人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7月18日晚,北京电视台为此在“北京新闻”中公开向社会道歉。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披露了“纸馅包子”的出笼前后。  相似文献   

7.
虎年岁末,新闻媒体又一次集体蒙羞了,新华社一位女记者因多次把家人作为采访对象而被处分,这一愚蠢的造假事件给近年来屡禁不止的虚假新闻现象又添了个新话题。联想到1997年《光明日报》的小保姆和一部大书;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  相似文献   

8.
《网络传播》2007,(12):40-40
2007年7月8目,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纸做的包子”报道,称通过暗访,在朝阳区东四环附近的早点铺中,发现有用废纸箱和肥猪肉做馅的小笼包。该报道经北京电视台多个新闻栏目转播,又被国内各大网络媒体、境外媒体广泛转载,一时间引起群情激愤。  相似文献   

9.
李俊 《新闻窗》2007,(6):37-38
北京电视台“纸馅包子”事件成了虚假新闻的代名词,也为新闻界树立了一个警示牌,一些媒体称他是新闻界的一大耻辱,影响深远。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纸馅包子”事件有许多的经验教训可取。笔者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有10年,对如何杜绝假新闻,在采访中有—些教训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甘锋 《声屏世界》2007,(9):12-13
不久前,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的题为《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虚假新闻的高度关注和强烈谴责。这次事件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令新闻工作者蒙羞,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虚假新闻为何不但屡禁不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它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从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角度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新闻失实,杜绝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假新闻事件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本文拟从成因及对策两方面,浅谈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如何防范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一则《北京惊现“纸箱馅包子”》的虚假新闻震惊了中国新闻界,创作者叫做訾北佳。当年8月12日,訾北佳以损害商品声誉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因新闻造假被判刑,訾北佳可谓中国记者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8日,率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以“纸做的包子”为题,播出了记者訾北佳暗访北京朝阳区一无照加工“纸箱馅包子”的节目,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北京电视台以及负责报道该新闻的记者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不久有关部门便发现该新闻纯粹是记者自编自演的新闻,形势急转直下,北京电视台成为风口浪尖上的批评对象,有关领导被处理,而始作俑者因犯损害商品声誉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纸馅包子”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污染了中国纯洁的传媒生态,引发我们对中国新闻业激烈竞争和市场效益的反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07,(10):1-1
7月20日,中宣部组织召开了视频会议,通报了北京电视台播出虚假新闻《纸做的包子》的有关情况。会议指出,这种虚假报道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宋淑敏  赵铭 《新闻知识》2007,(10):94-94
北京电视台某些人炮制的假新闻"纸馅包子"被曝光后,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即发出制止虚假新闻的《通报》,要求广大新闻从业人员从中引以为戒,汲取教训,坚决制止虚假报道的发生。反对假新闻的目的是确保媒体的公信力,媒体的公信力是无形而强大的。对于传媒来说,公信力是  相似文献   

16.
曾经轰动全国的“纸箱馅包子”虚假新闻的炮制者訾北佳因犯损害商品声誉罪,已于2007年8月12日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虽然时隔两年,但是“纸箱馅包子”忽悠全国人民的记忆却是抹不去的,变换形式的“纸馅包子”依旧令读者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虚假新闻的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前哨》2010,(5):29-31
虚假新闻是人民群众最反感的新闻界消极腐败现象之一。近年来,全国新闻界为纠正和防范虚假新闻作了大量工作.但虚假新闻仍然在公众视野里频频出现,如“纸馅包子”事件、“索马里护航舰队逼退潜艇”事件,以及引起全国各种媒体广泛关注、情节跌宕起伏的陕西“周老虎”事件。等等。当这些虚假新闻被揭露时,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我们传媒界背负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7月8日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被证实为虚假新闻,北京市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了严肃处理。7月23日,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就北京电视台播发虚假新闻一事向全国发出通报。这一虚假新闻的发生,是中国新闻界的奇耻大辱,令人震惊。它严重败坏了党和政  相似文献   

19.
“纸馅包子”被戳穿是假新闻后,互联网上对虚假新闻掀起了一片谴责声。这是新闻界的耻辱,媒体的公信力受到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影响,使老百姓对媒体产生信任危机。虽然“纸馅包子”事件发生在电视媒体,但是网民的声音已经向所有的网络新闻工作者发出了警示:杜绝网络虚假新闻,已经刻不容缓,否则,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会随着虚假新闻的传播而滑坡。  相似文献   

20.
王亚玲 《中国广播》2007,(11):15-16
日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纸做的包了”虚假新闻炮制者訾北佳涉嫌损害商品声誉案。訾北佳因犯损害商品声誉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这是近年来不多见的一个虚假新闻事件,其危害不仅仅使当地一些以卖包子为生的小贩生意受挫,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减损了受众对新闻媒体的尊敬和信任,伤害多年来群众对媒体建立的深厚感情。虽然轰动一时的假新闻“纸做的包子”事件的始作俑者被判刑了,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客里空”行为滋蔓的温床需要铲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