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知识窗》2010,(9):52-53
美国测谎专家认为,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便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以及为什么说谎。一个耸肩、一个搓手、一个抿嘴都可能是说谎的标识,而通过解读人的面部表情,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想法。在10分钟的日常交谈中,平均每个人会说3个谎言。  相似文献   

2.
说谎游戏     
琳达和她的四个朋友(布伦达、凯利、瑞秋、希拉)在午餐时间玩一个猜谜游戏。每个人要在游戏中说出自己生日的月份(分别是2、4、5、7、9月)和日子(分别是4、8、12、17、23号),但是,每个人又要对月份和日子中的一个说谎。结果,有三个人在关于生日的日子上说谎了,另外两个在月份上说谎。请你根据以下信息,确定每个朋友的全名,每个朋友的正确生日,以及她们在哪个方面说谎了。  相似文献   

3.
<正>说谎的作文是一头无形的大象,横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的面前,很多人却集体失明,假装看不见。《南方周末》的记者就像喊出"看哪,他没穿衣服!"的那个孩  相似文献   

4.
人类并不是唯一会说谎的灵长类动物,但是由于具备独一无二的智商和语言能力,人类的谎言往往很难被识破。科学研究显示,大多数人很难判断别人是否在说谎,就连经常和谎言打交道的警察、探员、法官和海关人员也不例外,他们做出的判断,正确性只有53%左右,一点也不比其他人高出多少。  相似文献   

5.
国产测谎仪浮出水面 测谎,是对谎言的鉴别活动."测谎"一词,是由"测谎仪"(Lie Detector)而来;"测谎仪"的原文是Polygraph,直译为"多项记录仪"(Poly,字首意为"多",graph字尾意为"书写、描绘、记录等用之仪"),是一种记录多项生理反应的仪器,可以在犯罪调查中用来协助侦讯,以了解受询问的嫌疑人的心理状况,从而判断其是否涉及刑案.由于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此时大都会否认涉案而说谎,故俗称为"测谎".  相似文献   

6.
无所不能的上帝能否创造出他举不起的石头?承认说谎的人自己属不属于说谎?明明是求婚为什么却说是上门求死?一个个看似怪诞、荒谬的问题,殊不知,其中却蕴藏着无穷的意趣、奥妙和玄机……  相似文献   

7.
顾银花 《科学大众》2014,(12):117+112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说谎的时候,但并不是所有的说谎行为都说明孩子存在严重的问题。但如果成人一笑了之,不分析,不教育,幼儿得到了不断强化与练习的机会,也会养成不诚实的习惯,甚至积习难返、贻误终身。作为教育者,有必要对幼儿的"说谎"行为进行剖析,分析其不同的心理机制,以便对症下药、循循善诱,不能一发现孩子说谎不符合事实就暴跳如雷、威吓斥骂;也不能对天真幼稚的说谎漠不关心。而要深入分析说谎的心理动因,进行适当教育。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09,(11):46-47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爆炸的时代,很多此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都已成为现实。在工厂的装配线上,机器人取代工人组装汽车等产品;在战场上,它们又与人类士兵协同作战……借助科学家们取得的成果,人类能够缔造一个更为美好的明天。1.模拟人脑人类大脑异常复杂,内有数十亿个神经细胞。虽然相关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脚步,但有关大脑的某些运行机理仍旧是未解之迷。参与"蓝脑计划"的研究人员宣布,计划在10年内研制出一个功能性人造人脑。借助于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蓝色基因",他们已经能够对一个人造老鼠大脑的部分区域进行模拟,这些模拟脑细胞已能够在没有人干涉的情况下自我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晓娜和男友经人介绍相识两个月了。一次两人约会,男友因为给家人拿药迟到了,为了不让晓娜担心,谎称自己路上堵车了。事后,晓娜知道了,抱怨男友说谎,不诚实,不忠诚。由此,两个人渐行渐远分手了。晓娜如此对待说谎该不该?靖宇入职不久,接到老板亲手交给他的一个任务。为了完成任务,靖宇夜以继日,熬红了眼,怕老板怪自己效率低,谎称眼红是不小心碰伤了。老板只是肯定了工作完成得很好,没有点破谎言,此后,靖宇的工作热情越来越高。老板如此对待说谎好不好?  相似文献   

10.
姜振宇 《百科知识》2011,(16):19-22
随着美国电视剧《别对我说谎》及江苏卫视娱乐节目《非常了得》的热播,“微反应”一词已被很多国人所熟知。什么是微反应?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微反应?为什么根据微反应能判断一个人的真实心理状态?微反应能用来测谎吗?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会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11.
罗西 《科学与文化》2005,(10):53-53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请了几个大学生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事先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颜海剑 《科学中国》2006,(12):26-29
司法部门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发明一种技术可以准确可靠地判断一个人是否在撒谎,就像血液检测技术可以通过DNA的相关性来判断两个人是否具有血亲关系,酒精测定仪可以通过对司机的呼吸空气进行分析而快速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确定一个人是否撒谎是非常困难的,但人们并没有停止尝试。  相似文献   

13.
许人都有自我感觉良好的倾向。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以及脑活动网络的相互关系与这种"优越错觉"相关。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周围其他人更优秀,这种自我肯定被称为"优越错觉"。越是忧郁的人,这种错觉越弱,反而越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4.
冀巧玲 《百科知识》2014,(4):32-32,33
正如果我问你:"你是不是一个爱说谎的人?"恐怕你会回答:"不,我很少说谎。"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周末同学聚会,你不想去。你是否会如实说:"我不想去?"恐怕你会说:"哦,我这周末要加班,恐怕去不了。真是太遗憾了!下次聚会一定通知我啊!"这一句就是谎言。而你刚才回答我的  相似文献   

15.
正有心理学家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的学生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的学生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也不看摘要的成绩最差。这个实验让人联想到了"拙"与"卓"的关系。"拙"是"一个钉子一个铆"式的手段与方法,"卓"则是斐然的成绩和高超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只梦想一步登天的喜悦降临头顶,  相似文献   

16.
1、关于男人、女人和说谎  研究男人和女人之间发生冲突的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女人是凭借着男人缺乏情绪表露这一特点而侥幸战胜他们的。  女人看起来比男人更容易表露情绪。这一点可以用来解释另一项研究发现:较之于女人,男人是更为出色的说谎者。一项研究发现:探空一所男生学院学生的录像带资料表明,当他们说谎时,看上去象是在说真话。然而,当女人们说谎时,是较为容易被检测出来的。  为什么说谎时女人比男人表现得更糟呢?一个可能性只能是,女人比男人更加容易渲泄她们的情绪。由于女人们似乎在表现自我时更加容易,并且女…  相似文献   

17.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如何知道你是什么时候被一张新面孔所吸引的呢?这都是由于你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决定的,这一大脑区域现在被发现在做出浪漫决策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一区域靠近于大脑前侧,它的不同部分对于外貌吸引和是否这个人正是你的理想丈夫或者妻子做出一个仓促的判断,爱尔兰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所有的判断都在看到一张新面孔的数毫秒内做出。这项研究是第一次借助真实的约会来检测大脑如何快速做出浪漫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胡传鹏 《百科知识》2014,(17):30-31
正古今中外,伦理学家都反复教导人们: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说谎!"骗子"一词所包含的道德贬义之深,似乎令人们不敢越雷池半步。然而,欺骗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非常普遍。人们不仅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撒谎,还会出于维护他人的利益而隐瞒事实。在对欺骗行为进行研究时,大部分研究者均将出于自利目的的说谎行为作为谎言的标准,忽略了一些为了他人利益而进行的欺骗。这些研究往往得到的结论就是:人们普遍认为说谎是不道德的,骗子都是道德败坏的人。  相似文献   

19.
有几个小孩的父母都有如下经验:对一个孩子太好,另几个会不高兴,甚至故意对人不理不睬。最近的研究发现,小狗也有类似反映。狗和人、猴子等灵长类动物一样,也能感觉"公平"。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让每只狗表演握手,然后给其中几只香肠奖励,再让它们表演。结果,没得到香肠的狗开始拒绝表演,甚至看都不看发号施令的人。不过一旦重新获得奖励,它们又会"积极"配合。在对猴子的实验中,专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项实验表明,狗确实是非常聪明的动物。  相似文献   

20.
楼培敏 《百科知识》2006,(5S):22-23
脑是人体中用于思维的器官,一个人只有一个脑,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随着大脑科学以及生理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亘古命题疑窦丛生,进而提出了人有几个精神几个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