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风》2015,(21)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城市用电中,电能计量是一项重要工作。现代电能计量已然升级,日益自动化、现代化。何谓计量自动化,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如何在停送电工作中运行的,在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发挥计量自动化的作用,这是我们需要考量的。  相似文献   

2.
在电力企业的运营中,用电检查工作起着保障用电安全的重要作用。用电检查工作是供电公司对用户的日常用电进行管理的方式,其内容主要为分析线损、检查事故、防盗查漏以及错峰用电等,能够为加强重要用户不停电的能力。在用电检查工作中使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为用电检查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对用电情况能够做到准确的掌握,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本文阐述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并分析了该系统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为电力企业用电检查工作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同时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供电局的电网布设规模也不断扩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用电需求。不过,电能的准确计量和有效管理一直都是供电局在营销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应用电能计量远程采集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及负荷监测,从而方便电能计量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了供电局电能计量远程采集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希望对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电力事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各种自动化技术,以满足现代人们的用电服务需求。自动抄表运用在电能计量方面,主要是自动化收集并传递计量对象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管理相关数据,以提升电能管理效率,减少抄表失误,对推进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细化研究电能计量方面自动抄表系统的组成,并分析自动抄表在电能计量方面的实际运用,提出该技术未来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因此对其电能计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试验接线盒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还有利于电能仪表的更换和用电系统的检查。主要论述了试验接线盒在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中的实际应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可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的使用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而现如今智能电网的发展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变化,正是由于电网的智能化发展,使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逐步出现并得到使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是智能电网控制的核心所在,是智能电网能够稳固发展的关键。有了电能力量自动化系统,智能电网实现了安全可靠,经济有效,节能环保的用电要求。本文的着力点是在简要的介绍智能电网以及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就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一系统的应用使得用电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对这一系统的应用加以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管理上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用电总量不断增长。而无论是对电力部门而言,还是对用电单位和家庭而言,电能计量都是极为关键的工作。而由于受到技术和仪器设备等限制,当前电能计量装置往往会存在一定误差,影响到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期望对改进电力部门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电能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在电能的使用中,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如果没有将这一问题解决好,就会影响着电能的使用。电能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重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电力计量装置会出现异常,这与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分不开的。本文就是对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祥 《今日科苑》2015,(1):103-104,110
由于我国电力方面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心电能计量的精确度。收取电费以及进行核对时主要是看电能计量之后的产生的结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的需求和要求更高了,对相应的服务的要求也更严了。另一方面,在电力技术得到发展的前提下,电能计量自动抄表这一技术的实施与进步成为可能,使得电能的管理工作更科学,电能计量朝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电能计量工作的实施也变得更省力。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特点、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5,(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力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能计量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电能计量技术在用电稽查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电能计量技术的概念和作用着手,分析了电能计量技术在用电稽查工作中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苏眉山 《今日科苑》2010,(17):115-115
计量自动化系统是集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电能计量技术和电力营销技术为一体的用电需求侧综合性的实时信息采集与分析处理系统,是由大用户负控管理、变电站遥测、配变监测和低压集抄四个子系统构成。系统定时采集电能表表码和瞬时值,方便了线损四分管理,降低管理线损率,提高了企业电网经济运行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几年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配电网系统在长期运行中难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电能损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这给配网线损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在配网线损管理中采用计量自动化,其是通过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来实现的,计量自动化在配网线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19)
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是我国目前的一项难题,其能否正常实行,响应国家的号召,与电能计量装置状态的检查技术息息相关。接线不正确、计量不准确和倍率不恰当等的问题,都会造成像电力公司等类型相关企业的损失,对节省用电的工作带来了困难。而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国家制定用电价格的高低也与电能装置状态有相当大的关系。通过分析其中的万能表和互感器,可以形成电能计量装置检查的思路,再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电能计量装置状态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5.
自动抄表系统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用电及电能计量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模式。实现了对数据的有效处理,推动了电能计算实现现代化的管理的新局面。介绍了电能计量自动抄表系统的原理及组成,分析了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黄继雄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11-11,121
为了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供电企业需要实时掌握和控制用户用电负荷,及时了解各线路及台区的运行情况。为满足电力市场的运营要求,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必须建立一个可靠实用的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本文就通过对嵌入式自动抄袁系统的研究分析探讨计量自动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5,(2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也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人们的用电量明显增大。而电能计量装置作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计量用户用电多少的唯一依据,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必须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准性。为此本文首先从客户的角度、供电公司的角度分别分析了对电能计量装置故障进行细化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电能计量装置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常见的一些故障,最后结合本人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重点针对电能计量装置常见的故障提出了一些解决电能计量装置故障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加强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方法,以期对相关工作者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15)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中电器的使用量明显增加,在这样的电能消耗面前,电力企业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也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但可以提升电力企业的生产利益,还能保障了用户的权益和用电安全。本文主要对影响电能计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因素的措施,以提高电能计量准确性,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社会正在经历快速发展,整体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提升。电网整体工作建设中电能计量的作用不可忽视,由于电能计量关乎电能记录的准确性,也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提升。故此本文主要介绍电能的计量方法和技术手段,并开展细致的研究,力争提升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保障用户的用电权益。  相似文献   

20.
电力行业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都离不开这些方面。人们由于需要的缘故,对于研究的方向也变得更加的多样化、细致化,众多的研究当中电能计量自动化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方面的更多的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整体的管理与时代同行。这篇文章针对于用电检查以及计量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于大家在这方面的认识将是很大的提升,未来的发展之路还很长,希望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