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且”是一个像男性生殖器官的字。汉族先民认为“且”是人类生殖繁衍的根,因而“且”就是“祖”,祭“祖”乃祭“且”。由于“且”广泛用于《诗经·郑风》中,所以引起孔夫子有“郑声淫”的评价。但孔子说的“淫”不是“色情”和“荒淫”,而只是说它俚俗、生动、风趣。  相似文献   

2.
玉林北流市为提升“教育竞争力”,从2010年8月起,全面启动“幸福教育工程”方案。方案提出,要把“幸福”作为本市教育发展的理想和追求,在“十二五”期间,全市的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将北流打造成幸福教育之城”这一目标展开,把“教师幸福与否、学生快乐与否、家长满意与否”作为“幸福教育”的三大衡量尺度,把“幸福教育”打造成北流市教育的一个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小学以“教育即幸福力的养成”为教育理念,以“培养勤发现、善审辨、会欣赏、能创造的幸福学生”为育人目标。“幸福”与“创造”是学校的核心文化,学校鼓励学生“用双手创造幸福”。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幸福力,学校建构了幸福教育课程体系。科创教育是学校幸福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围绕顶层理念文化与顶层课程架构,  相似文献   

4.
把幸福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涵;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也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我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把“建设具有现代、精品、幸福特色的花园式名牌学校”作为五年的发展目标。因此,作为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把“创建幸福校园,提升师生幸福指数”作为主要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5.
深圳,特区之首,开放之窗。作为深圳的首善之区,福田提出全力打造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学校自主办学、教师自主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为发展特色,以“公平、多元、开放、优质”为主要特征的“幸福教育”品牌,着力培养大写的“人”。德育为先的学校内涵式发展,使“幸福教育”成为“幸福福田”华章的最美诠释。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创建于1984年,是“江苏省实验学校”。建校以来,学校逐步确立了“幸福教育”的办学特色。围绕这一特色,形成了“让学校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地方”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发展思路;构建了“幸福教育”文化体系(幸福管理文化、幸福课程文化、幸福课堂文化、幸福校园文化和幸福网络文化等)和课程体系(幸福基础课程、幸福拓展课程和幸福潜在课程);确定了“幸福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及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立意的教育改革就是要为人民更幸福而提供适合的教育服务。几年来,我们践行“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实施“幸福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持续提升创优质,特色办学铸品牌。“素质提升的学园、精神文化的家园、享受幸福的乐园”成为学校办学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8.
温婷 《中国德育》2008,(2):17-19
幸福是个体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所获得的一种体验。人获得幸福体验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幸福教育可视为在知识上科学“求真”、在品德上积极“扬善”,两者完美统一,最终达到“唯美”境界的教育。只有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幸福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辽宁教育》2014,(10):F0002-F0002
沈阳市铁西区雏鹰东校成立于2008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35个教学班,1443名学生,教职工76人。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为每一位教师的幸福人生服务,办有幸福味道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发扬“攻坚克难、团结进取、彰显特色、追求卓越”的精神,在“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等方面积极尝试和探索,现已形成“生本教育”和“科技教育”两大特色,拥有“快乐生本课堂、快乐科技教育、快乐社团活动、快乐校园节日”四大教育品牌,实现了“将学校建设成为校园艺术化、硬件标准化、教师专业化、教育品牌化、发展特色化,充满幸福味道的学校”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参考》2013,(16):I0003-I0003
山东省荣成市幸福街小学始建于1990年,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承“为师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教师实现专业的发展,学校提升教育的品质”为总目标,凸显六大重点:营建“精美雅致、温馨和谐”的幸福校园,彰显“赏识互助、润泽生命”的幸福文化,争做“身正学高、敬业乐教”的幸福教师。打造“教学相长、自主合作”的幸福课堂,实施“张扬个性、才艺双全”的幸福课程,培养“仁爱谦和、智慧阳光”的幸福学子,唱晌幸福教育的品牌之歌。  相似文献   

11.
1引言孟万金教授在接受《中国教育报》“办一所幸福的学校”专访中指出“幸福人生是幸福中国的基石.只有人人幸福,才能实现国家幸福.”“创建幸福中国,基础在幸福人生,关键靠教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幸福教育”亦已成为实现鄞州区“高位提升,惠及全民”的教育战略目标,成为促进鄞州未来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2.
邓优 《广西教育》2022,(7):54-56
本文结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学实践,分别论述引入典型生活实例、以“生活中的问题”驱动深度学习、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等让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走向生动且深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江洋  李学伟 《今日教育》2013,(10):21-23
面向21世纪,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需要怎样的基本素质,又需要怎样的培养模式?这是关于幸福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原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为幸福教育提供了最为权威的政策依据和理念支撑。因此,幸福教育培养模式,既要能保证“同质”的教育公平,也要能促进“异彩”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教、有待学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把幸福作为教育的内容,是一种较为肤浅、更加危险的理解,它有可能允许以不幸的方式进行“幸福”的教学工作,很容易使“幸福的内容”蜕变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根本性情感性质,使幸福与教育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则是更为深刻、可靠的理解。当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人”有关,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所以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给学生“教幸福”;反之,不能教学生幸福,教师实际上也不存在幸福地教。有一种说法:教育的过程是苦的,但果子是甜的。这如果不是骗人的,就是对幸福有误解。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目的与过程总是内在统一的。我们无法设想不幸的过程会突然推演出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幸福教育”是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促使大学生获得幸福体验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幸福教育”可以更有效地推进职业教育,并通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弘扬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但凡在教育领域谈到幸福,大部分是关于幸福与教育目的或教育过程的论述,且往往有意无意地、一相情愿地绕过教师去寻找幸福教育;但凡有谈到教师幸福的论述,或偏向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研究,或偏向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或偏向于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或偏向于教育过程中的教师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感受。虽然“幸福是伦理学的第一问题”^[1],但是关于教师幸福的一些探讨却并没有真正在伦理学意义上、从幸福的视角进行深刻反思和剖析,因而缺乏对教师幸福的实质性理解。  相似文献   

17.
“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幸福学习、快乐成长的诠释。它虽不是由福建省厦门市公园小学创生的,但却是该校认同并孜孜以求的。几年来,学校在持续践行“幸福教育”办学理念的过程中,促进了师生健康幸福地成长,也因此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一、设计顶层理念,让学校发展有方向学校希望师生在校内的生活是幸福的,在校外是会追求幸福的。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追求高品质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以“让幸福的阳光照亮每个童年梦想”为发展愿摂,发现教育本质,发展儿童本真。旺庄实小教育集团采承“诚智”校训,探索“幸福教育”课程育人体系建设。集团核心课程、志趣课程、实践课程三大课程互相承接、交叉融合、各有侧既落实国家基础教育目标,又满足儿童个性发展需要,促进儿竜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健康成长,培养文明有礼、好学上进、健康活泼、兴趣广泛的“诚智”少年。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用教育智慧实现人生的幸福.在当前创建幸福中国、幸福教育、幸福学校的时代背景下,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从实施“幸福教育”的核心,即“让学生接受到幸福的教育”和“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两个方面来探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开展智慧型幸福校园创建的新策略,构建幸福校园育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幸福就像其他知识、技能一样,也是需要教育的.幸福教育就是一种教导人们正确认识幸福、感受幸福、把握幸福的教育,它能防止人们在追求幸福时反而陷入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泥潭.“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实施大学生幸福教育的依托课程,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大学生的幸福教育必须有它坚持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这些原则包括“精神幸福优先”的原则、“创造幸福优先”的原则、“社会幸福优先”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幸福的相关理论阐述、中外幸福思想探源、幸福的实现途径.大学生幸福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个,即理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