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办了一份《成长报》,自创刊号一炮打响后,如今已走出三口之家,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一纸风行”了。创办报纸,缘于儿子。儿子黄君今年11岁,上小学四年级,去年6月的一天,我去参加家长会。儿子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学习成绩始终处在中下游水平,每次开家长会,我都要挨老师的点名“批评”。那次我一进会场,便也习惯性地将头低下来。谁料,老师在表扬好同学时,第一个就提出了黄君,说他这学期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学习刻苦,成绩突飞猛进,一跃进入了年级前10名。老师的话让我又惊又喜,散会回家后,儿子仍然习惯性地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来,而我则很想当…  相似文献   

2.
儿子黄君今年11岁,上小学四年级,儿子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学习成绩始终处在中下游水平,每次开家长会,我都要挨老师的点名“批评”。那次开家长会,我一进会场,便也习惯性地将头低下来。谁料,老师在表扬好同学时,第一个就提出了黄君,说他这学期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学习刻苦,成绩突飞猛进,一跃进入了年级前10名。老师的话让我又惊又喜。散会回家后,我很想当面好好表扬儿子一番,毕竟,儿子成绩的好坏可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啊。但我转念一想,又担心小孩子经不住夸奖而骄傲起来,倘若用物质来“刺激”,效果也不一定好。于是,一个新的想法诞生了——办报…  相似文献   

3.
我家办了一份《成长报》,自创刊号一炮打响后,如今它已走出三口之家,在社区这个大家庭里“一纸风行”了。 创办报纸,缘于儿子。儿子黄君今年11岁,上小学四年级。去年6月的一天,我去参加家长会。儿子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学习成绩始终处在中下游水平,每次开家长会,我都要挨老师的点名“批评”。  相似文献   

4.
幽默     
《教师博览》2010,(5):32-32
表扬 儿子:家长会上老师表扬我了吗? 爸爸:没有,听了半天也没有听到你的名字。 儿子:那老师念完表扬的同学的名字后说“等等”了吗?  相似文献   

5.
钱伟 《贵州教育》2012,(11):25-25
近一段时间,上四年级的儿子常常向我炫耀他被老师表扬的事,看他那神采飞扬的样子,比我给他买一个梦寐以求的“溜溜球”还高兴。我问儿子:“是什么事老师表扬了你?”他说一次是他帮助同学扫地,另一次是拾到5角钱交给了班主任老师。听后,我非常钦佩儿子的老师不失时机地表扬和赏识学生的做法。同时,也引起我在教育教学中对赞赏学生这一课题的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初到荷兰,儿子入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我自然不敢怠慢。家长会设在一个体育馆里,数十张桌子在百余尺的场地一字排开,每张课桌前都有一位老师正襟危坐,我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儿子在国内上小学的时候,就是班里有名的淘气大王,每次开家长会,儿子总是老师重点批评的对象。说他浮躁、耍小聪明、上课说话、下课疯跑、散漫、偏科……大大小小的缺点经老师在家长会上一说,我坐在下面脸总是红一阵白一阵的。这是儿子入学的第三个月,我真怕荷兰的老师给儿子挑出什么毛病来。在荷兰的私立学校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辅导老师。我按照学校通知上的说明,准…  相似文献   

7.
初到荷兰,儿子入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我自然不敢怠慢。 家长会设在一个体育馆里,数十张桌子在百余尺的场地一字排开,每张课桌前都有一位老师正襟危坐,我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儿子在国内上小学的时候,就是班里有名的淘气大王,每次开家长会,儿子总是老师重点批评的对象。说他浮躁、耍小聪明、上课谢学,下课疲跑、散漫、偏科……大大小小的缺点经老师在家长会上一说,我坐在下面脸总是红一阵白一阵的,这是儿子入学的第三个月,我真怕荷兰的老师给儿子挑出什么毛病来。  相似文献   

8.
幽你一默     
谁开家长会 爷爷退休了,报名上老年大学。正读小学的孙子好奇地问:“爷爷,您还读书啊?” 爷爷说:“我读书有什么不好?” 孙子说:“好是好,就是学校通知开家长会,您让谁去呀?” 滥用成语 刚上二年级的小明在爸爸出差的时候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我最亲密无间的爸爸:你好! 最近身体是否健壮如牛?工作是否蒸蒸日上?我现在正在奋不顾身地学习,前天,老师表扬了我的丰功伟绩,我听了以后沾沾自喜。您批评我滥用成语,我以后一定前功尽弃,卷土重来。 祝爸爸万古长存! 您独一无二的儿子:小明 …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三十位小朋友,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爱心     
我小孙女所在的美国学校十分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其重视程度太令人感动了。她念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学校通知开家长会,我也想跟儿子去见识见识。儿子跟学校电话联系后,老师答复说,欢迎我去学校参观,至于参加家长会,就要征得孙子的同意。我感到很怪,经儿子一番解释,我更感到新鲜。原来,美国学校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家长会不是像中国那样让家长集体听报告,表扬和批评甚至指责都当众公开进行,而是由老师分别和家长单独交谈,孩子表现得好坏优劣,只让家长(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本人知道。这样的家长会,一般一学期进行两次。学校…  相似文献   

11.
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儿子还在幼儿园。幼儿园阿姨告诉她:“您的孩子有时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清,一般小朋友能做好的事他都做不了……”她强抑着满腔的辛酸,告别了老师。回到家,面对儿子无邪的笑脸,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宝宝了,说宝宝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全班只有宝宝最特别了。”那天晚上,儿子兴奋得睡不着觉。母亲第二次参加家长会,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告诉她:“这次考试,你儿子语文全班倒数第五,数学倒数第一。也不爱和其他同学交朋友。”班主任的话击溃了她矜持的自尊。走出教室,她流泪了。儿子从母亲脸上预感到了山雨欲来,躲在书…  相似文献   

12.
“妈妈,妈妈,我今天太幸福了!”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晚上放学回家,人没进门,声音已经充满了整个屋子。“怎么了,儿子?”“今天数学老师上课时说我思维敏捷,语文老师说我回答问题积极,全班只有我一个人受到了两次表扬,真是太棒了!”  相似文献   

13.
儿子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不知为什么学习成绩总是处于中游状态。我焦虑过,痛心过,打过,骂过,严加管理过,最后,我灰心了,顺其自然吧。一次家长会上,听到在点我儿子的名字,是英语老师在表扬我的儿子。虽然同时被表扬的还有七八个学生,但我儿子是惟一的一个被老师加了注释的,说他学进步很大,是一个很潜力的孩子。我的精为之一振,我发现一家长正扭头看我。我怀感激地望着英语老。回到家,儿子给我了门并小心翼翼地:“老师有没有批评我?”每次开完家长会他会先问这句话。他自得到表扬的可能性不,所以总是以退为守,佛没挨批评就不错。有时还会幸灾…  相似文献   

14.
中等吃饭的时候,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显得得神采飞扬。我问:“是下午有什么集体活动,还是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儿子回答:“都不是,是因为今天下午有两节好课。”  相似文献   

15.
近日我读了一则题为《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的小故事,对我很有启发,相信也会给老师们启迪: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他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  相似文献   

16.
一位年轻女作者说:“我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一直都当班长,到了四年级却啥也没当上,就整天闹着让我找老师帮帮忙,给他一个官当。”结果这位母亲真的找了老师,她儿子也如愿当上了小队长。当时有人问:“如果你的儿子长大了,让你帮他当市长,你也有办法吗?”我虽然一直没说话,但听了这话却在心里由衷地赞了一句:“问得好!”因为有些问题是需要孩子们自己努力去解决的。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儿子表现最差,惟有对儿子,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母亲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小朋友的妈妈都非常羡慕我,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  相似文献   

18.
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我就被教数学的班主任老太太扣了一顶帽子——“事儿多”!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教学楼还没有盖起来,一排排全是平房,一年级就在最前面那一排。我们三班挨着二班。为了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我第一个扛起了扫把,走出教室,在院子里扫起来。老太太眼尖,一眼就看到我,一个箭步冲过来。我心里一阵狂喜:“哈哈,等着瞧,老师来表扬我啦!”老太太一把把我拉过去,说:“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卫生区’?你  相似文献   

19.
“爸爸,我们的数学老师真好!”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一边吃饭一边得意地对我说。“是吗?”儿子很少评价他们老师的。“有什么特别的吗?”我故作吃惊地问。“前排有三个同学坐一个位子,老师把讲桌挪了一半对刘文说‘坐这儿吧’,你看老师多好。”儿子十分敬佩地说。“以往的老师没这么做吗?”“当然没。”儿子摇摇头。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为儿子庆幸,能碰到这样的一位好老师。我能想象得出儿子的老师挪出一方桌子时的那份自然,那份真诚,甚至还有几分随意,可是正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让我想到了一个词:习惯。老师对学生的爱已成…  相似文献   

20.
一位母亲因为对家长会的“另类”表达成就了一个孩子。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还有你儿子不爱学习,这以后可怎么办啊。”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