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些古代汉语专著和高等学校《古代汉语》教材中,列“定语后置”一节,各自举出一些浯言现象,指出一些形式上的标志,皆未在语法理论上给予说明。各家所举出的例子可归纳为四种类型:A类,“定语置于中心语后用‘者’字煞尾”。我们把它概括为“者字词组作后置定语”。B类,“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表示定语后置”。我们把它概括为“形容词作后置定浯”。C类,“数(数量)词作后置定语”。D类,“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每遇词句多解。为了帮助学生比较确切地理解其意,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别异, 择善而从之。本文从课文中挑举数例试作辨析,分别说明之。一、分析语法功能。例如: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为之虏”,是“被他们俘虏”呢,还是“做他们的俘虏”呢?这可以从“之”的语法功能来辨别。“之”作代词,一般只充当宾语,很少充当定语,即使充当定语,也只作指示代词用,而极少作人称代词用。这里的“之”是人称代词,宜视“为之”作介宾结构,说作“被他们”;而不宜视“之  相似文献   

3.
非谓语动词作定语是中学英语语法的难点之一,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语法知识。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点掌握非谓语动词作定语的用法。一、与被修饰词的位置关系单一分词多作前置定语,分词短语则作后置定语;不定式作定语通常放在被修饰词之后。例如:  相似文献   

4.
定语从句是高中重要语法点和高考常考语法,2007年就有十几个省市的高考题考了这个语法点,大部分考的都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和“介词+定语从句”,这是定语从句中的难点。我们已经帮助大家把其中的经典考题总结出来了,并把正确的答案填到题目里。大家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句子读熟背烂,并能熟练进行中英文自由转换。  相似文献   

5.
学者们关于古代汉语中是否存在定语后置的问题一直存有较大争议。古代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相比,有许多不同,例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古代汉语中的“定语后置”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古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历程,更关系到我们能否正确认识汉语语法的发展史。基于此,本文就对古代汉语的“定语后置”问题做了一点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阅读英文时,经常碰到形容词作置定语的现象。总结这方面的规律对我们的阅读理解很有帮助。英语形容词作后置定语主要包括下面同个方面:习惯用法(如:the president elect),语法需要(如:something new),某些以前缀a-后缀-able,-ible构成的形容词以及形容词短语作定语等。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英语中定语从句(attributive clause)这个名称,传统的语法教科书上所给的定义大都是:定语从句在句中作定语,修饰句中的某一名诃或代词,被修饰的词叫先行词,定语从句必须放在先行词之后。定语从句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有的语法书索性称之为“形容词分句”,认为限制性分句是先行词不可缺少的定语,赋予先行词以确定的涵义,译成汉语时通常用“……的”结构;非限制性分句对先行词只起补充说明或解释作用,不施加限制作用,它可以改为并列分句,译成汉语时也常用并列形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实用英语语法的角度,讨论作定语的非限定动词的语用特征,分析非谓语动词作定语时与相关句子成分的各种语法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全面描写“些”“些儿”“一些(儿)”这三个词在《元曲选》宾白中的语法功能及语法意义,同时比较其异同。“些”具有构成词语和作句法成分的功能;当其充当定语,宾语时,表事物的不定量,作补语时,表动作的量或性状的比较程度,有时兼有表祈使语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中的定语常常起着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作用,位于被修饰词之前时称为“前置定语”,位于被修饰词之后时便称为“后置定语”。后置定语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副词作定语时。例: The people there are very friendly to us.耶里的人们对我们很友好。2.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something、anything、  相似文献   

11.
“这时候,我真忘掉了一切。”这是中师《现代汉语知识》语法部分练习五中的一个句子。教参以为句中的“真”是形容词,表语气。此说难以令人接受。形容词一般分为表性质的和表状态的两大类,它不表示什么“语气”。其实,“真”在这里是程度副词。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作定语,副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作状语。而像“真”这样一些口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则既能作定语又能作状语。它们作状语时是形容词还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汉语中“突然”和“忽然”是一对近义词。一般的语法书上都说“突然”既是形容词又是副词,可作定语、状语、谓语、补语等;“忽然”是副词,只能用作状语。这是它们在语法功能上的区别。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忽然”出现了新的用法,如香港有家娱乐杂志叫《忽然一周》,韩国影星金喜善主演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叫《忽然情人》。显然,“忽然”已逐渐有了作定语修饰名词的功能。而且它们作状语时一般可以互换.如:“他正要出去,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正要出去,忽然下起了大雨”。所以,要想分清它们,还得从意义着手。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语法札记(一)狄小雨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已为成说但又难以向学生全面、深入地解释的语法问题,困惑之余,潜心思索,略有所得,便随手记下来,在此不揣陋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一、关于“后置定语”问题“后置定语”问题在专家语法的范围内一直是颇...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古今汉语有其一脉相承之处。从语法角度看,古今汉语有很大的一致性,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中心语、宾语、定语,动诃经常作述语中心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述语中心语和状语。如下例: 赵太后 新用事。(《战国策·赵策》) 主语 谓语 述语 宾语 状语 中心语 名词“赵太后”作句子的主语,形容词“新”作句子的状语,动词“用”作句子的述语中心语,名词“事”作句子的宾语。 (左师)触詟‖〔愿〕见|太后。(《战国策·赵策》) 名词“左师”作句子的定语,名词“触詟”作句子的主语中心语,能愿动词“愿”作句子的状语,动词“见”作句子的述语中心语,名词“太后”作句子的宾语。 但是,古今汉语语法更有其不同之处,这也正是我们阅读古书的人所需要特别注意的。在上古汉语里,词类活用的现象比现代汉语更多一些,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现代汉语里诸如:“他比阿Q更阿Q。”句子里的后一  相似文献   

15.
在定语从句的学习中,我们常碰到一些句子在形式上酷似定语从句.但从语法结构上仔细分析却又不是定语从句。同学们要从根本上弄懂、学好定语从句这一重要语法,就必须弄清以下几种句型结构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英语定语从句,就其理论来说,结构简单易懂,就其语法关系来说,明瞭易辨;就其运用来说,是使用率很高的一种后置定语。但是,就其在句中的表义功能来说,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是语法教学和翻译上的一个重要而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就如何正确理解英语定语从句的真正含义和恰如其分地准确翻译英语定语从句作一探讨。从表义功能的角度来看,英语定语从句具有如下的表义功能:一、英语定语从句,兼有状语从句的职能,在意义上与主句有状语关系,说明主句依赖存在的原因或结果,表示“因果”的意义。例如:  相似文献   

17.
作定语是动词不定式的主要语法功能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动词不定式可以相当于定语从句,本文对不定式转换为定语从句作了一些简单的探讨和说明,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指称角度探讨了领属定语与属性定语的根本区别,由此佐证名词性定语分为领属、属性两大类型是合理的。我国语法学界引进的“谓词隐含”这一概念有助于认识上述本质区别。根据这一区别:(1)语法上的领属关系应该在“领有者———领有物”这种逻辑关系基础上作广义理解,“依附性关系”与“范围性关系”确应归入领属关系。(2)同一性定语和隐喻定语也是无指成分,应归入属性定语。(3)同位短语的同位关系同样是一种属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汉语和英语都有定语这种语法成分,而且定语的作用也大致相同,然而在两种语言中定语的表达习惯却有较大差异。文章试就英汉两种语言的定语构成以及定语语序相异之处,作一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20.
“其”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言虚词。综观诸家的《古代汉语》书,多认为“其”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如果作为代词,它只能作定语,而不能作主语。王力老先生说:“中古以后,偶然有人把'其'字用作主语,那是不合上古语法规律的。古学家仍旧遵用上古语法。”在今见的诸多古注释中,有不少地方对“其”的注解实际上也是颇不妥当的。本以较多的古代汉语例句为例,说明“其”在古代汉语,包括上古汉语里,是可以作主语或兼语的,而且,作为人称代词,它不仅可以称代第三人称,有时甚至还可以称代第一、二人称。这种语法现象,不仅在秦、汉以后大量存在,甚至在先秦时候也早已出现了。作为语法规律来总结,我们更应该注意语言的发展,不能过于拘泥,过于刻板,不能人云亦云,形而上学;而应该实事求是,遵重客观语境,尊重语法规律,并尊重逻辑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