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1月9日上海图书馆热烈祝贺名誉馆长顾廷龙先生九秩华诞暨从事图书馆事业60周年。会上,朱庆祚馆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图书馆事业家、古籍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上海市第三、第四、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五、第六届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图书馆名誉馆长顾廷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21时零5分,在北京人民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5岁。顾廷龙同志1904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苏苏州。1931年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32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国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即投身于图书馆事业,先后担任燕京大学图书馆采访部主任、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总干事、董事。解放后,历任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名誉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安徽出版集团旗下的安徽教育出版社投入数百万元之巨,由上海图书馆原馆长、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中国史学会原会长、著名清史专家戴逸主编,联合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二日是上海图书馆建馆三十周年。二十一日上午该馆举行了纪念会,上海市的党政有关领导同志、图书馆界、学术界、以及读者代表等二百五十多人参加。上海图书馆副馆长王言夫同志主持了会议。会上,顾廷龙馆长汇报了三十年来上海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和工作成就,他指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的上海图书馆。他表示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搞好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建设两个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曾在一次旧书收藏座谈会上,听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谈到郑振铎,说郑老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其珍爱.常常是一张遗落在角落里的小纸片也不轻易放过,总要捡起来看看有无适用之处.这细微的举动,让我怦然心动.同样,原上海图书馆老馆长顾廷龙先生,也是事必躬亲,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6.
《档案》2004,(5)
2004年第 3 期《档案与史学》刊登的韦泱《故纸 堆里觅趣》,讲了许多收藏故事。他说,郑振铎对中 国传统文化极其珍爱,常常是一张遗落在角落里的小 纸片也不轻易放过,总要捡起来看看有无适用之处。 同样,原上海图书馆老馆长顾廷龙先生,也是事必躬 亲,身体力行。早年在燕大,  相似文献   

7.
爱岗敬业 服务至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2年进上海图书馆到现在已经整整20年了。我很幸运地向开馆元老李芳馥先生和1958年四馆合并后担任馆长的顾廷龙先生拜过师,与1995年馆所合并后担任领导的王鹤鸣书记和马远良馆长共过事,也很幸运地参与了新馆建设和馆所合并的整个过程。其实我从1980年攻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研究生课程起,就开始与上图有缘分了,那时候顾老和李老都是图书馆学系的兼职教授,我们经常到上图来听课或实习。我的第一专业是日语,在大学里曾是个业务尖子,留校后除了教书,还经常参加与  相似文献   

8.
萧斌如 《图书馆杂志》1996,15(5):46-48,25
上海图书馆入藏的近现代文献资料在全国名列前茅,50年代建馆时,曾获社会知名人士如柳亚子、黄炎培、任白涛等捐赠的图书、手稿等资料。60年代初巴金又将其创作手稿捐赠上图。其后又陆续征集了郁达夫、巴人(王任叔)、应修人等人的手稿、书信、日记、照片。为建立“中国文化名人手稿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老舍先生<<骆驼祥子>手稿本>(以下简称<手稿本>)终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手捧老舍先生的女儿舒济同志寄赠我的<手稿本>,我的惊喜和激动真是难以形容,因为我是这部珍贵手稿在"文革"劫难中得以脱险的目击者和见证者.事隔三十余年,回望这部险遭毁灭、命运多舛的手稿,不禁使我想起了拯救它的大功臣--原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先生.  相似文献   

10.
陈潮 《图书馆杂志》2002,21(8):75-79
1994年冬到1995年春夏,出于对近代中国图书文物流失状况的强烈关注,也为了应美国纽约中国近代史口述史学会的要求,笔者在京沪两地对上海图书馆名誉馆长顾廷龙和李芳馥两位耄耋老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录音回忆访谈。同样在京沪两地,又对曾在商务印书馆任职多年、后任东方经济图书馆副馆长的林斯德先生、以及东方经济图书馆创办人、建国后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的邓葆光先生进行了类似的录音采访。全部访谈录音磁带,现存于美国纽约中国近代史口述史学会。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献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1997年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图书馆新馆成功地举办了“历史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并同时宣布成立上图历史文献研究所。著名学者顾廷龙、王元化先生应聘担任研究所的名誉所长,王鹤鸣、王世伟分任正副所长。会议期间,上海图书馆与华东师范大学签定了科研合作意向书,首次尝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文化部主办、上海市文广局和上海图书馆共同承办的“部分省、市城市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座谈会”于3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图书馆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社会文化图书馆司负责人,18个省、市文化厅(局)分管领导、馆长,上海图书馆以及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各分馆馆长等百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初,在研究清末南洋公学译书院的过程中,“张元济”——菊老的大名第一次印人了我的脑海。1984年春夏之交,顾廷龙、方行、朱维铮、姜义华诸先生在上海图书馆的一次学术聚会结束后,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我被告知,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简讯     
3月16日市文化局群图美处和上海图书馆业务处联合在上海图书馆召开区县图书馆馆长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市文化局2000年公共图书馆工作计划及由上图业务处负责区县馆业务辅导工作事宜。会议商讨人员培训、新书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工作。3月29日上海图书馆业务处召开部分区县图书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建设》2012,(1):94-96
上海图书馆信使:各位网友,大家早上好!今天是上海图书馆新馆开放15周年的日子。我们非常有幸请到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百忙之中和各位读者在线交流。这次公共图书馆界的首场微访谈意义重大,无论是图书馆馆长走出建筑到网络聆听读者呼声,还是图书馆从传统借借还还到网络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都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委员、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郝建秀于11月12日视察了上海图书馆,听取了朱庆祚馆长的工作汇报。郝建秀同志对上海图书馆馆舍狭小、空间拥  相似文献   

17.
去年上海图书馆新入藏了一批郁达夫的亲笔书信,这是华东师大古籍整理研究室林艾园同志捐赠给该馆的。郁达夫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的手札的发现和入藏于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图书馆》2008,(1):57-57
2008年1月7—8日,"第3次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联席会议"在上海图书馆召开。中国国家图书馆詹福瑞馆长和上海图书馆吴建中馆长签订了《中国近代文献联合目录》合作意向书。会议还举行了以《数字图书馆应用规范与开放合作》为主题的报告会,有近80位代表出席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19.
检校名山七五年,琳琅万卷覩新篇。中华文史留宏业,古籍垂辉岁月研。这是上海图书馆名誉馆长、著名版本学专家顾廷龙先生为中华书局创立75周年的题辞。言其75年来检校古籍,宏图伟业,足以功垂青史。学者的赞赏自是溢于言表,但就中华书局所从事的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整理古代珍贵文献这一事来说,也并非言过其实。中华书局的历史和现状怎样?他们在如何工作?怀着浓厚的兴趣;我专程走访了“中华”。总编辑李侃同志、编辑家周振甫同志和总编室副主任黄克同志分别接待了我。所见所闻,在我面前展现了古籍整理出版领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宝刀不老,老社新花,  相似文献   

20.
致歉信     
我发表在《图书馆杂志》1995年第6期《顾廷龙馆长在抗日战争中》的拙文,由于我粗心大意将郭绍虞误写为郭若愚。郭绍虞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