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國營貿易的本質决定了每一個貿易企業的發展,必須依據於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法則和国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的法則,並服務於反映這些法則的統一的国民經濟計劃。在国民經濟統一計劃的基礎上,保证有效的领導以便勝利地完成計劃任務的方法是经济核算制。經濟核算制要求企業有計劃地經營,並在為完成或超额完成計划任務中發揮每一個企業的主動性、創造性,去寻找一切可能的物资來源和资金積累、發挥每一分货幣的最高效能。因此经济核算制是保证不断扩大商品流转,减低流通費用强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2.
我完全同意中華人民共和果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和李富春副總理關於这個五年計劃的報告,我也完全同意李先念副總理“關於一九五四年國家决算和一九五五年國家預算的報告”、彭德懷副總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草案的報告”和鄧子恢副總理“關於根治黄河水害和開發黄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的報告”,我建議大会通过五年計劃,批准國家預决算,並通过幾個報告。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实現國家过渡時期總任務的帶有决定意義的綱領。我們教育工作者应該積極擁護,並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工作,克服各种困难,保証五年計劃中的教育建設計劃的实現。我現在想就普通教育中存在的幾個問題講幾句話。五年計劃規定了普通教育發展的指標,这個指標是根據國家整個經濟建設的需要和当前國家人力物力財力的條件規定出來的,是切合实際的。但是有一些人常常提出这樣一個問题:政府為甚麼不多拿一些錢,多開办一些中学和小学,讓更多的孩子升学或上学呢? 我們說,政府对人民教育事業的發展是十分關心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共产黨中央委員會和毛主席直接领導下编製完成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割已经在第一屆全国人民代麦大會第二次會議上通過。這是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勝利以後进入革命第二阶段,即社會主义革命時期的偉大的具體的行動綱领。它是我們建设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国家的奠基的計划,为我国在地渡時期質现總任務打下了坚固的基礎。李富春同志在報告中说:‘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概括地说來,就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国设計的一百五十六個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額以上的六百九十四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农业生產合作社,並發嶇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於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资本主義工商業分別地納入各種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軌道,建立對於私营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這就充分说明了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是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义改造的奠基的大事業,是實现国家過渡時期總任務的一個重大的步驟,是在我國實現社會主義帶有决定意義的一個偉大的網领。 為了完满地达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務,国家在五年計划中為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建設投资總數為七百六十六億四千萬元,折合黄金七万萬兩以上。国家用這樣巨额的资金投入經濟建設,這不僅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偉大的創舉,而且它的性質和意義是為了社會主义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为了在我国实現人類最理想、最幸福、無剥削、無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而進行的巨大的投资。這就再明確不過地說明了:只有在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领導下,只有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之後,才能開始這樣的偉大的建設事業。正如李富春同志在報告中说:‘只有在工人階级領導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政府,才可能來這樣做。’  相似文献   

4.
從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時起,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時止,這是一個過渡時期。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的口號’中,明確地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即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私营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口號中也指出了從一九五三年開始的我國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的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材,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有步驟地促進農業、手工業的合作化,繼續進行對私營工商業的改造,正確地發揮個體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作用;保證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份的比重穩步增長,保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這是一個偉大的光榮的歷史任務。它像一座燈塔,照耀着我國人民前進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一) 根據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於生產力性質的經濟法則,黨在過渡時期對我國農業提出來的基本任務是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把個體分散的小農經濟改變為社會主義經濟。在我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必須以列寧的合作社計劃為指針。正如斯大林所教導的,列寧的合作社計劃‘對一切具有人數相當衆多的中小生產  相似文献   

6.
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國開始了經濟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着手逐步实現國家的社会主義工業化和对農業、手工業和资本主義工商業的社会主義改造。对農業的社会主義改造,主要是通过生産合作化的道路。当前農村的基本任務,就是開展以互助合作為中心的農業增產運動,逐步進行对農業的社会主義改造。在实現農業生產合作化、發展農業生產的过程中,農民对於文化的需要日益增長,特別处鄉村幹部、積極分子和合作社社員更迫切要求提高文化水平。將來在实現合作化之後進一步实行農業生產机械化,用机器耕作,那時農民会感觉更加需要文化科学知識。实行農業生產合作化,發展農業生産,究竟在哪些方面感觉需要文化呢? 近年來的農村生活实践,已經从这幾個方面說明合作化和發展生產对文化的需要:(一)加強集体生產的管理能力。办合作社、互助組都需要評工、記賬、訂生產計劇、登記農具,做这些工作,就要会讀、寫、算。(二)促進農業技術改進。要改進耕作技術、改良  相似文献   

7.
列寧和斯大林是国民經濟計劃理論的奠基者。列寧和斯大林關於建設共產主義社会、关於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和社會主義社會经济法則的諸著作,是国民經濟計劃原理的科学基礎。列寧和斯大林关於計劃化意義、計劃化前提、計劃化組織、計劃化性質、計劃化原則以及关於發展速度、比例關係和國民經濟平衡表的各種學說,是國民经济計劃全部理論的基本內容。  相似文献   

8.
在人民革命勝利以後,我們黨和全國人民的基本任務就是要使我国由落後的、貧困的農業國家變成富强的社會主義的工業国家,即實现社會主義工業化。我国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本環節是發展國家的重工業。只有重工業,才可以建立國家工業化與國防现代化的基礎;只有重工業,才可以在最新的技術基礎上進行對全部國民經濟的改造。如列寧所說的,我們才能逐漸從窮苦莊稼漢的瘦馬跨上巨大机器工業的鋼馬。 對外貿易必須服從我國過渡時期總路线的要求。在實現我国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鬥爭中,對外貿易起着巨大的作用。如所週知,對外貿易是资金積累的來源,對外貿易可以為國家工業化提供大量资金。 對外貿易在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進程中,還有一種特殊的重大的作用。這就是通過国際貿易,按照我國经济建設計划的要求,以我國的土特產品交換發展工業的生產資料——機器裝備,從而加速我國工業化的實现。机器裝備進口是我国工業化時期對外貿易的主要任務。工業化要求進口貿易向着最大限度地增加机器裝備的比重的方向發展。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經驗證明:‘在發展底现階段實行工業化,有賴於盡量輸入机器裝備,而擴大輸入的可能性則取决於發展出口貿易与使国内可產商品不再入口的情形。’列寧和斯大林非常注意机器裝備的進口問題。早在一九二○年,列寧在论及蘇俄爭取自资本主義国家進口机器裝備問題時指出:‘……要儘快獲得購買必需机器的可能。我們這一點作得愈快,我們就愈早有經濟上不依賴資本主義  相似文献   

9.
改善與加强國營商業部門的計劃工作,是勝利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國營商業任務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保證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實現的重要手段。 國營商業是社會主義的商業,是我國商業中的領導力量,因此,它在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的國內商業任務中担負着極為巨大的責任。隨着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順利實現,社會主義建設的迅速發展,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日益擴大和深入,國營商業在商品流通領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其任務也越來越繁重了。這不但表現在國營商業經營商品的種類日益繁多,數量日益增加,為國家積累資金的任務逐年增長上,而且還表現在國營商業的每一項工作,都體現着  相似文献   

10.
所謂工業發展速度,就是用不變價格計算的計劃期工業總產值與報告期工業總產值相比較而得的百分数,它標誌着工業發展的快慢。工業發展速度的問題,是加速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一個中心問題。在蘇聯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期,列寧和斯大林認為是有關蘇維埃國家生死存亡的問題。列寧說:‘戰爭是鐵面無情的,它用毫不容情的嚴厲方式提出問題:或是滅亡,或是在經濟方面也赶上並超過先進國家。’(‘列寧文選’,兩卷集,第二卷,第一三四頁。)斯大林亦指出:‘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後了五十年以  相似文献   

11.
一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我國開始了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国家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現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我國建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经济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分配法則的科学。我國現正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因此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上,必須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一九三六年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開於講授政治經濟学的幾個問題的决議中,即會强調指出政治經濟學是歷史的科學,應當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去研究。當前在政治經濟学的教學中,如果不從理論上阐明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不從理論上阐明黨的總路綫是我國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法則的反映,不引導同学為貫徹總路綫而奮鬥,那就不能把政治經濟學運用來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就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教学中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從政治經濟学這門科學來說,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問題。我國正在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必須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特别是列寧、斯大林关於從资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來分析我國過渡時期中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十月革命後蘇聯由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循的方向及其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從资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理論,對我們也是適用的。但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的特殊歷史條件,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走的具體道路和步驟,將不會和蘇聯完全一样。所以,祇有正確地認識了中華人民共和国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况及其規律性,才能勇氣百倍地去為實現黨在  相似文献   

12.
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不但推翻了剝削階級政權,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了革新。「十月革命得認作只是經濟方面和社會政治方面的革命。它同時是智力方面的革命,工人階級思想方面的革命。」(斯大林全集,第十卷,第二四八頁) 布爾什維克黨——社會主義革命的組織者和鼓舞者——經常以共產主義世界觀的精神來對蘇維埃人民進行教育工作。 蘇維埃人民的世界觀的基礎,是共產黨綱領和嚴整的哲學體系——辯證唯物主義。 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結束以後,恢復和發展蘇聯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業已實行。這個計畫是以完成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和逐漸過渡到共產主義的任務為出  相似文献   

13.
我們的國家已經勝利地完成了經濟恢復的工作,從今年開始就要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從恢復進到大規模的建設,這是一個偉大的轉變。為了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並且在和經濟建設同時,我們的國家也將要從今年開始在廣闊的規模上進行有計劃的敎育建設,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養建設人材。國家的敎育建設事業是整個國家建設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它與國家的經濟建設事業是密切配合的,如果教育建設的任務不能準確地完成,必然對經濟建設發生嚴重的影響。在敎育建設事業當中,我們敎育工作者們、各級學校的敎師們佔着一個特別重要的地位,因為我們正是這個建設任務的直接担當者,正是國家敎育政策的具體實行者。因此,國家將要繼續進行系統的工作來提高我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盡力發展一支强大的人民敎育工作者的隊伍,使之成為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之下的一支强大的國家建設的方面軍。毫無疑問,我們的國家是一定要這樣做的。但是,這還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問題還有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廣大敎育工作者們自覺的積極精神方面。建設事業越是規模廣闊和發展迅速,就越是要求我們自覺地對國家担當起重大的責任,要求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發揮潛  相似文献   

14.
(五) 短期的國民經濟綜合計劃在工業化初期,全部國民經濟的短期計劃工作是在編製控制數字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一個控制數字是在恢復期末制訂的,這就是一九二五—二六年的控制數字,這個控制數字存在相當嚴重的缺點,因此未被政府批准。第二個控制數字是一九二六—二七年發展國民經濟的控制數字,它發生作用的年限包括工業化時期第一年的一部分和工業化時期的第二年,但這個控制數字仍然存在着第一  相似文献   

15.
教育动态     
中国人学大创創辦函授教育 為大量培养提高国家財經、企業在職幹部的政治思想與業務理論水平以迎接祖国大規模經濟建設,人民大學根据蘇聯教育經驗,决定先在京、津、太原三大城市创辦函授教育。目前暫设統計、工业會計、經濟計劃、财政、銀行、合作社、工廠管理、國內貿易、對外貿易等九個專修班計十七個專業班(太原只設工業管理、統計兩個專修班八個專業班)。現已錄取學員二千三百三十二名,定於二月七日正始开课。該校在校長領導下設有函授部,並在京、津、太原分別設立函授輔導站。修業期限规定為一年半,分三個學期,每學期二十週,每週學習時間規定三小時。教育計劃確定政治課(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政治經濟學、中國革命史)佔百分之三十九,業務課佔百分之六十一。每學期課程原则上不超過四門。函授教材由該校指定或編寫,學習方法按照進度以自學為主。學校印發教學提綱、學習方法指示及習題,函授輔導站在一定時期組織輔導與講授(佔全部時間百分之十至二十),測驗及考試,檢查學員完成學習計劃的情况。函授專修班所招收的對象是思想進步身體健康,具備自修能力,參加革命工作三年以上之在職幹部,具有二年以上的業務經驗者。  相似文献   

16.
一商品運输合理化的意義和途径 發掘運輸潛在力量,進一步適應國民經濟建設事業對運輸日益增長的需求,這是目前擺在運輸部門和國民經濟各部門面前的重要任務之一。合理地有计劃地組織商品(或產品)運輸,是勝利實现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重要保證。  相似文献   

17.
蘇聯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對於勞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對於以共產主義精神教育正在成長中的年青一代,一向都是經常關心的,黨的第十九次代表大會給人民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指出了廣闊的前途。在一九五一-一九五五年發展蘇聯的第五個五年計劃的指令中規定著:「到五年計劃結束時,在各加盟共和國的首都、共和國直轄市以及省、特區的最大工業中心,把七年制普及義務教育完全過渡到中學普及義務教育(十年制教育),同時,為下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在其他城市和鄉村全面實行普及中等義務教育(十年制教育)準備條件。」根據史達林同志的提議,新的五年計劃在人民敎育方面又提出了一項巨大的具有重大意義的任務:著手在中學裏實行綜合技術教育,並為過渡到普及綜  相似文献   

18.
各位代表: 我們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聽了劉少奇同志關於憲法草案的報告並進行了三天的討論以後,已經光榮地完成了一件歷史性的工作,通過了我們國家的根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接著,又通過了幾個重要的法律。現在,我代表中央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我國偉大的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從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下面,最後也從資本主義的束縛和小生產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國的生產力,使我國國民經濟能够沿着社會主義的道路而得到有計劃的迅速的發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並且鞏固我們國家的獨立和安全。我國的經濟原來是很落後的绻覀儾唤ㄔO起强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後和貧困,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  相似文献   

19.
当前農村工作的基本任務是開展以互助合作為中心的農業增產運動,逐步進行对農業的社会主義改造。為了实現这個任務,不僅需要不斷地提高農民的社会主義觉悟,还需要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五年来,人民政府对農民業餘文化教育事業雖然作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農村的文化依然处在很落後的狀態,文盲依然佔農村人口的絕大多數,若不逐步加以改進,將成為今後開展互助合作運動、發展農業生產的一個障礙。从一九五三年冬季在農村進行國家在过渡時期的總任務的宣傳教育以来,農民的社会主義觉悟已在不斷地提高,農業生產互助合作運動已有很大發展,農民对文化的需要也逐漸增長和日益迫切。事实証明,要办好農業生產合作社,要不  相似文献   

20.
根據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中等專業教育的任務在於有計劃地培養中等專業幹部,以保證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自本院一九五二年頒佈了整頓和發展中等技術教育的指示以來,中等專業教育在調整、整頓和改革工作中已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各類中等專業學校(不包括中等師範學校,下同)逐步轉歸有關業務部門領導,開始按照國民經濟各部門的需要及專業化的原則來培養幹部,多數學校設置了專業,並開始按照新的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按照新的方法組織教學工作,從而確立了新的中等專業教育制度的基礎。但目前中等專業教育的狀況與國家建設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工作中尚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有些問題且很嚴重。主要表現在:培養幹部工作的計劃性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