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通过实例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介绍了美国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运用状况,分析了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不足,并就建立和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加快国有股坚持步伐,促使股权分散化;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责与权限,不断扩大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明确独立董事的任免条件和薪酬激励方式;搞好对独立董事的监督,防治独立董事与内部人勾结。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单轨制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自2001年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不同,存在适应性问题。文章就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只有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理顺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关系,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遴选程序,健全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才能解决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益探索,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积极作用,但由于在独立董事的选任、职权等方面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所以我国目前现行独立董事的实际作用还很有限。本文试从我国现行独立董事的选任规则存在的问题入手,建议从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选任程序和比例三方面完善此制度。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是为了解决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因监事会职能弱化而导致的监督者缺位问题,但从现实发展情况来看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独立董事之所以甘当花瓶,除了制度层面的因素外,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从解决独立董事的“不作为”现状入手,分析了把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方式的可行性,进而提出了以现金、股票和期权相结合的薪酬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与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也逐渐浮出水面。文章从我国独立董事所面临的风险着手,指出我国开办独立董事责任保险的必要性。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迥异于西方,所以独立董事责任保险的开办亦存在诸多瓶颈。如何设计该险种是这一险种成功推出并获得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对此文章提出了几点大胆构想。  相似文献   

6.
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进行理性与深入的思考,我们认为:我国并不具备建立独立董事的制度基础;反思我国现行公司监事会失灵的原因并予以革新,才能建立适用于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 ,英美法系国家公司制度中独立董事的功能 ,实际上相当于大陆法系国家公司中的监事会制度。但是 ,我国公司里的监事会作为专门的监督机构并未产生良好的制约效果 ,而是形同虚设。因此 ,如果我们能够将独立董事制度引入到我国的上市公司 ,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独立董事制度加以改造 ,这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独立董事制度之所以能够起到监事会不能起到的作用 ,是由于独立董事具有一系列不同于监事会的特点。首先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的性质不同。独立董事制度属于董事会的内部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分析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渊源、独立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的含义,在介绍英美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定位的激烈争议中,从法律视角阐述在我国公司治理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功能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公司制中,独立董事制度完善,董事合对公司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独立董事要适合中国国情就必须把主要职能定位于企业决策,弱化公司内部控制,实施法德兼治方略。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制度必须与其所处经济中的其他制度相互补。根植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在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基础。因此,其它国家(地区)在移植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时,必须要注意独立董事制度与本国现有制度的互补性。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尚缺乏与独立董事制度互补的制度,这是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生移植效应的重要原因。从此可以看出,由于公司治理的制度互补性特征,完全的公司治理趋同是不可能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