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虽然受藏文化涵化影响至深,但他们仍然保留有强烈的蒙古族认同心理,同时受人口规模影响,通婚仍以本民族内部为主。因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与文化涵化过程,河南县蒙古族的婚俗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既不同于卫拉特蒙古也不同于青海的藏族。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地区园地域宽广及其历史原因,东西部地区在日常生活中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有明显的区别,导致不同地区的蒙古族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不同的媒介语进行教学.为了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高中英语课堂媒介语使用情况,笔者以内蒙古自治区省会城市呼和浩特市、盟市级锡林浩特市、旗县级兴安盟科右中旗等地域、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三所高中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和研究.本研究目的是观察以蒙古语为母语,汉语为第二语言,英语为第三语言的学生英语课堂媒介语使用现状,探讨蒙古族高中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以期发挥媒介语在蒙古族高中英语课堂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语言的移民国家,其中小学在课程设置、高考计分法、师资培训、教学方法、民族心理对教育的影响等方面的双语教育成功经验值得我国蒙古族三语教育工作者借鉴。同时,它还对我国蒙古族中小学三语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以下启示:完善三语教育的理论基础,做到三语教育基金专款专用;完善现有浸入式三语教育,英语课程用蒙语授课;完善三语教育及高考政策;建立民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交融的大教育观;建设多元文化交融的校园。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幼儿教育的本土化以及幼儿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为例,对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歌教育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少数民族音乐价值观的失落;课程设置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脱离;蒙古族民族音乐师资及相关教材、音像资料缺乏等。对此,蒙古族地区幼儿园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提高对蒙古族民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民族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白玉香 《家教世界》2013,(9X):15-15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勤劳勇敢、贡献卓著的民族。蒙古族有着众多的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将蒙古族文化融入当中,能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传统文化,将蒙古族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在蒙古族文化史上,从明清之际到近代,一些蒙古族和藏族的学者写出了不少以蒙古汗统为主要内容的蒙古族历史著作。其中,人们较熟悉的蒙古族学者所写的有《本义必用经》、《黄金史纲》、罗《黄金史》、《大黄册》、《蒙古源流》、《阿萨拉克齐  相似文献   

7.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地理环境的制约,藏传佛教的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河南县蒙古族在语言、服饰、饮食、习俗等方面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与当地藏族基本相似。本文对影响河南蒙古族文化变迁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草原的核心区,保存了典型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其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族传统文化也在走向商业化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削弱,主要包括蒙古族文化的物质基础草原面临危机,蒙古族的传统生活方式面临挑战,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不断弱化,蒙古族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等。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措施主要是:在公法领域加快蒙古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加强包括财政帮助在内的文化行政执法、建立游牧生产方式保护区、继续加强对草原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幼儿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蒙古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蒙古族幼儿教育作为蒙古族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实现幼儿的健康健全发展,其独有的民族性更要求幼儿教育必须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蒙古族幼儿教育要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尊重学习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实现和谐共生。并将这种教育理念贯穿于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中和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论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舞蹈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蒙古族文化也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独特的个性特点。本文从草原文化与蒙古族舞蹈、宗教与蒙古舞蹈、蒙古族舞蹈的地区差异三个方面分析了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之间的关系,总结了蒙古族舞蹈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1.
祭火文化是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从产生、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论述,特别分析了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的历史缘由、祭火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文字看其他民族文化对蒙古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在周围民族化的影响下,自十二三世纪以来创制或使用过多种字,记载了自己的灿烂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化遗产。契丹、汉、突厥(回鹘)、梵、藏、女真(满族)、阿拉伯、波斯、高丽(朝鲜)、日本等诸民族及欧洲对蒙古语言化都产生过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蒙语授课信息技术教育具有民族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地方教育条件等方面的特殊性.本文根据笔者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基础,结合笔者在内蒙古蒙语授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强调应结合当地特点,在"做"中"学".  相似文献   

14.
游牧化是蒙古民族的传统化,完善于13世纪初。随着生存环境和生业方式的变化,蒙古民族这一本土化在与他族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迁。蒙元时期蒙古化进入了鼎盛时期,多元化的共生和蒙汉化的适应是其变化的主题;明清时期。蒙藏化的融合和满蒙化的综合,使蒙古化进入了低落和转型期;清末,外力的冲击和内力的涌动,揭开了蒙古化现代化的序幕,从而奠定了蒙古民族现代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终元一代,元朝蒙古上层对藏传佛教崇信有加,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讲,元朝蒙古上层一方面利用藏传佛教来达到怀柔吐蕃和统治本国民众之目的,另一方面,蒙古统治者自身对终极关怀的极其重视。从客观上讲,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如西藏佛教领袖、西夏佛教、蒙藏文化的相似以及生物基因等方面的影响。不论从主客观,还是从内外因讲,元朝蒙古上层崇信藏传佛教都是多方面的、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16.
蒙古佛教诵经分为藏语、蒙古语两类,蒙古语诵经仪式经历了初创期和完善期,两个阶段以内蒙古梅日更寺第三世活佛罗桑丹毕坚赞为划分点,分别称为“老诵经法”、“新诵经法”。新诵经法经过他创新后达到了完善,在译文格律、经文与韵调的结合、诵经程式方面均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现存梅日更寺蒙古语诵经对蒙古佛教诵经仪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元代蒙古人接受藏传佛教伊始,翻译佛经即成为最重要的内容。16世纪后期,藏传佛教再度传入蒙古地区。俺达汗和林丹汗时期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印度、西藏佛教经典的蒙译,丰富了蒙古人的精神生活,极大地推动了蒙古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佛教文化构成了全部蒙古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同时,译经活动也为佛学的深入研究、保留印藏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在政府边疆教育的大力推行下,甘青地区蒙藏民族的现代教育得以展开。在现代教育的影响下,甘青地区蒙藏民族的民族意识、思想观念、语言文字等都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也正是这些变化推动蒙藏人民迈出了向现代社会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