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说,少儿节目主持人要轻松活泼,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沉稳庄重;服务节目主持人要热情、有同情心;文艺节目主持人要多才多艺,风趣幽默。这是从节目类型入手对节目主持人提出的要求,是“节目定位”观念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2.
1999年1月 1日,辽宁电视台青少部《少儿大世界》栏目中,推出了一个试验性子栏目《小记者》,它的定位是:小学生信息交流的窗口。宗旨是:以电视台为主导,以小学为依托,以小学生为主体,致力于促进节目收视率的稳步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对小学生参与少儿节目创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又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肯请斧正。 必要性 把握时代气息,从媒体和教育两大系统中,都可以认识到小学生参与少儿节目创作的必要性。 一、信息时代的要求 小学生欣赏由专业人员创作的少儿节目,…  相似文献   

3.
关玲 《记者摇篮》2004,(9):22-23
目前少儿电视节目存在不少弊端,一是少儿节目“成人化”中国少儿电视的实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少儿节目成人化”成为我国少儿节目的通病之一。许多少儿节目的编导,对儿童所需、所想并不真正了解,只是片面地从成人的角度出发来设计、编导节目;主持人则故意装成小孩儿样儿,说小孩儿话,以为这样便能吸引孩子。致使少儿节目言语夸张、动作做作,严重脱离少年儿童的实际。二是节目内  相似文献   

4.
曹佳 《新闻世界》2014,(9):77-78
当代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很多方面有欠缺的地方,细究其出现原因,不难发现,大多是随波逐流,缺乏自身个性,且与节目内容结合不到位。根源在于,对自身和节目的定位不准确,从而影响节目和自我的综合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少儿节目主持人定位的概念,其次分析了少儿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叙述了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从而进行少儿节目主持人定位,以保证少儿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效果更好的呈现。  相似文献   

5.
黄斌 《声屏世界》2005,(12):66-66
继2004年央视少儿频道在全国200多个省辖市落地.全国各地各级电台、电视台也都开办了少儿栏目、节目.为广大来成年人创造了一个健康有益的广播影视环境。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为孩子说话,说孩于话.让孩子说话”的少儿频道(节目),在行动上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大人(特别是节目制片人)认定的少儿节日普遍得不到孩子的认同。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少儿节目“成人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6.
杨赛 《新闻世界》2013,(9):87-88
纵观广受中外少年儿童所喜爱的优秀少儿节目案例,一档优秀的少儿节目必然有一个形象生动饱满,风格活泼鲜明的节目主持人。本文对我国与欧美主要国家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个人特色与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中外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与主持风格进行对比研究,归纳优秀少儿节目主持人的成功经验,以为我国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提出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倩 《新闻窗》2012,(3):30-31
从1958年我国第一个少儿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的《小小俱乐部》,到今天全国各地少儿频道的异军突起、飞速发展,少儿节目已经一跃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内的热门领域。少儿节目一般以直观为主,通过寓教于欢乐之间,寓美于声画之内的方法,给孩子以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使其从中获得教益。这也对少儿类节目的采访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少儿频道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与少儿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传播、教育的重任。本文将从儿童心理及收视欣赏习惯出发探讨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意识和角色定位,讨论如何成为一位真正和孩子平等交流、受孩子喜欢的优秀少儿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9.
李艳芬 《中国广播》2006,(10):30-32
少儿频率是以受众对象划分的专业化广播频率。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地级以上电台电视台开办少儿节目246个,全国省级以上电台电视台已经开办少儿节目90个。从数据上看,少儿频率似乎一派繁荣景象,但实际上少儿频率的发展却面临广告经营与频率定位之间的矛盾。为了拓宽受众面,扩大广告经营范围,少儿频率的经营者们有意无意的模糊频率定位,尽量把少儿频率办成带有综合性质的频率,至少也是复合型频率,比如湖北少儿广播为妇女儿童频率;黑龙江为少儿生活频率,很多少儿频率对外呼为“阳光频率”或者“朝阳频率”,让受众联想才能与少儿挂起钩。比起交通广播、音乐广播来讲,频率称谓要模糊的多。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专门向少年儿童提供电视节目的平台,电视少儿频。道的受众群是受到一定限制。国内大多数少儿频道把自己的受众群定位在3——18岁。而这部分的孩子又可以分成几个阶段:6岁以下的是学龄前儿童:6—12岁是小学生:12—18岁是中学生。虽然他们都是未成年人,但是他们对审美的要求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差别。节目内容深刻了,年龄小的儿童看不懂。节目内容过于浅显了,年龄大的少年不喜欢看。  相似文献   

11.
在主持少儿节目中,主持人语言最基本的作用应该是串连和引导。在主持人话语的串连引导下,孩子能轻松地感受节目,从中汲取知识。根据少儿节目的教育性和娱乐性以及少儿的心理特征,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应具备甜美、温柔、生动、幽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金震茅 《声屏世界》2007,(10):22-23
如何进一步办好少儿节目,广播电视界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少儿节目是为少年儿童服务的节目,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差异性及其对少儿节目内容的不同需求,决定着少儿节目的定位与特点。本文对少儿节目的“去成人化”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意在以一种新的理念探讨少儿节目的创新与发展,以期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3.
晓伟 《声屏世界》2006,(5):25-25
“三贴近”是办好广播电视节目的根本性原则,办好少儿节目也必须遵循。少年儿童的不同年龄段存在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不同的需求,如能满足则能促进其正常、健康地成长,反之则不利于少儿的身心健康。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一些地区没有少儿节目,即使是少儿节目的时间,其内容也是用成人节目来填充的。所以儿童会模仿成人唱诸如《老鼠爱大米》《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之类的歌曲,有的少年甚至出现早恋倾向。据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国少儿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女孩平均为13.5岁,男孩平均为15.5岁,而2005的调…  相似文献   

14.
施婕 《视听界》2014,(2):112-112
优漫卡通卫视(原江苏少儿频道)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自办新闻栏目《好朋友》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服务性为一体,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口味,做孩子的新闻。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向观众提供与他们年龄段相适应、与他们成长相关联的新闻资讯,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和胸怀,增强孩子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让少儿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不断增强对新事物的敏锐性。《好朋友》栏目以健康、引导、益智、欢乐为宗旨,强调记者“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立场和观点,办孩子“够得着”的节目。  相似文献   

15.
少儿电视新闻是一种特殊的节目形态。本文以德国最成功的少儿电视节目《logo新闻》为例,从节目播出安排、新闻选题、制作特色和少儿参与等多角度剖析了该节目贯穿始终的受众意识,以期为国内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如今.国内已有几十家少儿频道或少儿动画频道陆续开播。几年中,少儿节目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和独特的气象。有受到孩子们欢迎的节目,也有没开播多长时间就被淘汰的节目。笔者认为,当前少儿节目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广播少儿节目主持人需要对自己及节目进行准确的定位,使节目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寓教于乐。少儿节目主持人将因此被更多的少儿听众所喜爱和接受,激发少儿参与节目的热情,引导少年儿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从自己多年主持广播少儿节目的经验来探讨广播少儿节目主持人如何成为少儿的引导者与同伴。  相似文献   

18.
音乐频道重点少儿节目《太阳帆》近日荣获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及动画精品奖”优秀少儿广播栏目三等奖,并获得专项扶持资金五万元。这是继去年《太阳帆》荣获该奖项的鼓励奖之后又一次获奖,也是本年度全省广电系统少儿类节目获得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少儿节目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尽快地改善节目质量,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视听空间,建立我国少儿节目正确的发展道路,才是最值得我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尽管我国的少儿电视节目取得了快速发展,少儿节目的播出平台正在迅速扩大.播出数量也正在大幅攀升。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数据表明,全国综合频道播出的少儿节目占15%,影视频道播出的少儿节目占7.7%.少儿频道播出的少儿节目占全部少儿节目播出总量的40%以上。但与少儿节目的表面繁荣形成对比的是,真正受少儿欢迎的节目却并不多.用一些孩子们的话说就是“特想看的没有.有的又不太想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