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叶贤权 《出版广角》2015,(10):32-33
传统图书出版业由于受到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影响,特别是数字出版业的冲击,面临很大压力,转型升级是传统出版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从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经营、技术经营、品牌建设以及生产与营销创新等方面来探讨我国传统图书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模式.  相似文献   

2.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网络出版的出现对出版业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出版不是传统出版的翻版,也不是传统出版物的电子化出版。不论是传统纸质出版还是网络出版,其产业本质是一种版权产业。出版业经营在本质上是一种版权,出版活动是由著作权衍生的经济活动,出版产业是以版权要素为核心提供精神产品的私权交换和商品交易。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为我们做好传统出版与包括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自出版等在内的新兴出版的融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考基点。推动二者的融合,有利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作响中国出版品牌,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可从"抓好五个创新"上去加以推进和落实。一是抓好理念创新,树立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运营理念。互联网不仅给出版业带来重大变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为我们做好传统出版与包括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自出版等在内的新兴出版的融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考基点。推动二者的融合,有利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作响中国出版品牌,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可从“抓好五个创新”上去加以推进和落实。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出版、印刷界爆出一大新闻:具有244年出版历史的《大英百科全书》将停止发行印刷版!并称将专注于在线业务. 近年来,传统的报刊、图书出版印刷,甚至音像制品出版等,都受到网络及其他各种基于网络的新媒体的严峻挑战,许多传统纸媒大亨纷纷忍痛放弃经营百年的品牌纸媒,而投身网络媒体,著名印刷设备制造商或倒闭,或破产保护,或转入其他经营领域,这一切都在警示我们:新的出版印刷时代已经到来,如果不做出改变,或者还没有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危险将会真的来到.  相似文献   

6.
戴涛 《出版广角》2014,(11):51-53
目前主流的数字出版产品,主要分为电子书和图书APP两大类。相比较而言,图书APP能让传统图书编辑更主动、更深入地介入数字出版全流程,更能培养传统图书编辑进军数字出版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更有助于经营数字出版品牌。本文建议,传统图书编辑试水数字出版,首选图书APP。  相似文献   

7.
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作为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形态逐渐完备,产品日益丰富,技术不断创新,俨然成为一种新兴业态,其发展速度之迅猛,规模蔓延之广大,已迅速成为出版业新的增长点.而与之对比的传统出版社,却进入严峻的深度调整期,经营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传统出版社要想摆脱困境、提升品牌竞争力,必须敏锐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深入理解产业政策导向,积极适应新常态,创新经营观念,主动求变,尽早实现传统出版向全媒体数字出版的转型,走高端化、差异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王家国 《新闻世界》2014,(12):171-172
网络出版改变了传统的出版形态、出版流程和出版的经营模式,是当前出版业的重要形式和发展趋势。本文从网络出版典型形态及现状入手,分析网络出版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探寻网络出版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一、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理念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的理念可以概括为:品牌、主导、分类。(一)品牌。商务印书馆努力将在传统出版领域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延伸到数字出版领域,力争在数字出版领域打造强势品牌。(二)主导。在由著作权人———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金融服务提供商———网络传播者及读者构成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商务印书馆不仅要做内容提供商,而且要做数字出版商,争取并且掌握数字出版的主导权。(三)分类。为顺利开展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10.
出版企业实现可持续品牌经营是我国出版业进一步做强的基础。本文就出版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品牌经营的策略展开探讨,并以广东省出版集团作为个案进行研究。文中提出,出版企业的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品牌经营的保障;特色定位有助于提升出版品牌的竞争力;品牌结构的确立促使品牌经营合理布局;品牌联盟有助于整合资源实现跨媒体的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11.
期刊网络品牌的保护与推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刊名对应的域名、网站名、网站LO-GO、智能化服务以及网络声誉构成期刊重要的网络品牌资源.传统出版资源与网络出版资源优势互补,注册和保护域名、网站名,创新数字出版模式,开展期刊网络化、数字化服务,有利于弘扬期刊品牌,提高期刊的国际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方兴未艾,传统的出版则走入发展瓶颈、如履薄冰,经营方略上的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各出版集团突破专业领域,急求创新发展,纷纷在跨行业、区域集中的自属出版品牌优势下进行多元化品牌延伸发展,以求破茧重生之效.本文尝试借用品牌延伸理论来探析当前我国出版行业多元化经营的方略. 多元化经营需要技术引进更需要人才培养 新形势下,我国出版业顺势而行,发展状况良好,出版行业的销售渠道大大扩宽、新技术开始应用、规模化发展有条不紊地嵌入业内,整个出版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刘凯 《出版参考》2018,(6):35-36
新媒体对传统出版最积极、最显著的作用体现在品牌建设方面,它给内容资源丰富的传统出版提供了良好的品牌传播空间,实现了传统品牌的复利增长.  相似文献   

14.
对学术期刊网络化出版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在出版网络期刊方面,要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推进,同时对出版网络期刊的目的做好恰当定位;期刊出版过程网络化建设方面,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同时通过网站深度挖掘期刊品牌资源,扩展期刊的品牌内涵。  相似文献   

15.
汪涤  吴昉 《中国出版》2022,(21):63-66
西泠印社发起于杭州,是我国现代著名篆刻艺术团体和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其发起人之一的吴隐又在上海创办以出版为主要业务的同名企业。上海西泠印社利用西泠印社的学术品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出版经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西泠印社社址建设和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文章以该社在上海早期的经营活动为研究对象,从上海西泠印社与杭州西泠印社的渊源及其出版性质、出版品种及印刷技术、印泥等文化用品开发销售等方面,分析其特色出版和多样化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16.
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北京数码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我的演讲题目是True-eBook网络数字出版系统和韩国网络报纸的发展。True-eBook网络数字出版系统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通过使用传统印刷品的电子文件自动生成和原始印刷品界面完全相同的、可发行的网络出版物。True-eBook系统开发的初衷就是给传统的印刷媒体提供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看一下True-eBook网络数字出版系统的产品界面(图1)。这是通过我们网络数字出版系统生成的一个品牌手册的界面,这个界面更像传统的出版物,我们点击这个地方就可以看的很清楚,它比传统…  相似文献   

17.
选题对一个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选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出版社的经营状况和市场营销状况,而且还涉及到出版企业的出版理念、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选题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品牌建设,也是构建品牌出版社的重要方面。品牌出版社总是和一批又一批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选题相伴而生的,因此,各个出版社都非常重视选题,也非常重视选题的策划。选题策划虽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但它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选题不论是变还是不变,有一个基本原则是应该坚守的,那就是要用发展的观念科学地策划选题,选题策划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品牌环节的构成,论述了出版行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解构出版行业品牌建设的若干环节,并提出品牌管理内容是"品牌的更新",因为对处于信息时代前列的出版业而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延长品牌生命周期的最佳方法就是不断地进行出版品牌更新。  相似文献   

19.
品牌延伸策略,是企业多元化经营中广泛实施的发展战略。恰当地采取品牌延伸策略可以强化核心品牌的效应,增强核心品牌的形象,减少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风险,壮大企业的发展。一般看来,报业的全媒体发展思路主要体现在新媒体的运用和提升上,而与传统项目互动较少。事实上,对于二三线城市的报业来讲,在全媒体发展思路中重视图书出版等传统项目,也可以使核心品牌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化出版时代的来临,在互联网上以数字化信息为流通载体的编辑、制作、发表、销售的网络出版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一些有远见的出版社也早已满怀信心地迈出了实现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相结合的坚定步伐。纵观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相结合这一现代出版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它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结合是传播学理论在出版领域的完美体现。这主要表现为两者的结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传播学原理中的几大基本原则。(1)充分发挥信息的最大效用(信息最大效用原则)对于如何发挥信息的最大效用,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