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嘉炜 《海外英语》2015,(3):171-172
该文通过讨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道德批判中的康德道义论,来研究其在《荒凉山庄》中的体现。为了进一步探讨该时期这些小说的伦理观,该文选择了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第一部社会全景式小说进行讨论,小说中的人物体现着康德道义论。该文试图探讨康德道义论,并研究其在《荒凉山庄》里是如何被体现的。首先,该文对康德道义论进行讨论;然后,通过分析女主角、以及那些在高潮情节的不同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该文试图探讨出康德的道义论是如何在《荒凉山庄》里展现的。狄更斯在该小说中探讨了康德道义论,而且道义论的主要观点得到了显现。  相似文献   

2.
刘红梅 《教师》2010,(6):120-121
美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写过很多巨著,其作品以幽默著称。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作者的幽默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字的运用,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环境的描写来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3.
艾丽丝·霍夫曼的小说《欲望山庄》自1997年问世以来,得到的是一些负面评价,其主要原因是《欲望山庄》被认为是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的翻版。在《欲望山庄》里主要探讨的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首先对两部作品中的异同进行分析,然后对两部作品中的人物、主题以及写作手法作重点对比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欲望山庄》刻画了现代社会的真实生活以及我们在现实生活可能遇到的问题,因此《欲望山庄》比《呼啸山庄》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者看台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著作颇丰,共有近20部中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大卫·考波菲尔》、《荒凉山庄》、《远大前程》、《双城记》、《艰难时世》、《老古玩店》等。他以妙趣横生的幽默和讽刺、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巧妙融合而著称。他的作品在英同,  相似文献   

5.
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扩张,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并着眼于观察人类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关系。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试图揭示经济社会状况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将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视角,从《简·爱》、《荒凉山庄》和《奇怪的女人》这三个文本出发,试分析这些作品如何反映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6.
朱小玲 《海外英语》2013,(19):228-229
《荒凉山庄》是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写作中期的一部小说,一度被认为是其最出色的作品。书中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狄更斯在写作中巧妙地挥洒了不同风格的好奇心。《荒凉山庄》中好奇心的三个不同层面、书中几个重要人物身上所蕴含的好奇心在这篇文章中做了重点分析,旨在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部伟大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周敏 《英语广场》2023,(22):76-79
查尔斯·狄更斯一直被视为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在对狄更斯的作品进行更深的研究之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还有待完善。本文以狄更斯的《荒凉山庄》为例,探讨侦探小说元素在书中的运用,揭示作品自身对批判现实主义的削弱过程,以及最终产生的温和批判现实主义效果。  相似文献   

8.
美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写过很多巨著,其作品以幽默著称.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作者的幽默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字的运用,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环境的描写来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9.
《王子与贫儿》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在揭露英国封建社会对劳动群众的残酷镇压的同时,也影射了19世纪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民的压迫。马克·吐温在小说中使用了各种手法,制造出了令人捧腹的幽默效果,并由此阐发出深刻的主题思想。笔者认为此作品中的幽默带有"黑色幽默"的因子,并试图以此为视角对该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英国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社会和经济背景来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描写的主要人物和婚姻,同时通过作者对女性婚姻,社会地位及感情选择的思考,评价了作者在小说里岛在婚姻和财富关系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其中,《傲慢与偏见》最受读者欢迎,作品中的主人公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与婚姻也是学者热议的话题。文章试图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博弈,以阐释奥斯汀在该小说中对人物婚姻的布局和意图。  相似文献   

12.
杨红霞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5):45-47,50
通过以互文性为理论依据,采用托马斯.卡莱尔对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回应论—"现金联结",对《荒凉山庄》中众多人物间的人际关系重新进行审视,揭示狄更斯既有力地批判了中产阶级和贵族阶级以钱财为主导的价值观,又塑造了伊斯特和乔治这样的正面人物,作为对卡莱尔所批评的"现金哲学"的有力呼应。以此证明《荒凉山庄》是狄更斯回应"进步"话语的又一部巨著。  相似文献   

13.
《雾都孤儿》的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反映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拓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雾都孤儿》是查尔斯·狄更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通过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问题。本文从《雾都孤儿》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影响因素出发,分析维多利亚时期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及在《雾都孤儿》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安娜·卡列尼娜》和《米德尔马契》分别出自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和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之手。两部小说在结构、心理描写和女性意识上存在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两部小说都采用了双线结构,前者是隐秘的内部联系,后者是内外双重联系;心理描写上前者注重展现人物的心灵辩证过程,后者通过对话和内心独白来挖掘人物的心理状态;两部小说都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但后者比前者更具有超前性。  相似文献   

15.
简.奥斯汀的一生共写作六部完整的小说,创作集中于19世纪初期,属于现实主义创作,她的作品中体现出一种真实、朴实的风格,这与她的人物设置与叙事模式密切相关。本文以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为例,分析她的创作模式与人物设置,品读她以小见大的朴实美。  相似文献   

16.
郑立军 《考试周刊》2013,(41):14-15
《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独特的讽刺效果和写作手法闻名于世。文本描述了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现状,并以讽刺权势,批判社会贵族为主线。文章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矛盾性,以及个体的极端化阐释在社会人际关系中度的把握的核心和宗旨。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以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为题材,对这部小说中的幽默与讽刺艺术特色,从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和情节发展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可以深刻体会到这部现实主义杰作闪耀着的喜剧色彩。  相似文献   

18.
作为几乎同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哥特小说与浪漫主义诗歌虽然一"俗"一"雅",但二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审美旨趣上多有重合,在布莱克、柯勒律治以及济慈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哥特小说的影子,而其地位上的殊异更多的来自于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以及浪漫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意运作;作为一种通俗的非现实主义小说,哥特小说的诸多技巧和情节也在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中得以重现,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以及狄更斯的《荒凉山庄》等小说中都可以清晰地发现哥特小说的痕迹。可以看出,哥特小说的出现拓宽了当时文人的创作思路和审美趣味,并不断把其身的影响渗透到各种文学形式中去。  相似文献   

19.
"外省来的年轻人"这一类人物形象,在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外省来的年轻人"的典型代表,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塑造了于连这一人物形象,而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塑造了拉斯蒂涅的形象。小说人物身份不同对其命运的影响、小说人物生活经历不同对其性格的影响、小说作者创作选择对人物塑造的影响,决定了于连和拉斯蒂涅奋斗史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柏林之围》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名作.这篇名作自选入中学课本以来,讨论热烈,但作品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从背景、人物、技法等角度去探讨,也可以从题材的角度去探讨.因为题材是经过作家加工提炼写到作品中去的材料,它是作家的见解、观点、主观意图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是用来表现主题的.所以我们不妨从《柏林之围》的题材,来看看《柏林之围》的主题究竟是什么.病情和战报《柏林之围》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年已八十的法国老军人儒夫上校患病的故事,普法战争复杂而广阔的宏大图景是在病房里展现出来的.小说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