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致从1998年曼谷亚运会算起,中国军团中的洋教练就从“形单影只”开始渐成气候。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已经有一大串外籍教练的名字出现在中国代表团名单中。如今,洋教练已不是什么稀罕事物,但他们仍在给中国体坛不断带来变化,而这变化背后的冲击与思索,更不曾停止。  相似文献   

2.
施拉普纳铩羽而归,拉德怏怏而回,维尔纳又惆怅离去,使国人怀疑,洋教练在中国是否行得通?但开风气之先的海派足坛,却始终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并在’96沪上万宝路精英联赛中就已经有所预谋,并使’97成为“洋教练年”。  相似文献   

3.
“洋和尚”缘何“失宠”关于洋教练“下课”的思考如下同得了传染病一样,曾占据甲A近半帅椅的洋教练们在联赛进入“中盘”前后便纷纷“下课”.一度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洋和尚”转瞬之间被打入无人喝彩的“冷宫”。这已经成为’98赛季最为奇特的非常景观,并引起了国...  相似文献   

4.
理性的回归     
上 海中远足球队主帅乐华辞职后 ,原助教兼队长成耀东执掌教鞭。据称 ,成耀东上任后 ,内外反响都较好。这恐怕不仅是因为这位前申花队名将的相貌酷似香港影星成龙 ,而更重要的是他谦虚好学 ,处理问题切合实际 ,是土生土长的。“土”教练好还是“洋”教练好 ,这不是个简单的判断题。但从近年来我国足坛从盲目引进外籍教练 ,到谨慎地选择 ,再到既考虑聘请洋教练 ,又着眼于培养土教练。洋教练一旦发现不合适 ,就立马走人 (当然走人也要按合同约定办事 )。这种现象 ,实际反映了俱乐部人士、体育决策部门理性的回归。“嘿 ,这倔小子成熟了 !”—…  相似文献   

5.
不单单是足球项目引进洋教练,田径、拳击、击剑等运动项目,也分别聘请了俄罗斯、古巴等外国教练。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奥运代表团中,有两位随军洋教练,颇引人注目。中国奥运团聘用洋教练,始于上届奥运会,当时,日本竹内教授作为中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赵友风的教练被列入该届中国奥运代表团名册中,但竹内从不来华指点中国选手训练,列入中国奥运团有“临时客串”之意味,他也只指导赵友风一人。  相似文献   

7.
请给我顶住     
老金(志扬)终于承认本赛季出现在甲A赛场上的大半洋教练给中国教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他仍然咬牙说自己能顶住。 他能顶住,别人却不一定,南斯拉夫人走了,巴西人又来了,巴西人走了韩国人又来了。但中国教练就那么儿位。 意甲,已经是外籍教练的天下了,甚至曾经把特拉帕托尼和拉涅利这样的意大利籍主教练逼得云游天下,西甲也相似.德甲好像稳定些──所以意甲才是世界第一职业足球。 甲A想进步发展,换句话就是和人家一样有名、有利润,必须有人站出来或被推出来做牺牲,这些年我们失去的中国教练已经太多了,但看样子上帝还不满…  相似文献   

8.
球迷角     
紧紧抓住甲级联赛这个龙头我以为,请洋教练并非是我们的“救世主”。在目前的条件下,无论是聘洋教练还是实行职业化,都不太切合实际。当务之急,是应完善自己的甲级联赛。看看欧美的足球发达国家,他们无不拥有一个红红火火的甲级联赛,这正是他们所以长盛不  相似文献   

9.
谈到中国足球徘徊几十年的原因,人们认为中国的教练水平低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足协通过聘请外籍教练执教,以寻求一条中国足球东山再起的捷径。“洋教练效应”一度在中国足坛沸沸扬扬,众说纷纭,由“洋教练”所带来的世界先进的足球技战术和先进的训练手段无疑使我们受益匪浅,但这能否使中国足球在短期内有一个飞跃,无人能做肯定的回答。中国足球要步入世界足球大舞台,需要接受当今世界最新的技战术和别人成功的经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球员走出去的机会日益增多,一些队员通过在国外各俱乐部的磨炼也确实带回来一些令我们耳目一新的现代足球技术,这对发展中国足球是非常有益的;同样,聘请“洋教练”执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我们是否考虑到让我们的教练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网球队请洋教练已不是头一回,但请洋教练当主教练备战亚运会却是第一次。近日,记者在深圳观澜湖乡村俱乐部见到了正引领国家女队训练的,来自美国夏威夷的55岁的洋教练马克。他手里拿着一个大笔记本,不停地围着场地边走来走去,似在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运动员的动作,同时还不时地喊着,叫着、夸着、记着……当一组动作做完后,略显肥胖的他就笑眯眯地走上前去,给队员指出毛病。尽管他的职务是女队的主教练,可他却谦虚地指着余丽桥说:  相似文献   

11.
始自拉德、施拉普纳,最近10年的中国足球活跃着许多洋教练。甲 A2000年赛季开哨时,将有9位主教练是洋人,桑特拉奇、米罗西、彼德洛维奇、乔里奇、奥斯托杰奇、内波姆尼亚奇、科萨诺维奇、塔瓦雷斯、李章洙再加上国家队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中国足球基本握在了洋教练手里,这是好事。凡来中国足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苏文化、体育交流协议,苏联田径著名教练尼古拉·阿维洛夫和依夫根·阿尔扎诺夫来天津指导田径队训练。两个月的“合同”期满之后,洋教练对天津队员刻苦训练的精神赞不绝口,更对天津产生了难舍难离的感情。阿维洛夫教练说:“中国之行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留恋的地方。”阿尔扎诺夫教练激动地说:“中国人真好!这就是我在中国天津执教的感受。”两位洋教练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很好辨认。阿维洛夫是位跨栏教练,身高马大,性格开朗,和蔼可亲。阿尔扎诺夫有着中长跑选手挺拔、匀称的身材,平时寡言少语。他俩都是首次来中国。刚来到天津就  相似文献   

13.
《新体育》1998,(10)
塔瓦雷斯(广州松日队主教练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 洋教练的数量越来越多,几乎可以组成一支足球队——但,中国足球只给他们留着一个教练席位置; 洋教练的面孔越来越多,不过似乎只有一种表情——好像谁都快乐不起来。高薪必有高压。 他们是别人的替补,很快又被别人替洋教头 天凉好个秋  相似文献   

14.
问天下谁是英雄文了了中国足坛中有些事情有时变化很快,快得专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年初,洋教练(以韩国教练为主)蜂拥而至,时至今日,却已劳燕纷飞,国产教练占领了大部分阵地。韩国资深教练朴忠焕离开中国时,由衷地感叹:“中国的饭碗不好捧。”在他来中国之前,...  相似文献   

15.
刚与施拉普纳续约,中国足协又在紧锣密鼓张罗着为国奥队聘洋教了,这实乃快事一桩,不过,洋教练来了,把其当“皇帝”供着?还是因地制宜、管用结合、做到人尽其才?洋教练与中国足协、与中国教练三方如何合作?这里头大有学问。一、不宜伧促上马与施拉普纳合作,我们有过教训。老纳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一知半解,大大制约了他的工作成效,可以说,对情况缺  相似文献   

16.
本赛季甲A联赛的一个大看点就是两名洋教练都“呛了水”。前卫奥神队美籍主教练麦克·麦比“下课”,另一位洋教练利马斯虽然没有下课,但在山东润洁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儿去,在协调与球员之间的关系、技术和战术运用等方面,遭了老鼻子的罪。本赛季结束后,尽管利马斯还想和俱乐部一起进行赛季总结,但  相似文献   

17.
如今 ,克隆马牛羊不再稀罕 ,不少科学家正在研究克隆人。尽管目前法律、道德和舆论都不允许这样做。中国体坛也想“克隆”人———马俊仁放言 ,要培养100个“马俊仁”。姑且不论老马此话是否狂傲和能否兑现 ,但他的思路和胆识 ,还是不无可取之处的。教练人才难得 ,是体坛决策者和有识之士的共识。“土教练”欠佳 ,就引进洋教练。尤其像足球一类项目 ,到了不惜工本、非“洋”不聘的地步 ,最好是英超、意甲和南美的教头 ,或者是东欧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的主帅 ,实在不行 ,韩国教练亦“价廉物美”。时下 ,一些足球俱乐部正在热火朝天地“选帅…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的中超有无数的悬念值得我们期待,联赛冠军、足协杯冠军、射手榜……然而一个焦点更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各球队主教练的对决,尤其是本土教练与洋教练更值得期待。自中超联赛创立以来,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洋帅本赛季涌到中国。  相似文献   

19.
天龙八部     
扫视’98中国足坛甲A诸旅,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执教鞭者竟有近三分之一者为洋人。这些陌生的洋面孔组成了’98中国甲A一道亮丽的景观。洋教练何以如此受宠,缘于波兰老头安杰依和韩国教授崔殷泽的表现;1997中国足球甲A大战中的非凡战绩。当安杰依率领上海申花队成功地终结了大连万达队55场不败神话,并把申花队推上了足协杯亚军的宝座时;当崔殷泽把人见人斯辞临降级的色拥队伍延切敖东队调教成一支人见人惧的虎狼之师,并获得联赛第四名时,人们不能不说:“洋教练棒极了”。去年联赛尚未结束。申花和敖东便分别与安杰依和崔殷泽续约。…  相似文献   

20.
也许是炒教练太出格了,中国的甲级联赛已引起国际足联的注目。只是以这种方式获得重视,是不是太悲哀了点? 在职业化的第5个年头,中国的教练员这碗饭不好吃,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只是今年的换教练,有了一层特殊的含义。去年末随着殷铁生、余东风两位“不倒翁”的“充电”再学习,标志着中国足坛要有一场大的革命。各俱乐部不满足于现状,纷纷举起“改革”的大旗。万达队以迟尚斌“升迁”为契机,请来“激情大师”徐根宝;泰山不但易帜为鲁能,且请来前韩国队主帅金正男;余东风“西天取经”,全兴为的是请来“007”米罗西,欲重振西部雄风,老将、少帅、洋教练纷纷粉墨登场,中国足坛一片换帅声。一个教练从认识队伍到执教形成风格,只给他们一百天的时间是不是短了点?洋教练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怀着帮助中国足球的想法,最终命运凄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