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德锤 《承德师专学报》2000,20(3):22-24,27
康熙在避暑山庄仿“苏州沧浪亭”意境建造沧浪屿景观,其意在于颂扬居山林之远则忧其君的精神。沧浪屿以方寸之地而显示宏大气势,是采用了“马一角”式的构图方法,即以局部特征表现全貌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再显了自然景观的特点,表达了仁人志士忧君忧民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2.
对王昌龄与李白的思想性格及七绝的内蕴与艺术特点进行比较,看出二人之诗题材各有所重,但送别诗都写得很好。在艺术上,李诗长于“淡妆”而显自然之美,王诗长于“浓抹”而又返归于自然之美。淡妆浓抹总相宜,同是七绝“神品”,同是盛唐雄浑秀丽诗风的极致。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各地出现了景观趋同的现象,本文基于景观地域性角度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特征、风俗特色、文化特征三个方面分析南北景观的差异.将雄浑大气的北方园林、小巧玲珑江南园林、轻盈开放的岭南园林做了具体的分析,阐明了南北的差异的根本原因.对于我国未来塑造地域性景观弘扬地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借景是我国古典园林空间构图特有的手法。避暑山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其设计者深得我国古典园林借景之玄妙,精于利用地形、水位,可达到相宜的景式。巧于借景,创造出了互为补益,相得益彰的许多景点,使“相地”和“借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避暑山庄全园建筑...  相似文献   

5.
杨天在 《承德师专学报》1996,16(3):19-24,47
避暑山庄的造园艺术杨天在所谓园林,是指山、石、水、动植物以及建筑、道路等。好的园林应该既有天然的山水、动植物,又有人为的加工创造,即所谓造山、理水、培育动植物及建房搭屋、清道筑路等。假如只有前者,充其量不过是“自然风景区”,只有后者,难免有矫柔造作之...  相似文献   

6.
避暑山庄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从园林的形制上看,它与我国的版图有惊人的一致性,是锦绣中华的缩影,中华大一统的象征。里面展现着深刻的治国思想,构成了避暑山庄园林独特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较多笔墨完整、全面地描写中国园林艺术。书中关于园林的描写,一方面综合了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的特点,另一方面阐述了园林的景观美和精神美,还用多种艺术手法营造了意境美。文章对大观园园林意境的生成及所呈现的文化特质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与剖析。  相似文献   

8.
读了沈杰同志的《松风柳韵集》,顿觉一股雄浑之风、清新之韵迎面袭来。钟嵘《诗品》云:“返虚为浑,积健为雄”。雄浑就是诗歌的豪壮美,崇高美,峥嵘美。杨升庵云:“清者,流丽而不浊滞;新者,创见而不陈腐也”。其特点是色彩柔丽,境界清幽。一个诗歌作者,在艺术创造上,往往拥有多种笔墨,并非只备一格。这样的例子,在前人作品中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9.
水系是避暑山庄园林造景的生命线,也是山庄景观的精粹所在。避暑山庄清代水系主要是引武烈水入园,其次是疏泉导流,故其水源丰沛,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也遭到军阀日寇的严重破坏。解放后,经历了数十年的抢修及山庄引水工程的恢复,使得这座世界名园以水创造出的许许多多的动人景观更加秀美迷人,江南水乡特色永驻。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是一篇园林鉴赏例说,教材中作为说明文处理。它不仅让读者领略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还使读者懂得一些园林鉴赏的知识,领悟鉴赏的门径。后者是教学中的难点。 “图画美”的理解容易办到,比如找些苏州各园林的图片、挂图等,实际看一看,学生就会理解。至于理解鉴赏中的层次与景深,没有实际观赏的直接经验,必须想个法子才好。请看这段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