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据报道,日本北海道农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培育出了红色、紫色和黄色的新品种土豆。这些彩色土豆要么风味独特,要么有特殊的保健作用,预计会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日本北海道农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培育出了红色、紫色和黄色的新品种土豆。这些彩色土豆要么风味独特,要么有特殊的保健作用,预计会  相似文献   

3.
《青海科技》2014,(5):83-83
<正>北海道是日本农牧业的主产区。自古以来,北海道的农牧业主要依靠农户的养殖和种植经验为主要生产方式。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过科技与种植、养殖的有机结合,北海道道厅开设了"家畜防疫地图系统"和"营农支援系统",这两项系统汇集了北海道各家畜保健卫生所和农业试验场积累的各类数据,北海道的农户可通过网络掌握这些数据并  相似文献   

4.
科技快递     
地热在公路 交通中的妙用 在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市,每年冬季持续不断的降雪给交通造成极大不便,积雪最厚时可达5米以上。为清除道路上的积雪,每年要花6000万英镑的费用。在北美,人们一般都采用扫雪机,因为那儿有足够的空间贮存积雪。但在日本,拥挤的城市缺少空间,只能采用融雪系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革新》2010,(1):35-35
日本北海道大学近日发表声明说,该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新克星。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实施桥头堡战略是将云南省建设成面向大西南开放战略门户,是我国沿边开放格局的完善,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层次发展和延伸,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北海道开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与云南省的桥头堡建设虽存在时空上的巨大差异,但两者仍存许多共同点,值得分析和借鉴,进而得出对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流沙 《知识窗》2006,(12):10-10
在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生长着一种名叫船鱼的鱼种,它们成群结队,在浅海里生活着。  相似文献   

8.
一、会议概况第二届亚洲热物性大会,它与欧洲热物性大会及美国热物性大会并列为世界热物性三大会议之一。每隔两年召开一次。本次会议于1989年9月20—22日在日本札幌北海道大学举行。共有250多人参加。分别来自中、日、美、英、苏、澳等11国。发表论文112篇。会议设立两主席,一位是清华大学王补宣教授,另一位是北海道工业大学校长N.Seki教授。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11,(1):F0004-F0004
秦克章,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f997年获日本北海道大学理学博士。2002年评为创新基地研究员,2005年担任博士生导师。2005年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作访问学者。现为该所遣山带与成矿学科组长,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相似文献   

10.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它最早于1905年在日本九洲长崎市周围发生,随后扩散到除日本最北部的北海道、青森两县外的整个日本各地。此外法国、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国也先后不同程度地遭受松村线虫病的危害。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危险性流行病,它的病源是松材线虫以昆虫为传播媒介,其中以松褐天牛  相似文献   

11.
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Activity-BasedCostingSystem,简称ABC,下同)是80-90年代管理会计的最新进展。不同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主张以活动量或事务量为基础来分配大多数间接成本,并识别“成本驱动因素(Ccstdrivers)”,因此可以得出正确的成本信息。在现代生产环境下,ABC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ABC的提出主要是着眼于改善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但其意义却决不仅仅限于某种方法的变革,它在有关的成本理论上也有所突破与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企业决策和战略管理中具有极大的价值。它不仅可以提供正确的符合管理需要的成本信息,有助于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而且为企业进行战略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武器,并且可以支持、配合很多新的战略管理方法,如企业过程再造(BusinesProcesRe-engineering)′全面质量管理(TQM)、持续改良(Kaizen)、JIT生产及精简生产(LeanProduction)等。在不远的将来,ABC将成为企业战略信息系统(SIS)的重要基础,取代原有的成本核算系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SciFinder Scholar是CA的电子数据库学术版,它是大学教授和学生的研发工具。本文简述了SciFinder Scholar数据库概况、使用和检索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哥本哈根学派及其对基础研究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耳斯·玻尔  谈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肯定要谈量子力学;谈量子力学肯定要谈哥本哈根学派;而谈哥本哈根学派肯定要谈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耳斯·玻尔(Niels Bohr,1885-1962)及其由他领导的哥本哈根大学尼耳斯·玻尔研究所。尼耳斯·玻尔于1885年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其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获奖人。1903年尼耳斯·玻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主修物理,1911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即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该实验室与德国的物理技术局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两大实验物理学研…  相似文献   

16.
The use of aptamers in bioanalytical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exploits their ability to recognize cell surface protein receptors. Targeted therapeutics and theranostics come to mind in this regard. However, protein receptors occur on both cancer and normal cells; as such, aptamers are now taxed with identifying high vs. low levels of protein expression. Inspired by the flexible template mechanism and elegant control of natural nucleic acid-based structures, we report an allosteric regulation strategy for constructing a structure-switching aptamer for enhanced target cell recognition by engineering aptamers with DNA intercalated motifs (i-motifs) responsive to the microenvironment, such as pH. Structure-switching sensitivity can be readily tuned by manipulating i-motif sequences. However, structure-switching sensitivity is difficult to estimate, making it equally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screen modified aptamers with the desired sensitivity.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we selected a fluorescent probe capable of detecting G-quadruplex in complicated biological media.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