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过程,遭遇到了传统文化根基与现代文明间的冲突,多样化保护与传承的需要和选择性保护与传承的无奈,传人的逐渐衰微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漠然。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可以设置原生态民歌表演专业,紧扣其地方性与职业性特质,把握好保守与开放的关系、培养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中必定会有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2.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广大群众的智慧结晶.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分别指出了主观和客观方面存在的危机,并举证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原生态民歌保护模式,最后指出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声乐界出现了"原生态民歌",这个现象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业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原生态民歌逐渐消亡的现实,笔者尝试大学生音乐教育与原生态民歌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原生态民歌的传承问题,使得原生态民歌得以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的原生态民歌包含了壮族人民的文化魅力以及风土人情,是极具张力与表演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舞台表演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十分有效。文章在原生态民歌的本身属性、受众群体心理以及歌手素质各方面做出分析,重点在其舞台表演运用上的起源、发展前景以及文化保护方面做出探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推广和流行,原生态民歌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民歌由粗糙化向精致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失去其内在的动力,举步维艰了.原生态民歌纯粹质朴,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寄托和情感的真实体现.它的失传意味着中国传统精髓的遗失.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原生态民歌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由于原生态民歌自身的原因与自然环境的恶化、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展示机会的欠缺,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环境堪忧;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有效的保护,不仅是因为原生态民歌本身具有超凡的艺术表现力,还是我们进行民族传统教育的需要,更是我们进行专业民歌创作的源泉;保护原生态民歌,要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原生态民歌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加强原生态民歌的教育力度,采取措施开发原生态民歌,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毅彬 《成人教育》2011,(10):125-126
广西本土民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求得新的生长点与发展平台,确保民歌传承后继有人,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院校人才培养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通过本土民歌教学实践分析,具体阐述保持本土民歌演唱风格的教学理念和措施,梳理出相对明确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教学指导理论依据,以求建立新的民歌传承人才培养保护机制,让原生态音乐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8.
原生态民歌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荣 《教学与管理》2010,(7):147-148
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非物资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它伴随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在民间以口头形式延续与传播,成为人们表达思想与感情的直接载体,它“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特性,原始、本真、质朴的歌声使多少人为之陶醉、痴迷。但正是其口传身授的特性给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障碍,“城乡一体化”伴随着经济腾飞的脚步迅速发展,那些古朴的传统与习俗必然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原生态民歌,毫无疑问也会受到冲击。那么如何才能保护祖辈留下来的音乐文化?以何种方式传承原生态民歌才能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很多文化和艺术形式无法与发展日益迅速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虽然原生态民歌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但要想继续发展和传承下去也只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在保护和发扬原生态民歌艺术的同时,不应该排斥将其进行市场化推广,应把握好其中的"度"平衡各方面的因素。在保留原生态民歌艺术原汁原味的同时,不应过分炒作和宣传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进行完美结合。通过自身的创新,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推广,让我们传统的原生态民歌艺术顺应时代和市场的发展,能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0.
李鑫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200+202-200,202
本文通过近年来原生态民歌热的角度对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进行阐述,进一步了解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发展状态;通过对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特征的分析,加深了原生态民歌对民族,地域及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下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也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现存的一种原生态民歌,是流传壮族民间的一种极为珍稀的民歌现象,它独特的演唱技巧和迥异的民族唱法向世人展示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但是,经过调查发现,三声部民歌的生存环境、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当前,如何培养后继传人,保存三声部民歌“活”的音乐传承、保护民歌更好更长久的传承发展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隆力奇杯"CCTV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赛首次将"原生态唱法"和"组合唱法"搬上舞台,这些来自穷乡僻壤、山野沟壑的"原生态民歌"独具魅力、真挚浓烈,唱出了一个不染烟尘、不饰雕琢、水灵灵的民歌世界.本文有感于"原生态民歌"独有的魅力,用赞叹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这些"草根艺术".论述了在时下日益崇尚回归自然、重新认同本体文化传统的潮流中,重视"原生态"这一新动向,对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靳立军 《林区教学》2009,(2):102-103
所谓原生态是近两年特别热门的一个话题,而面对现在流行的各种原生态民歌演绎节目,人们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是对原生态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还有人认为这是原生态音乐的一种临界状态,不论如何,对于原生态音乐我们都应该采取保护和发展的各种办法,来拯救这种前景不容乐观的音乐形态。  相似文献   

14.
宁夏花儿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儿,是西北地区独有的民歌形式,与传统意义上的民歌关系密切。宁夏花儿是西北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重要的源流和表现形态,有其传承的表现类型,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历史的集体记忆.六盘山花儿与陕北信天游等地域民歌有着密切关系及相互影响,要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意义上研究和保护原生态花儿.  相似文献   

15.
原生态民歌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以口头方式传播的音乐艺术形式,近年来引起了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需要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政府部门和电视等媒体以及音乐教育机构都应该在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及发展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爽  夏朗 《考试周刊》2011,(15):27-28
原生态民歌失传很快,保存更困难,在对文物遗存的保护中,原生态民歌总是被遗忘的对象。其现代发展更是令人忧虑,值得民歌界深思。民歌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都是由粗糙的(原生态)向精致化发展,但到了这个程度后,就如同物极必反的道理,它将失去其内在的动力,不能向前发展了。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保护与发展原生态民歌应当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的大多数年轻人心中“原生态民歌”是一个听说过但是不了解的名词,但是中国音乐要发展,要走向世界,要对世界文化的完善和发展作出贡献,就必然要保持本民族的个性与特色,就必须要保护与传承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文章提出将原生态民歌艺术引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的意义和设想,加强年轻一代对中国民族艺术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正>大别山民歌作为大别山地区的音乐文化载体,深受特定地理环境的影响,其创作、传播及传承发展过程皆真实反映了当地人的审美倾向和行为意识。大别山民歌作为大别山地区最淳朴、普及面最广的原生态音乐形式,其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已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大别山民歌,对其进行音乐地理学理论层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贵州民歌传播速率较低的现象,首先从生存环境、审美变化和传承手段三点对传承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则叙述了原生态民歌演唱与教学的相关技巧,最后则使用活性传承和新潮创作等两个论点对改良性传承方法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取材于云南文山、由文山本土作家创作电影的《阿峨之恋》是一部以壮族民族综合文化为题材(如:壮族版画、壮族民歌、壮族服饰等等)而创作的彩色故事片,于2008年10月13日公映,被誉为"新时期"的《刘三姐》。本文主要围绕影片对壮族原生态民歌等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用、以及影片中壮族民歌合唱与对唱的应用这些角度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