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那么独生子女,使家长倍感孩子的可贵,家长的普遍心态是生活上宁可自己苦点,也让孩子少受委屈,学习上则竭尽全力让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也给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孩子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他们在家庭中被过度溺爱。这种对孩子过分的照顾和宠爱,使孩子失去了必要的锻炼机会。另一种情形是,家庭对孩子期望太多,造成孩子压力过大的伤害远大于溺爱,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在“独”的环境里,家里东西和父母的爱均归他独自享受,再加上父母的过度呵护,逐渐使一些独生子女养成自私,任性,专横,霸道的不良性格特征。家长们为此感到焦虑,希望利用各种场景和机会改变孩子这种“独”的状况,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1要教会孩子与他人分享。 今天,独生子女的家长普遍存在着过度疼爱自己孩子的心理,在一些家庭里,父母总是舍不得吃穿,尽最大的可能让孩子吃好玩好,凡是家里好吃的东西,大人一律留给孩子一个人吃,如果是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无论花多少钱,家长都要给孩…  相似文献   

3.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工作繁忙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也有部分家长是冲着民办寄宿制学校一流的硬件设施以及良好的师资而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享受优质教育的,也有的家长是由于现在多是独生子女,想让孩子在寄宿学校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并让孩子  相似文献   

4.
苏芬 《山东教育》2002,(36):39-39
人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交往,特别是幼儿时期的交往,不仅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其健康成长也极为重要。但是,如今大部分家长比较注重幼儿智力的发展,却忽视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许他们交朋友,使孩子的交往范围大大缩小,孩子慢慢变得封闭自己,任性,不知谦让。怎样让家长理解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科学地指导孩子,并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呢?我不断寻找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一、让家长转变观念,理解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关心,过…  相似文献   

5.
夏卉茜 《考试周刊》2012,(85):190-190
家长时孩子保护太多是让孩子胆小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呵护备至.在生活中,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会代劳。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不准孩子单独外出,不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伙伴,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合群,缺乏交往能力;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代替,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孩子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经受不住一点点的打击与挫败。要想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顽强的生存,就应从小对孩子进行一些适度的挫折教育,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7.
李芳 《教育探索》2001,(4):31-32
一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倍加关心和爱护,这使得家庭教育在理念上有了保障,但同时也容易走进以下误区:(一)重智轻德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表现及成绩常常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家长最为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孩子学习好,一些家长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找好学校,找好班级;有的家长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从牙缝里也要省出些钱给孩子买钢琴或让孩子学绘画。家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独生子女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使孩子成龙成凤,不惜任何代价,也要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特长班、辅导班。每个周末,家长带着孩子奔波忙碌于各个学点、考点,不把孩子的课余时间排得满满的,不把孩子折腾得精疲力竭睁不开眼睛,家长不会善罢甘休。可我想说是:孩子的教育是非常讲科学、讲策略的;不是付出越多,收获就一定越多;不是把孩子逼得越紧,让孩子学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工作繁忙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也有部分家长是冲着民办寄宿制学校一流的硬件设施以及良好的师资而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享受优质教育的,也有的家长是由于现在多是独生子女,想让孩子在寄宿学校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并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生活,养成合作共事、善于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瑞 《成才之路》2014,(7):32-3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长的希望。在当下许多家庭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幼儿安全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幼儿园只有在安全前提下,才能去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应进入幼儿园教育课程体系,让家长、教师共同努力,使幼儿获得一个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可以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和安全,让孩子健康成长。从孩子幼年时起,家长就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孩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激烈竞争,让每一个成人都深深感到压力巨大,无形中这些社会压力也转移到孩子们的身上。尤其是当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由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变得越来越小。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娇惯,渐渐孩子就养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使之教育起来非常难.这也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娇惯,渐渐孩子就养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使之教育起来非常难。这也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中国的家长是最累的,尤其是现在这些独生子女的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为孩子的一生谋划: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进最好的小学,入重点中学,考名牌大学,做最体面的工作……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往往使家长们迷失自我,要么对孩子百般迁就,要么对孩子疾言厉色,使家庭教育走入误区,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困难。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和家长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再富也要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从这句国人皆知的口号中,可以看出我们发展教育的决心。作为一个教师,每每在报刊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媒体上关于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报道接连不断,引起社会关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已有人做深层次的探讨,指出“担心着这‘心病’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是‘心病’的制造者。”我同意这样的观点。那么,家长为什么不愿让孩子干家务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孩子因干  相似文献   

16.
学会分享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家长的呵护,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师应寻找原因,积极创设环境、树立榜样、创造机会,让家园互动起来帮助幼儿学会分享,感受快乐,让分享在幼儿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17.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因而独生子女群体也将会长期存在并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的主体,他们将支撑起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都不可替代的,所以家长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使独生子女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每当进入小升初招生时节,家长们都会变得焦躁不安,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理想的初中学校煞费苦心,虽然很多做法并不可取,但家长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普遍寄予了很高期望。我们所做的一项独生子女课题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家长的期望值要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家长。正如人们常说,一个独生子女承载了家中几代人的希望。在家长看来,孩子能够在小升初中胜出,进入一所理想的初中学校就读,似乎向未来的成功又靠近了一步。另一方面,初中学校之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重视、思考、研究的问题.家庭和幼儿园作为人生教育的第一站,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一、要发挥家庭在培养幼儿独立性过程中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孩子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因素.1.要让孩子在家庭中学会生活自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本来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完成,但是由于家长担心孩子做不好进而大包大揽,久而久之使孩子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小孩长大自然就会.  相似文献   

20.
现在,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有些家长就对孩子百般呵护,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交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