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除了会教书,还要懂得去育人。从幼儿园到学校,小学一年级是孩子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孩子的人生种子发芽的时期,它关系到幼苗是否能健康地成长,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
人生最重要的是养成好的习惯。人说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而重要习惯是小学一年级养成的。一年级的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小学生这是人生的第一个转变,从一个无拘无束的孩子,突然变成一个学校里要遵守纪律的小学生需要一个过程。要  相似文献   

3.
我的儿子今年11岁,读五年级。他有个咬指甲的毛病,从小学三年级至今没改。开始的时候,我想孩子还小,长大了毛病会慢慢改掉。可是到现在就要是初中生了,还是没有改变。我担心这个坏习惯会给他今后的人生带来不良影响。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怎样能够帮他改掉这个坏习惯?马志国:三年级是一个转折期,容易出现适应困难,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三年级的习作训练是学生从看图写话到命题作文的一个过渡阶段,也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环节。往往孩子还没上到三年级,家长就开始忧心忡忡,觉得三年级是一个坎儿,孩子在小学阶段语文成绩是否优秀就在于三年级作文起步是否很快上路。这也人为地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压力,给作文教学蒙上了更为神秘  相似文献   

5.
小学一年级,对每个儿童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阶段。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实现这一人生转变?家长和老师应该做些什么?家庭和学校如何形成合力?一年级家校合作在这里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青 《教师博览》2013,(12):42-42
<正>美国小学阶段教学的核心是教会孩子阅读。现在美国很多父母都会引用这样—个说法,就是小学四年级以前是学习阅读,四年级以后是通过阅读学习。为了集中精力教孩子阅读,儿子Tommy所在的小学干脆就只到三年级,四至六年级分成了另外一个姊妹学校。校长介绍说,大约在一二年级之间学会阅读是一个正常的时间点,也是这一阶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从事小学教学工作二十多年,经常有新生家长反映这样的问题: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进了小学一两个月,怎么就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胆小,恐惧,情绪化,不想再去上学。一个孩子进入小学,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家庭的一件大事。今天,不少孩子一开始喜滋滋地去学校,不久就不想去上学,有的甚至想回幼儿园。厌学、害怕上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比比皆是,甚至还有新生逃学的状况出现。其实,幼小衔接一直都是广受关注的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毕业,孩子要上小学了,父母又将面临一个新问题-- 幼儿园、小学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也称衔接时期,这个时期,幼、小两个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比如大班幼儿渐渐增加对规则游戏的兴趣,反映出他们规则意识的加强,但仍然热衷于游戏;小学一年级学生能接受许多规则约束,但仍然保留对游戏的兴趣。幼、小衔接时期的特点是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此时得到正确的引导,新(小学)阶段的特点就易形成。因此,父母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能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为孩子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于艳 《早期教育》2007,(8):4-25
孩子要上小学了,这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孩子自己角色的转变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会产生诸多的不适应。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地跨入小学大门,去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听一听正在教小学一年级的于老师来谈谈这个幼小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0.
梦想的力量     
不难想象,一位非洲贫困农村的家庭妇女,三十多岁,仅有小学一年级学历,抚养着五个孩子,忍受着身患艾滋病丈夫的家庭暴力,她还能有多少人生追求、人生梦想和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一年级更是学生系统学习规范化语言的开始。尽快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一年级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曾祥禄 《下一代》2013,(9):20-20
人生是需要梦想的,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打基础时期,这一阶段不在于能学到更多书本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一些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兴趣出发,使他们萌发出一个又一个梦想,这样,孩子就能为兴趣去学习,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个孩子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主要在小学。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时期背唐诗也好,学外语也好,都不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孩子和孩子之间,不会因为你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多背诵几首唐诗或多记住了几个外语单词,就会拉开了多少智商的距离,那只会满足我们做家长的一时心理上的虚荣和自得。与此同时,做家长的往往能够看得清楚的是,逐渐拉开距离的是在孩子的小学阶段。饭是一口口吃的,孩子是一点点长高的,功课也是慢慢落下来的。一二年级,差距不明显,即使期末考试差了几分,一般家长也只认为是孩子马虎了,并不是不会,那么简单的题还能不会吗?…  相似文献   

14.
从幼儿园进入一年级上学,是每个孩子人生必经的重要转型阶段,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良好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以及交流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影响着孩子未来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恩丽  孙岳 《教师博览》2013,(11):43-44
<正>德国小学就只到四年级,一、二年级一个阶段,三、四年级一个阶段。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个阶段,学校注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以及自我意识的表达。失败是人生的必修课德国学校的家长会通常都是老师和家长的单独谈话,谈话的时间是15分钟。女儿三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时,我刚和老师面对面坐下,干练的老师就打开她那厚厚的卷宗,找到了关于女儿的那一页。她说":总的来说,我对你女儿是很满意的。她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都不错,她的手写体写得尤其漂亮,阅读课文流利,做算术题  相似文献   

16.
韩瑞 《考试周刊》2014,(4):47-47
<正>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现如今学生家长乃至学校社会仍然特别关注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他们小学阶段的一个总结,是他们对老师、亲人所上交的第一份人生答卷。对家长来说,他们渴望孩子那个好成绩,一方面可以为自己增光添彩,另一方面可以为孩子的即将开启的初中生活打个漂亮的第一仗,为初中老师留下  相似文献   

17.
金华市武义县邵宅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小学。为了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我们经过几年的摸索,打破传统家长会的形式,围绕"三个关键点",即关键年级、关键事件、关键时段,举办了多种有创意的家校活动,架起了一座家校互动的"连心桥",形成教育合力。家校携手呵护学生美好心灵我们认为一、三、六年级是小学阶段较为关键的时期:一年级是孩子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起始年级,是迈入全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是人生一个新的起点,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成为一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很多成长的问题,同时也出现很多心理问题需要解决。一、一年级新生的心理问题孩子们进入新的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教师与同学,承担学习中的压力,遵循校规班纪的约束……一部分孩子不能约束自己,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引起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问题。1.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一年级新入学儿童中独生子女占多数,孩子是家里的王子公主,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  相似文献   

19.
陈辉 《学子》2013,(12):6
快乐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拥有快乐的人更容易成功快乐的性格也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孩提时代。给孩子以快乐,不仅会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宽松环境,而且也是每个人热爱生命享受人生的起点和基石。我的干女儿今年刚满八岁,已经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由于她天资聪颖,小小的年龄从四岁半就上了一年级别看她年龄小却从不甘落后。在班里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特别是语言类学科更是出类拔萃。在三年级时就荣获全国小学英语奥赛一等奖。在班里还当了上三好  相似文献   

20.
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小学阶段。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时期的背唐诗也好,学外语也好,都不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孩子和孩子之间,不会因为一个孩子比另外一个孩子多背诵几首唐诗或多记住了几个外语单词,就会拉开了多少智商的距离,那只会满足干做家长的虚荣和自得。与此同时,做家长的往往能够看得清楚的是,逐渐拉开距离的是在孩子的小学阶段。饭是一口一口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