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子路 《家长》2013,(2):50-51
家长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作为父母,我们是如此的爱孩子,可为什么孩子与我们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彼此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难呢?”这是因为家长没有用“心”来真正读懂孩子,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
每次去给儿子开家长会,家长们聚到一起,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现在越来越任性,根本听不进父母的话""我的孩子太贪玩,做任何事都没有毅力""最近孩子迷上了游戏,不能自拔,我们做家长的也无能为力"……从每位家长的谈话中,可以感受到大多数家长都  相似文献   

3.
夏志萍 《学子》2014,(3):33-33
正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为孩子作的美好规划:让我们家孩子周末去学钢琴,暑假学游泳,寒假学舞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全能的人;也有的家长总是苦于孩子的调皮:我们家孩子真是调皮,谁都拿他没办法;……孩子就像一本难以读懂的"无字书",很多父母在孩子的诸多问题面前常常不知所措,困惑不已,于是乎,父母们就会运用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要去学这个,要去学那个,往往结果事与愿违。如何能够让孩子真正的以兴趣的方式掌握好各方面的知识,发展更广阔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的孩子可真难教啊!""现在的孩子一天到晚都在想什么呢?!"我们经常听到很多教师和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可是在感慨的同时,很少有人去真正想想现在的孩子为什么难教,为什么难以沟通。新世纪的学生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了,接受的知识增多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在逐步提升,情感态度更为丰富,内心世界更加渴望沟通,而我们作为成人,往往会忽略孩子们的情感态度和内心世界,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要求和衡量孩子们,所造成的矛盾自然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5.
章高祥 《江西教育》2022,(13):57-58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孩子教育不能靠"大棒""小棍",也不能靠"怒发冲冠""恐吓".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告诉家长们:"不同的孩子,心里都有一把锁,你要读懂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6.
万霞 《辅导员》2013,(3):45-46
由于工作竞争的压力.许多父母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如何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孩子心目中,我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理会,甚至为所欲为。在父母心目中,你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管,自己任劳任怨。孩子不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父母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理解他们的一片苦心。恶性循环.孩子的心离家长越来越远。作为班主任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家长和孩子建立起这种沟通.就从一年级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沟通形成一种习惯。第一阶段: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我发出"感恩与期盼"的倡议。请家长写出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最感人、能震撼孩子心灵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生活得幸福。但究竟怎样才能使孩子获得幸福呢?许多家长对此并不真正明白。现在的孩子们"运气"好,生在盛世,长在盛世,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要比我们做父母的小时候好了不知  相似文献   

8.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些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怎么评价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每年都有家长开放活动,一来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二来,通过和老师的沟通、座谈,使家长具有科学的育儿观。这是一次家长开放活动的实录。作为老师,我在关注孩子的同时,也关注着每一位家长,我能感受到家长对孩子最真实的爱。然而,我又深深地感受到家长的很多语言、行为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反而给孩子带来许多的困惑。所以,我把这些真实的片段记录下来做了客观地分析,希望我们能因此更好地来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万霞 《辅导员》2013,(2):45-46
<正>由于工作竞争的压力.许多父母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如何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孩子心目中,我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理会,甚至为所欲为。在父母心目中,你只要学好了,别的都不用管,自己任劳任怨。孩子不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父母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理解他们的一片苦心。恶性循环.孩子的心离家长越来越远。作为班主任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家长和孩子建立起这种沟通.就从一年级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沟通形成一种习惯。第一阶段: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我发出"感恩与期盼"的倡议。请家长写出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最感人、能震撼孩子心灵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1.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要相信孩子,同时要和孩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以后,由于年龄的增长,升学压力的增大,很多孩子便很少与父母沟通和交流了;而家长也普遍认为家庭、工作以及自身的难处没有必要和孩子多交流,只要孩子专心学习就可以了。这就造成了孩子们不了解父母的现实生存状态,从而对父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产生误解,或对父母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作为品德教师,我们可以结合我们的品德课堂,引导孩子们向家庭的内在深处进发,更多地了解父母,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3.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注重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孩子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导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使家长逐渐明确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典范。我们给家长发放了"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父母"行为规范条例,家长通过行为规范条例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还可以通过"幼儿文明习惯反馈表"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达到家园协调一致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我们周围的孩子,大多在众星捧月的环境里长大,得到父母的关爱,却不会感恩:得到他人的帮助,却不愿给予。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爱,懂得关心他人、有责任感、乐于分享……但很多时候都没有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来训练孩子爱的品格。在本期关注里,你将看到一群智慧的父母,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训练孩子学习如何去爱。这一群智慧的父母津津乐道的一个宝贵的成功经验:带孩子一起做义工!  相似文献   

15.
"父母皆祸害!"当孩子们喊出这样一句"离经叛道""颠覆人伦"的话时,孩子真的是将父母视之为"洪水猛兽"吗?都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为何家长们怎么就一不小心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祸害"了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双方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真正感受到彼此的爱,没有互相体谅各自的艰辛,从而走向了极端。我们常常听到子女们抱怨父母不理解,却很少见到孩子们理解父母用心、体恤父母辛苦。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血有肉甚至有难言之隐,我们做子女的为何不试着走近他们,体谅他们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16.
新观点     
孩子们天生具有创造力,家长应该做的是充分保护和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孩子的创造力从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被激发出来或是被扼杀,其中,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必担心为此受到惩罚。父母不要过早地为孩子下结论,应谊让他们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建立自信。允许孩子表达好奇心和提问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富有创造力的表达方式与孩子的自信和自我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不敢另辟蹊径,完全遵照家长指示办事的孩子是很难创造性地表达其内心世界的。当孩子用一些"放肆或冒险"的行为来发挥创造力时,家长应该给孩子施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融立 《家长》2015,(1):27-28
只要你是一位谦虚好学、头脑灵活、童心未泯、愿意用"心"与孩子沟通的好爸爸、好妈妈,自然能成为百问不倒的父母。每个家长可能都遇到过总问或问个不停的孩子,成长中的孩子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常常揪住每一个他能想到的问题问个不停。孩子的提问是张口就来的,但提供适合他的答案就没那么容易了。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被孩子的提问给"难"倒了,而家长对孩子的提问表现出的反应则各不相同。反应一:回避。"妈妈,为什么你的屁股出血了?"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了孩子过多的宠爱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在孩子眼里,父母长辈的关爱、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等都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而缺少对父母长辈、幼儿园、社会的感恩之心。我们在教育时提倡家园共读,以提高幼儿阅读绘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孩子最亲近的人是父母,但有很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愿与父母讲话;最无私奉献孩子的人是父母,但孩子对父母都是怨言;最热情帮助孩子的人是父母,但孩子对父母不屑一顾。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家长都怎么解决?不外乎讲道理,打一顿,关起来,等等。但效果如何呢?无解!这就像我们解数学方程式,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最后得到是无解。那么亲子之间冲突到底有没有解呢?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作文》2020,(9):66-67
你还在为辅导孩子的作文发愁吗?别的家长都是怎么教孩子写作文的?抛弃干巴巴的教育理论,我们请那些作文经常见于报刊的"牛孩"父母来现身说法。你会发现,辅导孩子作文其实一点儿都不难,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用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