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躺着读书     
陈村 《新读写》2014,(7):57-58
近日外出,途经南京跳下车来,去会会一位书友。他睡单人床,床边有书两排,贴墙而起,自床头伸至床脚。我在他床上躺过一躺,平平卧起,放出右手,就像身边长着一棵书的树,任采任摘。据资料,毛泽东也是这样读书,书半床人半床的。这样读书是很浪漫的。  相似文献   

2.
躺着读书     
近日外出,途经南京跳下车来,去会会一位书友。他睡单人床,床边有书两排,贴墙而起,自床头伸至床脚。我在他床上躺过一躺,平平卧起,放出右手,就像身边长着一棵书的树,任采任摘。据资料,毛泽东也是这样读书,书半床人半床的。这样读书是很浪漫的。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他喜欢躺着读书。他说:“书半床人半床的,这样读书是很浪漫的。” 他因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而常年弯腰驼背,遂自称“弯人”。他拿自己的病开玩笑说,“像我这样的人,实在应该去打篮球,始终是努力向前的样子,教练一定喜欢。” 他坚守自己的作家本分,不喜虚夸,不喜唱高调,不喜言过其实,仅仅凭着一个作家应该有的良知和良心写下了很多真实的文字。  相似文献   

4.
读书的讲究     
喜欢读书的人,大概都有在床上读书的习惯吧,比方说我。可惜我现在的床比较窄,有时候就想,要是将来有张像毛主席那样的大宽床就好了,据说他老人家的床宽达几米,其中有3/4是用来放书的,多好。在书桌上读书,除了课本,就只适合读那些理论性的很枯燥的书,这样的书  相似文献   

5.
许惠英 《家庭教育》2001,(11):19-19
最近,儿子迷上了立言写给中学生看的《冰太阳红太阳》一书。每天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他就会急切地拿起这本书,躺到床上看起来,直到我催促他把灯关上。早晨起来,推开他的房间,又看到他捧着这本书在静静地看着。每当我看到孩子这样读书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我觉得在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使自己的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5岁的尤利亚在屋里惟一的一张床上躺了很久。床又窄又短,翻个身就会掉下来。他头顶着床头栏杆,脚尖儿抵着床尾的围板儿。那床似乎是为他而做的,换别的什么人躺上去,准会和被普罗克鲁兹①逮住了手脚一样难受。床的一侧是窗子,斜斜的半开着。另一侧是面巨大的穿衣镜。正午的阳光像蘸满墨的毛笔一般,在空荡荡的  相似文献   

7.
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名叫普洛克路斯忒斯的人终日守在路边,强迫每个过路者都要躺到一张他特制的床上去,凡身体超过床长的部分,均要被锯掉,而不及者则要被硬拉成与床一样的长度.  相似文献   

8.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宋·朱熹 朱熹这首诗表面上所写的是一派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实际上是朱熹读书时的心灵观照——抒发了他读书时心灵所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  相似文献   

9.
有感于“普洛克路斯忒斯的床”王淦生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名叫普洛克路斯忒斯的人终日守在路边,迫使每个过路者都要躺到他特制的一张床上去,凡身体超过床长的均要被据掉,不及者则要被硬拉成与床一样的长度。神话毕竟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不必过于看...  相似文献   

10.
出租乞讨位     
有个老者,在一家商场门口乞讨已经三年了。这个位置很好,人流量大.还不会淋到雨吹到风。这年秋天,老乞丐病了。他原以为是场小病,扛一扛就会过去,可一天早上,他怎么都起不了床。就这样,一连躺了三天。  相似文献   

11.
王亚南是我国著名的现代经济学家,解放后任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还是《资本论》中文译作者之一。他一生著译41部,写论文300余篇,是我国著名的知识渊博的经济学家王亚南封面说明和教育家。王亚南从小胸存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他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几年来,天天如此,从未间断。这样勤奋读书的结果就是,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吧!”服…  相似文献   

12.
有感于「普洛克路斯忒斯的床」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名叫普洛克路斯忒斯的人终日守在路边,迫使每个过路者都要躺到他特制的一张床上去,凡身体超过床长的均要被锯掉,不及者则要被硬拉成与床一样的长度。神话毕竟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不必过于看真。然...  相似文献   

13.
早年读过的希腊神话里,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名叫普洛克路斯忒斯的人终日守在路边,迫使过路者躺到他特制的床上去测量身高,凡是身长超过床长的均要被锯掉,不及者则要硬拉成与床一般的长度。  相似文献   

14.
家有书香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山村,家里没有上好的家具,更没有昂贵的汽车,唯一拥有的就是书。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全家人都对读书十分痴迷。 爸爸是个“读书狂”。用他的话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家无书。”走进爸爸的房间,床前案头,都堆满了大大小小的书,种类繁多。有文学类、科普类、历史类,甚至还有儿童漫画……你看他茶余饭后,总是书不离手。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爸爸不仅看的书多,还出版过书呢。我的作文指导书就是爸爸亲手编的。尤其让我自豪的是,爸爸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我知道,是读书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有的中学生喜欢读小说、中外名著,几十部、上百部地读,但别人问他这些书主要观点好在哪里,差在何处,他却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努力搜索,感觉如枯肠。这样读书,自己的脑子只起了一个漏斗的作用,读得再多也只是过了一遍,没留下什么东西。要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得学会作读书笔记。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煮书     
请你阅读阅读级别:★★★★题目设计:姚来祥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的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  相似文献   

17.
舞阳县姜店乡有这样一位在教坛上耕耘了24个春秋的小学教师,他以海一样的内涵和激情印证着为师的执著和艰辛。他就是1997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教师的光国杨小学民办教师吴东海。“丢下孩子们于心不忍”吴东海的大儿子1984年因患严重的胸椎结核病瘫痪在床,一躺就是...  相似文献   

18.
读书与守穷     
有一句俗语叫“人有富贵,世多寒儒”,确实如此。从古至今,虽有“雨槛卧花丛,风床展书卷”式的“富”读书,但如蒲松龄那样被冷落荒斋,只剩“数卷残书,半窗寒烛”的穷读书却似乎更多。  相似文献   

19.
①我总觉得,读书是自己的事,在任何一个学校里都有爱读书和不爱读书的人。问题是,人的价值并不在他的书读得好不好,不管是男性或女性,若是因为书读得好而起了骄傲的心的话,他就不算读过书了。相反的,若是功课成绩并不好,却随时保持着准备学习的精神,才是一个真正读过书的人。  相似文献   

20.
与书相伴的人生是充实而丰溢的人生,读书使我们能够得到足够的精神营养,满足我们成长中对知识、信仰、心灵寄托等方面的需求。读书需得法,要能够在书中读出自己,这样才能让“营养”真正满足需求,如若不然,读的书再多也只是两脚书橱,毫无半点益处。读书是一种经验性活动,针对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