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王倩 《现代语文》2006,(6):88-89
现代作家福克纳的创作深受《圣经》的影响,他擅长用神话模式和宗教典故把作品构筑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其重要著作《押沙龙!押沙龙!》(A b s a l o n,Absalon!),《去吧,摩西》(Go Down Moses)就直接或间接取名于《圣经》的故事;《我的弥留之际》(As I LayLying)中的葬礼行列又能使人联想到《旧约·出埃及记》中摩西那漫长而神圣的灵魂跋涉;名作《喧哗与骚动》(TneSound and the Fury)中引证了大量《圣经》典故,作家有意无意地对圣经文学传统进行不同程度、各个视角的借鉴和运用,希翼借此来探究人类发展及命运的永恒内容。一人物…  相似文献   

2.
思维方式与学校管理(十)“金字塔”会倒塌吗?上海师范大学黄云龙管理是一种控制行为,有效的控制来自有效的组织。人类追求有效控制的最早记述之一的《圣经·出埃及记》中,详细描述了摩西的岳父耶鲁特向摩西提出分层分级管理建议的故事:希伯莱人摩西率领耶路撒冷人走...  相似文献   

3.
《野草在歌唱》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之处女作。剧中玛丽作为白种人,实际上并没有通过她的身份得到真正的优越感。反而在而在黑人奴仆摩西身上找到了她想要追寻的安慰与认同。先知摩西根据《圣经》旧约记载是上帝兴起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的领袖。而玛丽的黑仆摩西用他包容的态度与精神逐渐瓦解了玛丽的种族观念,使玛丽不能自持地涉足了种族间的敏感地带。摩西带领了玛丽走出了精神禁锢,也让玛丽得到了真正的解脱。  相似文献   

4.
所罗门圣殿是什么? 据《圣经》记载,所罗门圣殿是以色列第一座永恒的上帝“居所”, 专门为存放约柜而建造, 约柜是一个表层镶有黄金的木制柜子,里面装有摩西十诫;最初的约柜由上帝的选民和摩西运送穿过沙漠。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1950年一问世就引起极大反响与关注。从后殖民主义入手,结合圣经原型批评理论,分析摩西对白人男性的反衬,摩西对玛丽的救赎以及摩西奋起反抗完成莱辛对摩西颠覆者形象的建构和帝国想象的解构,探究作品背后对帝国和殖民地未来命运的隐喻,旨在揭示这是莱辛对英国殖民统治美梦破碎以及帝国主义终将瓦解的一个寓言。  相似文献   

6.
顾夏 《中学生百科》2012,(17):26-28
在《圣经·旧约》的《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等篇章中记载了英雄摩西的事迹以及言行。他是犹太民族一位睿智的先知、军事领袖、行政长官和先行者。这位希伯来人的英雄与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个性截然不同,相较于叛逆、勇敢、乐于冒险、极具个体意识、张狂不羁的阿喀琉斯,  相似文献   

7.
<正>我年轻时读过《圣经》,《圣经》里有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至今难忘。这个故事讲一个富人,他有很多头羊。《圣经》里计算一个人的财富都是用多少头羊来计算的,羊就好比是现在的银行存款。这个富人有好多头羊,还有一个城堡,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然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想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去远游,就把所  相似文献   

8.
布尔东就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之后,创作了这幅《救起摩西》的宗教题材作品。据《圣经》记载,以色列人流迁到埃及定居,逐渐发展壮大,埃及法老甚为恐惧,下令凡以色列人所生男孩一律处死。有一利末人生一子不忍处死,生计装入箱中抹上石漆和油,置于法老公主常去尼罗河洗澡的水边,一日被公主一行发现,从水中捞起,公主喜爱收为义子,留在宫中抚养,起名"摩西",意为从水中捞起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摩西是《圣经·旧约》全书第二部《出埃及记》里的一位传奇式以色列领袖式英雄人物,这位希伯来人先知的成长过程比较独特——从奴隶、埃及王子到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英雄领袖。《出埃及记》刻画了摩西这一原型英雄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其进行了评析,突出了它发人深省的主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生顿悟。  相似文献   

10.
在圣经中,《路得记》和《以斯帖记》这两卷书是少有的记载女性的两卷书。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女性的地位是很卑微的.但历史给了她们很重要的肯定。从《圣经》主题上看.这两个女性与先祖亚伯拉罕、摩西是非常相似的。这两个女人的重要性是不容低估的。在这个意义上.她们应该被提升为两个受人尊敬的女族长。  相似文献   

11.
《摩西五经》是基督教经典《圣经》的重要部分,对西方文学有深远的影响,但是读者常有阅读的困惑以致误读.本文拟从叙事时间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野草在歌唱》触及了莱辛创作中一再表现的主题:妇女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地位、种族歧视制度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鉴于此,文章拟将《野草在歌唱》中的三个主人公(厄运使约拿—迪克、救赎者—摩西、受难者—摩西、玛丽)展开深刻透彻、入木三分的分析,并用该书中所借用的圣经原型和梦的幻现,揭示出深隐于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概而言之,圣经原型和梦的意象是《野草在歌唱》的重要艺术特色,起到了丰富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摩西是《圣经.旧约》里记述的以色列先知。摩西"出埃及"与哈姆莱特复仇有诸多可比性:都是被时代选择的立法者,都有逃避与延宕的性格缺陷,都面临立法与破诫的两难抉择,都遭遇了功亏一篑的悲壮命运,都成为新时代的奠基者与开创者。  相似文献   

14.
米开朗琪罗的勤奋工作态度和他的作品一样受人称赞。每当他踏上工作台架后,他就开始和衣而睡,因怕穿衣脱衣浪费时间。有一次竟达四十天之久,连衣裤袜子都粘在身上了。每当他完成一个作品时,总是进入如痴如醉的境地。现存罗马圣·彼得铁链教堂的《摩西》雕像,其右膝上留有一道锤痕。据说作品完成后,米开朗琪罗总以为面前坐着的是真人,于是不由自主地跟他攀谈起来。但摩西始终闭口不语,这下可惹怒了米开朗琪罗,一怒之下,他用手中之锤向摩西右膝上狠狠打去。米开朗琪罗对其作品从不留名,惟独《母爱》除外。现存梵蒂冈圣彼得教堂的《母爱》是他…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2010,(6):47-48
《论语》让孩子心智健康三年一班朱蓬勃的家长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是有必要用正义之道来约束自己的。犹太人之所以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是因为他们以《圣经》为道。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始圣,与他的弟子整理了指导人们修身的典籍《论语》,堪当我们中国的《圣经》。  相似文献   

16.
作为神学、政治及历史文本的《圣经》在20世纪逐渐退场,而随着哲学阐释学及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兴盛,作为艺术文本的《圣经》进场,这既是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景观,也是以艺术拯救颓败世界的人类需求的体现。《圣经》已不单纯是一种信仰的表征,它在今天已成为人类重建其文化与艺术叙事的一种重要资源。当面对现代艺术那不知所措、杂乱无章的个人叙事之时,我们知道,在人类彻底疯掉之前,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健康的、强有力的叙事母本,以恢复正常的模仿能力,有尊严地走向未来。于是对《圣经》叙事的研究在西方出现,并在20世纪后期蔚成风气。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看到,来自古老东方的中国学者也开始介入这一“神圣”事业。我国老一辈学者朱维之先生于1980年代初在南开大学开始招收《圣经》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当时有一位来自河南的年轻人投在他的门下,承接起他的《圣经》文学研究的衣钵,在中国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筚路蓝缕的工作。20余年如一日,朱先生这位弟子的大名———梁工,早已为学界所熟知,而在朱先生诞辰百年之后,梁工教授更是推出了他多年心血的结晶之作《圣经叙事艺术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下注页码均出自该书),成为我国系统研究《圣经》叙事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故事耐人寻味:1918年2月14日,英军第60师奉命进攻杰里阔,欲将土耳其人从约旦赶出去。途遇一很高的石头山,山上有一个叫“蜜抹”的村庄,土耳其人盘踞村中,凭借险要的地形顽强抵抗。师部派出一个旅的兵力攻打山头,要不惜代价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有一个熟读《圣经》的少校,一听说“蜜抹”这个村名,马上联想到很可能就是《圣经》中提到的“蜜抹”。他马上拿出《圣经》,果然在“撒母耳记”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里找到了。《圣经》记载:扫罗和他的儿子约拿单以及跟随他们的人都住在便雅小阁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在蜜抹安营……有一日扫罗的儿子…  相似文献   

18.
继续前进     
在《圣经·出埃及记》里,说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来到旷野,走了三天都找不到水喝,好不容易到了玛拉,却发现那儿的水是苦的,百姓不由得大发怨言,诉苦不已。他们不知道,只要再走一段路程,  相似文献   

19.
在《出埃及记》中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历经千难万险奔向"美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这是摩西作为领导人倾其一生的艰难事业、先知身份的独特贡献,更是摩西个人不断成长的人生历练。然而摩西自身深刻独特的人性、神性、独性却不免彰显了他内在复杂的性格特点,这使得摩西的形象丰满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0.
在《出埃及记》中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历经千难万险奔向“美丽宽阀流奶与蜜之地”。这是摩西作为领导人倾其一生的艰难事业、先知身份的独特贡献,更是摩西个人不断成长的人生历练。然而摩西自身深刻独特的人性、神性、独性却不免彰显了他内在复杂的性格特点,这使得摩西的形象丰满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