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佳 《科技广场》2007,(9):133-135
通过对模式识别系统的简要评述,对近年来几种基本的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模式识别在汉字识别方面的应用原理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印刷体汉字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印刷体汉字识别的原理和预处理、特征抽取与分析、单字识别后处理过程 ;着重分析了统计模式识别方法、结构模式识别方法、统计模式识别与结构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神经网络方法等多种汉字识别的技术 ;阐明了汉字识别技术研究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学科上来说,汉字识别属于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的范畴,还涉及到人工智能、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统计决策理论、模糊数学、信息论、语言文字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由于汉字的个数很多,汉字识别是最困难的一种文字识别,它常常被看作有意义的多类模式识别研究课题。汉字识别的基本过程包括汉字输入、预处理、特  相似文献   

4.
汉字识别是模式领域最富挑战性又极具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汉字识别技术的识别原理,介绍了汉字识别中统计模式识别的特征种类和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旭光 《金秋科苑》2008,(18):291-291
汉字识别属于模式识别的范畴。通常的汉字识别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汉字结构(笔画特征)的结构识别;一是基于汉字统计特征的统计识别。但他们各有优缺点。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主要的车牌汉字识别方法,为汉字识别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汉字识别属于模式识别的范畴。通常的汉字识别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汉字结构(笔画特征)的结构识别;一是基于汉字统计特征的统计识别。但他们各有优缺点。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主要的车牌汉字识别方法,为汉字识别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运用模糊数学的概念和方法对具有模糊性的观测结果进行处理和识别,构成了模糊模式识别的基本内容。本课题着重研究瞬态模糊模式识别、连续语音模糊识别、视觉识别、遥感图象高精度分类等,旨在提供新的识别方法,开辟新的研究途径,为上述一批模式识别问题勾画出一新的实用化理论框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突破对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号处理等研究领域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机器智能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军事上和国民经济建设中都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模糊信息处理与机器智能”的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本课题实施近二年半来取得的成果和今后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人来说,使用计算机一个主要的障碍就是汉字的输入问题。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从总体上看,汉字输入技术可以分为三类:键盘输入、语音输入和汉字识别。所谓汉字识别,简单的说,就是将汉字从图像形式变为计算机内部编码的过程。从学科分类上说,汉字识别属于模式识别学科领域,属于超多类模式集合的分类问题,是文字识别领  相似文献   

9.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又称图形识别,就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通常把环境与客体统称为"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有可能研究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信息处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形式是生命体对环境及客体的识别。对人类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对光学信息(通过视觉器官来获得)和声学信息(通过听觉器官来获得)的识别。这是模式识别的两个重要方面。模式识别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研究生物体(包括人)是如何感知对象的,属于认识科学的范畴,二是在给定的任务下,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各种技术,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并且对模式识别领域的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是一种利用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从而进行车牌号码自动识别的模式识别技术,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与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领域。本文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车牌进行定位、获取字符,对字符进行分割,利用神经网络识别技术来对车牌字符进行识别,从而达到较好的自动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1.
赵蓉英  魏明坤 《现代情报》2017,37(12):96-101
[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发展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识别人物观点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网络人物观点被视为网络文本表达的主要思想,是构成网络信息的"魂"。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快速识别网络人物观点对掌握网络信息主题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从文本分析的视角研究网络人物的观点。利用相应的算法对文本内容进行预处理,再通过文本句子中的词汇、词性标注和词汇之间的距离关系实现观点指示动词识别和观点持有者识别,从而实现网络人物的观点识别。[结果]通过网络人物观点算法识别的实证研究发现,通过对网络人物进行指代消解和观点持有者的扩展能有效地提高观点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指纹识别技术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在指纹识别过程中,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匹配等过程数据量庞大,计算比较烦琐。BP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自学习能力、强大的分类能力和容错能力,将其应用到指纹识别中是可行的。为改进BP神经网络计算速度较慢,梯度下降法不能处理一些不可微传递函数的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对BP算法进行优化,提高了指纹识别的速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王彦春  段云卿 《科技通报》1997,13(2):107-111
人工神经网络在地球物理领域中,尤其在模式识别和油气预测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前向网络的重要特性是能够总结、归纳已知样本隐含的函数关系.然而其推广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强调了该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网络推广性能的技术,即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不仅让总误差下降,还尽可能使建立的“隐函数”平滑.计算实例表明,本文的算法可以明显地改善网络的推广性能.最后给出了用该技术在辽河油田进行油气预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指出了BP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及小值等缺陷,在标准BP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几种优化BP算法的方法.针对模式识别应用领域,通过实例,运用Matlab编程对各种较好的网络学习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给出了一个三层BP网络识别含噪声的字母的实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BP算法有效地提高了BP算法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5.
钟磊  宋香荣  孙瑞娜 《情报杂志》2021,40(4):194-199
[目的/意义]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社区的信息传播和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网络民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识别网络"意见领袖",掌握其特征和规律成为了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方面。[方法/过程]在PageRank思想的基础上,利用文本的TF-IDF计算网络社区用户节点的连接强度,以此改进PageRank算法,提出一种LeaderRank方法用来评价网络社区用户节点的重要度,并结合其他指标及BP神经网络进行"意见领袖"的发现实验以及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工作。[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率,该方法可以灵活配合其他指标和方法使用,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扩展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印刷体数字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P神经网络是一种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具备网络学习能力强、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存贮量大、事先不需要描述输入/输出映射关系等诸多优点的数学方程。本文通过BP神经网络的介绍,利用不变矩特征提取方法设计一种有效的BP神经网络印刷体数字识别演示系统,对印刷体数字识别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颠覆性技术被视为“改变游戏规则”和“重塑未来格局”的革命性力量,对人类社会有广泛且深刻的影响,预先识别并部署颠覆性技术,对在当今全球化竞争中占领先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专利引用方向的变化,构建用以识别颠覆性技术的新方法,并以2001-2020年间语音识别领域专利数据进行案例研究。[研究结论]研究结果发现语音识别技术领域EP1104155-A2、US2005080632-A1、US7418392-B1、US2009043580-A1、US7720683-B1、US9263036-B1等专利极具颠覆性,涉及交互式语音修改、深度递归神经网络和语音识别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车辆导航系统、照明元件等中的应用。该方法能够对颠覆性技术进行识别,为研究人员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求解算法,并将该算法在CAD中的应用作了展望。该算法采用基元模式识别方法识别原有的以图像形式存储的模型,在适应度函数中引入形象度和抽象度的标准,并辅以人机交互的方式来判别算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个体。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设计图案,并能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优良个体。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P2 P应用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应用之一,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影响了网络带宽资源及网络安全。深度包检测技术是P2 P应用识别中广泛使用的技术,而模式匹配算法是深度包检测的关键技术,为了提高深度包检测技术,需要高效、可靠的模式匹配算法。对一些常用的模式匹配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赵璞  袁华 《大众科技》2014,(4):32-34
近年来,人脸识别一直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一个很热门研究课题。随着压缩感知理论的发展,稀疏表示已经成功应用于人脸识别。文章系统地综述了人脸识别的研究现状、系统,并重点介绍了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及求解,最后对人脸识别算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