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萍 《世界文化》2009,(12):40-41
一个秋日的午后。我们驱车于斯洛伐克东南部的小路上,去探访一个名叫Rejdova的小村庄。蓝天下,小木屋就像童话故事中描述的一样,静静地与世无争,公鸡和狗儿们在花园里围着老人们转悠……一切都仿佛停止在过去的某一刻。这个隐藏在斯洛伐克东南部深山里的村庄,远离尘嚣,仿佛世外桃源。斯洛伐克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自古以来就是常用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2.
张充 《世界文化》2012,(11):25-27
说起泰国,人们首先会想到那旖旎的热带风光,风格迥异的风情民俗以及独有的佛国特色。近年来的新马泰旅游的兴起,加深了人们对这个神秘过度的了解。当然由影帝周润发主演的《安娜与国王》对泰国的历史文化宣传人们也记忆深刻。然在在长期与泰国人交往以及访问泰国的过程中,我却发现泰国人对此片不“感冒”,有时甚至是嗤之以鼻。通过对与《安娜与国王》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和整理,发现原来有关“安娜与国王”的作品并非仅有1999年周润发版电影作品这一部,而且大多数的相关作品却是命运多舛。  相似文献   

3.
生活里的变数太多,谁也不知道下一刻自己要面临着什么。所以,在我们可知的范围内,请珍惜我们的爱人,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生活。那么不管在下一刻我们是得到还是失去,我们至少更加的心安理得。这是在看完《明日的记忆》后,我最想说的。  相似文献   

4.
我爱读书     
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有种感觉,我应该去别处。我清楚地记得我曾注视着火车从远处隆隆驶过的情景:一个模模糊糊的庞然大物,玻璃窗上反射着太阳钻石般的光芒。我一边看着,一边心里暗暗渴慕:要是我坐在车上该多好?我还记得13岁那年,跟着父母一起去飞机场,我踮起脚,读着高高的布告牌上所有我向往的地方:圣胡安,辛辛那提,洛杉矶,伦敦。 但火车疾奔而去,飞机轰鸣地消逝在蓝天,里面却没有我,我只有在书中翱游世界。顺着《米德尔马奇》和《小公主》的书页,我去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携同《安娜·卡列尼娜》一起到沙皇倒台前的…  相似文献   

5.
在2010年春天到来的日子里,中国美术馆十分高兴地举办《虚幻的蓝天——日本著名画家森秀雄作品展》,以展示森秀雄先生从1970年以来的艺术历程,特别是他进入21世纪以后,艺术上的新发展,从而使中国美术界和广大公众得有机会,认识森秀雄先生的艺术创造及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可以说,这个展览是中日美术交流又一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踏访突尼斯     
清晨,我们迎着和煦的阳光从阿尔及尔出发,沿阿尔及利亚一突尼斯公路一直向东驶去。公路弯弯曲曲,汽车一会儿行驶在丘陵地上,一会儿钻进了绿色的橄榄树林里,一会儿又到了沙漠的边缘。一路上,我们边聊天边欣赏着沿途美丽的异国风光。六七百公里的路程,我们花了一个整天,临近傍晚时分才到达突尼斯城。  相似文献   

7.
伦勃朗的《夜巡》伦勃朗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特别是他的《夜巡》最为出色。此画现悬挂在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一楼正面画室靠里的地方,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光彩,吸引着所有前来参观的人。英国评论家查尔斯·弗克斯在《伦勃朗生平》一书中介绍了《夜巡》的创作背...  相似文献   

8.
我的洱海     
不是一杯竹叶青酒 那绿色里流动着蓝色 第一个拉弓搭箭的先人 绿色的箭矢 洞穿了蓝天 一只褐色的天鹰被射落 喷溅出纯净的蓝血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10,(1):17-17
“春天到,春意浓,千山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河边柳,吐新芽,层层梯田水哗哗,布谷催春把种下,我们的劳动,我们的爱情,都等着秋天里的收获……”舞台上6名侗族妇女天籁般和声唱响了《布谷催春》,舞台下数百位金发碧眼的比利时观众听得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10.
《寻根》2009,(6):138-138
在新的一年里,《寻根》依然突出文化寻根、血缘寻根和山水寻根,刊物的风格重点突出雅俗共赏,所刊发的文章既要有学术性,又要有思想性,还要有可读性,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是我们追求的风格。为此我们欢迎朋友们为《寻根》赐稿。  相似文献   

11.
世上有两种艺术形式是将灯光打在白色幕布上的:一个是皮影,一个是电影。灯光犹如生命之水,生命由此显现而鲜活。今天,当电影风靡世界每个角落的时候,马灯曾经照亮的彩饰雕镂的生命,却在黑暗中渐渐遁去。皮影成了电影的故事,仿佛与我们隔着一个世界。对于皮影,仍是电影《活着》和《桃花满天红》给我的印象。在前往北京东郊皮影收藏家王今栋先生的采访途中,那些彩饰雕镂的皮影人物,一会儿在光影里鲜活起来,一会儿在黑暗里消失下去。让我联想着另一种生命的存在和另一种活着的方式。王先生取出他的收藏,那些经历了几世几代暗暗旧旧…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06,(6):138-138
在新的一年里,《寻根》依然突出文化寻根、血缘寻根和山水寻根,刊物的风格重点突出雅俗共赏,所刊发的文章既要有学术性,又要有思想性,还要有可读性,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是我们追求的风格。为此我们欢迎朋友们为《寻根》赐稿。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寻根》的稿件要求,特将主要栏目告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洪金 《大理文化》2012,(11):33-39
一多年来,我总是对大理情有独钟,那片与故乡一衣带水的土地,被我视为故土,与我的故乡一起热爱着。从故乡弥漫着艾草气息的土地出发,向南,过了金沙江,田畴相联,山景映衬着的,还是一片同样弥漫着艾草气息的水土,接纳我向着远方的漫游。出了大理,我才会突然想起来,应该向着故乡挥别。随着年龄渐长,许多次挥别故乡,就连同大理的那片山水和田园,也一起挥别到身后的暮色里去了。于是,我用我的文字去贴近大理,如同贴近我的故乡,我用我的笑  相似文献   

14.
故事描述的是越南河内一个家庭的故事。大姐苏及其丈夫库开了一家咖啡店。库的职业是摄影师,经常出差在外,他们有个可爱的儿子。二姐寒和其作家丈夫金过着美满的生活,寒刚刚怀了孕,金的第一本小说也即将问世。三弟海还是个不知名的小演员,在剧组里跑龙套,他和四妹琳住在一起。琳在大姐的咖啡店里帮工。借聚会之机,三姐妹私下里议论着一个叫谭的男人,似乎母亲生前和他有过一段情缘。而三姐妹看似平静的生活外表下也隐藏着各自的隐私。《夏天的滋味》是越南导演陈英雄自《青木瓜香》(1993年)、《三轮车夫》(1995年)之后执导的第三…  相似文献   

15.
1986年12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人类起源于亚洲说有了新证据,巫山发现一百八十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一文,这一发现和人们对此进行的研究,给我们在湘、鄂、渝、黔边区的自然环境区域里寻找早期人类化石材料和探索该地区土著人类文化起源的工作搭起了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声乐大师沈教授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去年,在那悲痛的日子里,当在回响着《安魂曲》的肃穆大厅里望着静卧在鲜花丛中的他的面容时,我毫不怀疑他一定是走向宇宙中的艺术天堂了,他一定会在那里的,一定!否则我们无法承受眼前的事实。一个在人生最浑厚纯熟时期,在事业发展最辉煌时期骤然离开,世人当会忱惜。沈先生却不仅于此。他一生为艺术,为民族,为学生、朋友、亲人承受了许多许多。他不仅以花甲之年本旧S旺应、深远的管意火把住一批批学生丝生爱8,不仅以世界用声乐大师的治污和业问给姐们留下了宝出的问回祖光县的邀们,他还以…  相似文献   

17.
花盛 《大理文化》2014,(10):60-61
云朵 远处的云朵在远处缓缓移动 像生活的某个场景在悄然变幻着 每天都会看到相似的云朵 相似的人群,相似的你和我…… 而不同的是夏日天空的变化莫测 从阳光到阴雨.蓝色到灰暗 从鲜花到荒芜,梦想到现实 一些人远去,如飘散的云朵 一些人诞生,如云朵一样洁净 我们在生活深处经历着夏日的美好 也经历着多变的风雨 而云朵依旧在你我不经意间 漫过蓝天,漫过我们生活的版图 也漫过一个人的旅途和心灵  相似文献   

18.
阿瑟 《世界文化》2007,(11):49-50
20世纪初,俄国著名的《埃佛伦百科大词典》里提到了在南极洲的海水中栖息着多种多样未知的海藻和奇异的海洋动物,同时,该词典也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南极大陆很可能有过先进的史前文明存在。  相似文献   

19.
陈世松 《寻根》2003,(5):121-124
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追述其家族祖先时说:“在我们家的祖先里,有一个曾入选翰林院,人称邓翰林,可能这个翰林就是我们这个邓氏家族中祖祖辈辈最著名、最光彩的人物了。”  相似文献   

20.
六朝时期,士林中流行一种雅器,名曰尘尾。这一微小之物,凝聚了六朝的绮丽与辉煌,昭示着士人的倜傥和风流,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可惜明季以前,学林中人很少予以关注。有清学术发达。乾嘉之际,著名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率先揭示了尘尾与六朝清谈文化之关系①。至民国时代,王伊同先生在《五朝门第》②第八章的两篇附录里,对有关尘尾的史料加以梳理,并略作阐发。嗣后,贺昌群先生作《世说新语札记》③(简称贺文)。此文从六朝之文化背景出发,结合东瀛之实物遗存与我国石窟之造像以及壁画之摹绘,初步考察了尘尾的形制特点与日常功用,十分引人入胜。八十年代初,白化大先生著文(简称白文)向文史爱好者介绍尘尾④,详明而严谨,亦足资研究者借鉴。本文之作,实缘于谐家之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