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央视上榜品牌"是个什么概念,是不是产品质量靠得住,中央电视台推荐上榜?日前,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法院刚刚生效的一个判决证明:产品打"央视上榜品牌",有可能是虚假宣传.  相似文献   

2.
高寅梅 《青年记者》2007,(12):34-34
在媒体大战日益激烈的今天,注重品牌经营,打品牌战已逐渐成为媒体经营者的共识。对于一家媒体而言,创造出一个品牌并不难,难的是在品牌创立之初就想到要做百年品牌,在品牌已经打造出来后,还能设法将其保持巩固下来并继续发展下去。而要突破这个难关,笔者以为,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品牌管理。  相似文献   

3.
胡明媚 《声屏世界》2011,(11):76-77
尊重策略发挥创意许多年以前,陈阳带领的威恒创始团队就有个情结:想把在海外求学和4A工作的经验,用来帮助国内本土品牌发展,创造本土品牌的成长奇迹。说到4A就不能不谈创意,作为一名曾经以4A公司为沃土,扎根成长12年的广告创意人,陈阳依然认为做创意是一件难事,但是比创意人更难的是作为专业广告传播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11,(7):100-109
唇齿相依,首先在于共同成长。在中国,成长型企业占90%以上,这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企业群体,生机盎然,潜力无限。但是,当成长型企业完成了产品竞争之后,自然而然地要进入到品牌竞争的阶段。从"成长型"走向"成熟型"则在品牌建设、渠道拓展、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等方面需要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并调配资源,才能最终使企业脱颖而出、稳步提高。但是,如何迅速完成自身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建设,如何尽早地走上品牌知名度的高速路,抢占品牌美誉度的快车道,许多成长型企业都在积极地寻求着外脑和外手。但是,谁最适合自己,谁最钟情自己?对于中国的成长型企业来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立足本土市场,因此,他们的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都应该是本土化的。本土广告公司凭靠着对本土市场广泛的了解、对本土消费者深刻的理解、对本土文化精准的注解,因此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成长型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的最佳人选。而对于本土广告公司,成长型企业应该是他们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做好本土品牌的优秀制造商应该是他们最具价值的定位。也就是说,帮助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是本土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最实际的体现;做好本土品牌制造商,是本土广告公司可持续发展最原始的动力。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纳爱斯还是海信这些与公司合作多年的老客户,还是东阿、赶集网这些与公司媒体全案合作的新客户,他们之所以能够与中视电传相知、相识到相守,看重的就是彼此能够同根、同源、同心;求的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彼此的了解、理解,甚至是谅解。因为他们坚信,只有这样彼此才能够心心相印走好自身品牌发展之路。而中视电传面对一个个成长中的客户,想的就是要帮助他们在品牌成长中能够羽化成蝶,积善成著;要的就是在这种切实而深入的服务中能与客户相濡以沫,共同成长,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将自己历练成名副其实的本土品牌制造商。正是由于双方在成长中不离不弃,一如既往,正是由于双方在长期的合作中携手并肩,相互砥砺,才培育出一棵棵本土品牌的参天大树,无论风吹浪打,我自巍然不动。正如《三国志·魏书·鲍勋传》所言:"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相似文献   

5.
品牌的成长是系统工程,但是像"利郎"这样短短几年实现了"从形到心的修炼",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利郎品牌的"心路"历程。始于定位简明——有效把握消费者心智资源品牌的创立源于简单,品牌的快速创立更需要定  相似文献   

6.
闫学 《新闻世界》2007,(6):10-10
人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未来。在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子女的教育总是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成为了家庭运转的轴心。如何能让子女从"花朵"顺利成长为"栋梁之材",是每一位家长都在苦苦探求的问题。本刊特选编几则和传统教育模式稍显"另类"的故事,希望能对读者在探求子女成长的方法上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未来。在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子女的教育总是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成为了家庭运转的轴心。如何能让子女从"花朵"顺利成长为"栋梁之材",是每一位家长都在苦苦探求的问题。本刊特选编几则和传统教育模式稍显"另类"的故事,希望能对读者在探求子女成长的方法上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未来。在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子女的教育总是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成为了家庭运转的轴心。如何能让子女从"花朵"顺利成长为"栋梁之材",是每一位家长都在苦苦探求的问题。本刊特选编几则和传统教育模式稍显"另类"的故事,希望能对读者在探求子女成长的方法上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欣赏嵇万青并非他与"竹林七贤"嵇康有什么瓜葛。从貌相看万青兄,很难与企业的品牌管家划等号,如果第一次见面介绍他是报社记者或者作家什么的,你信。如果说是企业的品牌管家,你可能就得打个问号,但他的确选择了"品牌管家"这个职业,而且在这个职位上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特别在打造"波司登"羽绒服第一品牌上,尽显他的睿智和才华,而且著作颇丰。  相似文献   

10.
章炜 《新闻世界》2012,(4):19-20
在"新闻战"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新闻同质化愈演愈烈,获取独家新闻越来越难。对于记者来说,在"同质"新闻中寻求"另类"表达也许是让"二手新闻"活起来的重要方式。笔者对"二手新闻"的"另类"表达方法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1.
提到另类媒介,人们会因日常生活中对"另类"所赋予的贬义色彩而对它持有某种程度的偏见。其实,另类媒介是与主流媒介相对而言的,是在系统中对不同于主流媒介的一种命名。另类媒介不仅没有贬义色彩,而且在新媒介的背景形式下还出现了与主流媒介相融合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主流媒介有时将另类媒介作为消息的来源、话题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5,(17)
西方另类媒体何以"另类"一直是困扰媒介研究的一个问题,其模糊和动态性体现在其同有一个范畴,却具有不同的指代和多种的视角。本文主张,于此问题衍生出的多种观点和争议,都必须回归到一个目的之下,那就是另类媒体必须保有批判的"自由精神":另类媒体不仅仅是独立于商业与官办的主流媒体之外的边缘媒体,而是要求变革社会以追求社会正义的进步性媒体。因此,如何不失其批判的实质,追求社会正义,以传播行动来达成社会最大的"共同的善",才是西方另类媒体本体研究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周宇 《今传媒》2012,(3):72-74
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与发展,明确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作为在数字化胚胎中孵化并在媒体融合及三网融合浪潮中诞生的新媒体"安徽网络电视台"如何借力国家政策引导,在自身成长中通过完善品牌传播建设,打造视频门户特色品牌,树立新媒体文化品牌成为数字文化品牌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借文化发展之势为背景,以安徽网络电视台为例,紧扣网络电视新媒体文化品牌传播的主题,通过阐述品牌传播的原因,品牌传播的过程以及品牌传播的管理,为推动新媒体文化品牌健康和谐的成长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想清楚再投     
斯美特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区域品牌,采用聚焦传播的策略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但是"焦"在哪里,却需要有清晰而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出版》2018,(9):73-73
蜘蛛先生的葬礼一场事无张扬的"葬孔",一出破涕为笑的幽默轻喜剧。诠释暖心的友情盛宴,传达别样的生命教育,热闹中催人泪下,悲伤后飞跃成长。用一场游戏的狂欢去消解成长中的烦躁忧愁,经历蜕变的阵痛才能迎来新生的喜悦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好书获得者李姗姍原创童话剧绘本,给孩子另类独特的生命教育构思巧妙,另辟蹊径,变"死亡"悲伤为成长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品牌"在英文里最早的含义是烙印,是指在牛身上打上烙印,以表示财产的所有权。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商业演化,这种牛身上的烙印,变成了消费者心中的烙印,演变成为既有具体使用价值,又有抽象文化价值的商标和符号。"品牌"是产品,是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产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无价资产;"品牌"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了顾客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品牌将产品、企业、顾客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品牌伴随着产品、企业一同成长、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另类期刊”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秀敏 《出版经济》2004,(11):75-77
2004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根据我国<出版管理条例>,公布了首批<取缔30种利用境外刊号从事非法出版期刊>的名单,明确阐明这些"另类期刊"的非法出版行为,对遏止了非法期刊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这里刊发由ISSN中国国家中心工作人员撰写的<"另类期刊"调查>一文,目的是使业界对"另类期刊"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8.
所谓"另类",必是脱离"主流"之外的,就是存在于主流之外的支流。另类往往是独特的,它表明了一种与众不同。最近,中国的文坛掀起了一股"颠覆"风。孔子被"贬"成"丧家狗",李白被戴上"大唐第一古惑仔"的帽子,诸葛亮被鉴定为"中国最虚伪的男人"等等,一个个古代名人被解读得面目全非。这种颠覆其实就是一种另类的炒作。  相似文献   

19.
王玮 《出版经济》2004,(2):52-55
随着"另类"一词的广泛流行,在这种概念炒作的大背景下,另类阅读逐渐跃出地平线.不仅受到出版界的关注,同时也吸引了阅读学的研究者.在轰轰烈烈谈论另类阅读的时候,我们有多少人能明确说出另类阅读究竟是什么呢?这种新的名词到底是商业炒作的产物还是社会潜在的文化暗流?它是否可以成为阅读学研究的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20.
资讯     
《声屏世界》2011,(8):189-191
BRIEF策划简报优扬传媒助力伊利深度诠释儿童成长理念优扬传媒根据伊利儿童奶QQ星"成长、勇气、智慧、全能"的品牌定位及消费人群,锁定了央视少儿频道的黄金栏目"智慧树",整合各地少儿频道优质广告资源,并策划执行了"QQ星成长乐园"消费者互动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