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9月,《人民日报》连发数篇署名评论,批评"悬疑新闻"和其背后的"标题党"。"标题党"现象伴随着传媒作为利益单元的存在,由来已久。这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业内、影响到业外的"专业"逐利现象,"悬疑新闻"只是其表现之一。说它"专业",是因为这些人谙练新闻价值的运用,但新闻传播专业的各种职业理念是相互关照的,这些人没有真实、客观的职业理念(也是一种职业道  相似文献   

2.
《传媒》2017,(2):6-7
2016年12月5日,国家网信办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整治乱改标题、歪曲新闻原意等"标题党"的专项行动,还制定印发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标题规范管理规定(暂行)》,明确要求各网站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到互联网新闻采集、撰写、编排、发布等环节。"标题党"专项整治行动调查发现,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焦点5家网站均存在较为严重的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北京市网信办对这5家违规网站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国家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还在官方网站建立了网站"标题党"问题举报专区。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保持整治"标题党"的高压态势,狠抓规范管理和违规处置,不断规范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3.
辰目 《传媒》2014,(19)
正今年以来,新闻单位和新闻出版广电管理部门就行业陆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校正和规范。这其中对新闻敲诈、对以曝光相威胁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打击和治理,情况有明显好转。但与此相关连,还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悬疑新闻"与"标题党"的不正之风,仍在影响着新闻正常作用的发挥,扭曲了新闻媒体应有的形象,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和谐因素。就"悬疑新闻"而言,它的标题制作与内容报  相似文献   

4.
2014年9月,人民日报在其第四版“人民论坛”栏目先后刊发了《“悬疑新闻”当休矣》、《向“悬疑新闻”说不》等四篇署名评论,密集抨击新闻报道中渐盛的故弄玄虚的表达倾向,①一时令“悬疑新闻”成为网络热门讨论话题。本文意图通过对互联网场域中信息传播机制的特征分析,探究“悬疑新闻”的泛起,厘清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杨嘉)5月10日,由新世界出版社、北京新华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迷小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迷小说》是由有"中国悬疑天王之称"的畅销作家蔡骏创意并监制  相似文献   

6.
5月10日,由新世界出版社、北京新华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迷小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迷小说》是由有“中国悬疑天王之称”的畅销作家蔡骏创意并监制的悬疑小说丛书。这本以“知识悬疑”为卖点的杂志书,首期十万册销售一空。  相似文献   

7.
2017年1月中旬,国家网信办对外公布消息:“标题党”专项整治行动调查发现,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焦点5家网站均存在较为严重的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北京市网信办对这5家违规网站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这个新闻也使得“标题党”问题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标题党”尤其是网络媒体“标题党”的巨大危害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几大网站被处罚让广大网友看到了有关部门大力整治“标题党”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2,(7):39
当前,网络上"标题党"盛行,在传统媒体上也不时有他们的身影。"标题党"何以产生?将对媒介生态带来什么影响?公众、传媒人又该如何应对?请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涛甫的《"标题党"与媒介生态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江海 《新闻前哨》2020,(1):73-74
在新媒体的发展进程中,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步融入到了我国传统媒体行业的日常运营中,促使一些新闻信息得到了高效的传播和关注,但是在新闻媒体报道中,一些不负责任的"标题党"以各种夸张的形式出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里,其文章的不专业性、破坏性和低俗性严重影响媒体人的形象和诚信,需要得到广大读者和网民的抵制和抨击。这种"标题党"的出现严重污染了我国新闻媒体环境,影响了当下正规媒体人的工作现状,也直接冲击了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进程。本文从"标题党"对新闻信息传播的不专业性、对社会和谐的破坏以及对新闻语态环境的危害入手,积极探索标题党对我国媒体人诚信的危害,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3,(2):7
黄色标题党是新闻毒瘤曹林在《新闻记者》2013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黄色标题,是当下新闻界的一颗毒瘤——它既制造着假新闻,误导着公众,以饮鸩止渴的方式损害着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还破坏着网媒与纸媒、网络编辑与传统媒体记者的合作关系,更以"唯恐新闻不刺激,唯恐冲突不激烈"的嗜血偏好加剧着社会的冲突。说这种黄色标题是新闻毒瘤,一点也不夸张:其一,它制造着假新闻。标题党喜欢诡辩称假标题不是假新闻。标题是新闻的一部分,标题捏造了并不存在的信息,当然也是假新  相似文献   

11.
黄璐 《新闻知识》2015,(2):97-98,79
新闻评论的文化意境一直是媒体人追求的发展目标,《光明日报》在巴西世界杯赛期间创办了"瞩目世界杯"专题评论栏目,犹如一部展现新闻评论文化意境的"活教材"。"瞩目世界杯"专栏在比赛气氛营造和悬疑铺设、人情味报道、新闻洞察力、新闻落点把握、爱国情感等方面表现优异,已经成为新闻界万花丛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带给新闻人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时下网络信息时常可见耸人听闻的标题,例如《水浒传》是"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的故事";八仙过海是"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风流韵事";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则被描述为"美丽姑娘竟然被火柴烧死的惊天血案"等等。请问,网络"标题党"为何大行其道?这种现象给新闻传播学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发展迅猛,新媒体竞争加剧,视觉文化的冲击使得网络媒体在标题上竞争激烈,一时间演变成各种"标题党",耸人听闻、夸张、歪曲的标题侵害网络环境。本文通过网易新闻中"周点击率"排行的100个标题,分析了网易新闻"标题党"传播的特点、盛行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同时对网易新闻标题的改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凌争 《今传媒》2012,(2):126-127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标题党"类型的新闻标题已逐渐代替新闻理论意义上的新闻标题,它以吸引读者阅读为主要目标,创造了一种"新闻标题"的新形势。但由于"标题党"只注重吸引读者获得高点击率,忽视了新闻理论及新闻的内在属性,所以这是一种在新时期竞争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不符合新闻理论的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15.
一年来,新闻媒体出现大量以“或”字为代表的“悬疑新闻”,类似《奥巴马夫人或在白宫生宝宝》、《律师称南京重大交通事故肇事司机或被判死刑》等报道,渎者不知这个“或”能否“突发”还是“未发”,媒体为了抢新闻也被动地不敢不发,于是“悬疑新闻”纷纷亮相,成为新闻体裁中的“新生代”。  相似文献   

16.
姚道武 《今传媒》2013,(5):107-108
标题党是当今经济逻辑支配下,新闻娱乐化的产物。从标题党的主要表征看,它不仅损害新闻价值,更给受众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面对媒体普遍盛行的标题党,我们应积极引导受众提高媒介素养,自觉抵制标题党,解构标题党。  相似文献   

17.
新闻定义外延的再一次扩张,正是在"悬疑新闻"大量出现在媒体后,首先引起业界再一次对新闻定义的重新认知.没有发生或尚未证实的事实,众说纷纭而尚未定论的事实,可被媒体当作"独家新闻"、"重要新闻"向受众海量传播.而受众对"悬疑新闻"的信息冲击,不仅没有排斥,而且还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作为新闻传播的业者,还能说"悬疑新闻"不是新闻吗,还能对此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关"悬疑新闻"的讨论,支持或认同者认为,悬疑新闻报道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实,也是新闻,甚至认为它扩大了新闻定义的外延;反对或不认同者认为,悬疑新闻中的所谓事实还没有发生,只有不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注意力从传统媒体上分散,倾向于碎片化阅读.为了营造所谓的"包点",新闻标题创作的"标题党"现象日益突出,常常断章取义夸大其词,挂羊头卖狗肉,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新媒体新闻生产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在议题设置和整合编辑方面更加贴近互联网受众,具有互联网新闻的特质,但不能偏离新闻的专业性.本文研究了日益突出的"标题党"现象,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重申新闻标题的拟定规范.  相似文献   

20.
正标题被誉为新闻的眼睛。类似与人见面的第一印象,读者对新闻稿件的第一印象往往也来自于新闻的标题。因此,新闻标题一直被视作新闻的点睛之笔,为媒体人所珍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滋生于网络的"标题党"现象。近来,随着新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标题党"现象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上也呈现蔓延趋势,给报纸等传统媒体带来了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