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第九册教材中简单复句的教学□江西宜春地区教研室邬建华在《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就句子的教学提出了“复习并列、因果、递进、转折、假设等简单复句。认识选择、条件复句”的要求。现就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谈几点意见。一、应该正确...  相似文献   

2.
多重复句教学一向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想就多重复句教学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多重复句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九年级课文《孔乙己》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复句:“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这可说是复句分析中的“名句”,历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中多有提及,很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4.
再谈“虽然……,但是……,所以……”这类复句的层次划分河南省卫辉市安都一中孟庆甫“虽然……,但是……,所以”这类复句第一层如何划分,《中学语文教学》曾接连登载文章,进行讨论。有主张“一刀切”的:“这类复句的第一层应该、也只能在表转折的地方划分。”(1...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5册《殽之战》有弦高的一段辟令;“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课文注:因您的部下要久居),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按课文的注释,“为从者之淹”与“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是一个因果复句。这样的注释似嫌逻辑根据不足,现试作分析。因果复句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说明因果复句,它是“就既定的事实来说明其中的因果关系”;二是推论因果复句,它是“就一定的根据推论出因果关系”。说明因果复句中的既定事实,是指原因和结果都是“已经实现或已经证实的”。因此“为从者之淹”的“为”字译为“因(为)”,必须是“从者之  相似文献   

6.
多重复句的第·重、第二重分别是因果──转折,或者是转折──因果两种关系,这在复句中是常见的。本文把一二重含有这两种关系的复句统称为“包含因果转折关系二重复句”。多重复句结构层次可以不止二重,但本文为了分析说明的方便,所以凡遇复句还有第三重或更多层次的,一般也只分析到第一:重,其他层次关系予以省略。含有因果转折关系的二重复句,有的关联词语可能比较齐全。如:(1)他虽然不比别人聪明,|但是因为在听课做作业时能开动脑筋,并且能够牢固学因果握知识和技能,||所以学习就比别人进步快。例句(1)中因为关联词语齐…  相似文献   

7.
《回忆我的母亲》中有一个二重复句,几种教学参考资料或学生练习测试的参考答案都把其层次划分为:①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因果)②今年不比往年健康.(转折)③但仍不辍劳作,(递进)④尤喜纺棉。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层是转折关系(有转折连词“但”表明),层次划分在上文所标的②、③之间;所标③、④之间是第二层,为递进关系(有表示递进意义的副词“尤”表明),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个二重复句到底是由几个分句组成的?“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究竟是因果复句,还是一个复杂单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复杂单句,不是因果复句。  相似文献   

8.
练习六一、1.(单句) 2.(复句) 3.(单句) 4.(复句) 5.(复句) 6.(复句) 7.(单句) 8.(单句)。二、1.“只要”(条件复句) 2.“可是”(转折复句) 3.“由于”(因果复句) 4.(承接复句)5.“却”(转折复句) 6.(假设复句) 7.(选择复句) 8.“要是”就”(假设复句) 9.“接着”(承接复句) 10.(并列复句) 11.“有时”“有时”(并列复句) 12.“虽然”可是”(转折复句) 13.  相似文献   

9.
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练习》中,有几个同含转折和因果关系的多重复句: (1)①虽说故乡,‖转折②然而已没有家,|因果③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中学语文练习》高一册第57页) (2  相似文献   

10.
"毕竟"的语义语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毕竟”主要用在因果语句或转折复句 (语段 )中的因果复句之原因部分 ,其作用是标示原因焦点 ,使之突出、醒目 ,引起受话者注意 ,从而达到强调的表达效果。“毕竟”的使用受语句形式、语用预设和语体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怎样分析“虽然…,但是…,所以…”这类复句浙江鄞县五乡中学吴伟妙“虽然……,但是……,所以……”这类复句第一层次究竟分在何处,黄德焘老师的《这类多重复句第一层在哪里分》一文(见《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5期)从分句的内容联系入手作了细致分析。其“内...  相似文献   

12.
因果复句是用于表示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古代汉语因果复句属于偏正复句,共有11个句型.这些句型如果按照表示原因与结果的顺序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两组.第一组 由因及果复句(句型1—句型6).这组复句的特点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前分句表示原因,后分句表示结果.吕叔湘先生把这种句子叫做“纪效句”,杨伯峻先生则称之为”结果句”.①这组复句有的在前分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在后分句句首或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前后分句都有关联词语,也有的根本不用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13.
沈家煊对复句所作的"三域"划分,对因果复句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因果复句三域的基础上,运用主观性理论及交互主观性理论,对因果复句的主观性作了进一步研究。从而得出因果复句的三域中,从行域到知域到言域,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不断加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多重复句的切分,历来是中学语文教与学的难点之一。笔者在翻阅近几年一些语文杂志和高考复习资料时,发现分歧大多集中在没有配套使用关联词语的“转因”同形复句上。而且这类同形复句大量出现在教材的课文中和“思考练习”里,一些高考复习资料也设计  相似文献   

15.
琐谈“由于”银川二中白东明中学语文教材和各类语法著作将“由于”一词明文确定为两种同性:一是表原因的介词,一是表原因的连词,属于兼类词。既然两者都用来表示原因,那么“由于”出现在具体句子中,尤其是复句中,其同性究竟是表原因的介词,还是表原因的连词;究竟...  相似文献   

16.
九年级课文《孔乙己》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复句:“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这可说是复句分析中的“名句”,历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中多有提及,很值得我们注意。如果我们单纯从语言本身(把它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抽取出来)或者从语法(复句)的角度来探究,完全可以认为:这个复句,不仅第一重是因果关系;而且第二重“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与“主顾也没有好声气”也构成了比较明显的因果关系。但当我们从“学习语言论”的角度出发,从语言的生成性原理及其特征着手,把这个复句还原到它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就是还原到文章里…  相似文献   

17.
在多重复句中,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共现于一个多重复句中——前有表转折的连词,后有表因果的连词,象“(虽然、尽管)……,但是……,因此……”这类复句,如何确定第一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对这一情况略作浅析。笔者认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分析多重复句应从内容出发。既然复句的关系类型是按逻辑事理确定的,那么,分析多重复句也应按这个标准,以求得复句分析上的协调一致。一个多重复句内具有转折和因果两种逻辑关系,怎样根据逻辑事理确定第一层呢?可以用变换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分号”的表意功能河北省清河县第二中学王广文从中学语文教科书上的定义看,“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复句之间的停顿。这个定义给人们提供了两个信息:一、分号是一种较长的停顿;二、分号是复句并列关系的一种标志。于是教者也往往仅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对于前者进...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于是”是承接连词,所表示的语义关系主要是时间上先后相继,事理上前后相因。与因果复句不同,由“于是”连接的句子具有客观性,只采用按照时间顺序的自然语序,多用于表示过去时、已然体的动态句。考虑到“于是”语义的兼容性和用法的复杂性,文章认为“于是”应该在学生掌握了初级语法项目中的表示时间先后的承接复句和因果复句之后,作为中级语法项目在中级阶段予以讲授。  相似文献   

20.
简单说来,因果复句只适用于对已经存在的事物或现象作判断.请看例句: ①因为王老师累住院了,所以,今天他不能来给我们上课了.句中,王老师生病住院是客观存在,没来上课也是客观存在,表述这种“已然”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就得用因果复句.推论因果的复句也具有”已然”的特点.如下例: ②李老师,既然王老师今天不能来上课了,这堂课就请您给我们上吧. 试想,王老师不能来上课如果不是客观现实,他夹着书本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