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李纲在绍兴二年的行踪如何?《宋史》、《宋史纪事本末》及《梁溪先生年谱》都有过记载。《宋史》第358卷“李纲传”载:“绍兴二年,(李纲)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上疏不成,罢为提举西京崇福宫。”书中载明“绍兴二年”,却不见何月何日。《宋史纪事本末》所载较为详细,“绍兴二年十一月甲  相似文献   

2.
罗愿所著《新安志》共10卷,其中人物类从第六卷到第九卷独居4卷,是全书内容最多的一部分。《新安志》所记载的地方人物众多,对于当地历代乡贤、耆宿、进士、义民、流寓、名宦、职官乃至僧道几乎无所不载,其中宋代人物的记载尤为详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就《先达》两卷而言,罗愿记载了古新安的41位先贤人物,其中宋代的36位。36位人物传记所载事迹或见于《宋史》的列传、或散见于《宋史》各篇、或为《宋史》未录,与《宋史》相佐证,是研究宋代历史的宝贵史料。而且《先达》两卷记载的宋代人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且多登进士第为文吏,为学界了解宋代徽州社会提供了基本信息。《新安志》中所记的宋代人物还为后代的徽州地方志提供了资料来源,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苏舜钦,字子美,宋代著名的诗人,与梅尧臣齐名,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将之一。关于苏舜钦的籍贯,颇多歧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梓州铜山说。这一说可以《宋史》为代表。《宋史》卷四四二《苏舜饮传》:“苏舜钦,字子美,参知政事易简之孙。”卷二六六《苏易简传》:“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采取这一说的还有  相似文献   

4.
北宋名贤蔡襄,字君谟,福建兴化军仙游人。“年十八举进士,为开封第一。(仁宗)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甲科,为西京留守推官。”(明陈效修、周瑛等《重刊兴化府志》卷三九)他累官直史馆、知谏院、馆阁校勘兼起居注,历知开封府、福州、泉州和杭州,终至端明殿学士。英宗治平四年(1067)病卒于家。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谥忠惠。纵观其五十六年短暂的生涯,堪称是位才学广博的名儒贤臣。  相似文献   

5.
《老学庵笔记》是陆放翁晚年退居故乡山阴镜湖畔的老学庵时期结集成书的。《宋史》本传说他“才气超逸,尤长于诗。”但我觉得他的诗和词都算不得一流,惟这《老学庵笔记》,在宋代的笔记小说中,的是上乘之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老学庵笔记》十卷,《续笔记》...  相似文献   

6.
向子湮为两宋之交具“宏才伟绩、精忠大节”(胡寅《斐然集》卷19《向芗林酒边集后序》)的爱国名臣,也是蜚声当代词坛的优秀作家,堪称南宋爱国词先驱。其事迹载诸《宋史》,然讹误颇多。今就其籍贯、生卒年及著述考辨如下。《宋史》卷377K《向子湮传》载:“向子湮字伯恭,临江人,敏中玄孙,钦圣宪肃皇后再从侄也。”称向子俚为临江人,此为“本传”中讹误最为特出者,其影响甚大,自清以降,陈陈相因,一误再误。如《四库全书总目》、《宋诗纪事》、《全宋词》、《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唐宋词鉴赏辞典》以及各种有关向于证的…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第五册《事事关心》一文说:“杨龟山是程灏、程颐两兄弟的门徒”,注释中也记作“程灏”。而《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则载:“程颢字伯淳”,程颐兄长的名讳与课本不同。“灏”意为“水势大”。“颢”的意思是“白而发光”,两字音同而义殊,都常用于人  相似文献   

8.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都江堰市城西之岷江中游,是名震寰宇的水利工程。建于秦昭王时,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堰名也几经更变。近世“都江堰”的含义一般是指分水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宝瓶口四大工程;而古代则不然,仅指分水鱼嘴和金刚堤。“都江堰”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史籍是在《宋史》。《宋史》卷95《河渠志》云:“皂江支流迤北曰都江口,置大堰”。卷247《赵不(?)传》云:“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为何称“都江堰”?唐李泰《括地志,云:“郫江一名都江。”郫江即鱼  相似文献   

9.
《宋史·卷四百五十一》载,陆秀夫“景定元年(1260年)登进士第。”我以为不确:一、按宋制,三年一次开科取士。查《宋史·理宗纪》,有宝祜四年(1256年)五月甲寅,“赐礼部进士文天祥以下六百一人及第”。开庆元年(1259)五月辛末“赐礼部进士周应炎以下四百四十二人及第”。景定三年(1262)五月丁丑,“赐礼部进士方  相似文献   

10.
现存福建地区乡试录汇编《闽省贤书》,保存了明代福建90科乡试录取情况,为了解该地区内部以专经为表象的科举竞争实态提供了依据.梳理明代福建各府的中式人数,分析其变化趋势以及竞争关系,得到如下结论:一是明代福建地区的科举格局,经历了由明前期福州府的一家独大,至明中期福州、兴化两府争锋,再至万历后泉州府、漳州府崛起的变化过程;二是各地区的科举优势,建立在专经的基础上,如福州专《诗》、兴化好《尚书》、泉州重《易》;三是各地科举人数的消长,取决于各地专经实力的变化,福州、兴化在明代后期科举优势的丧失,源自于漳州、泉州等地在《诗》《易》《尚书》等方面科举竞争力的增强.对闽县与晋江二地《礼记》盛衰变化的考察发现,杰出的科举人才往往能够引领一时风气,带动地方科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的《卖油翁》(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里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尝射于家圃”。《宋史》卷二百八十四载:陈尧咨字嘉谟,是陈省华的幼子,兄弟三人。“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后“举进士第一”,官至武信军节度使。谥“康肃”。他的宦途较为坎坷。因他对上“豪侈不循法度”,又常“气凌”部下。“须索烦扰,多暴怒,列军士持大梃侍前,吏民语不中  相似文献   

12.
近日校点《东都事略》列传数卷,以《宋史》两两比勘,乖谬互见。兹取传主五人生卒年略加考辨,一陈管见,以就正于前辈学者。一、邓洵武洵武字子常,成都双流人,神宗朝御史中丞邓绾之子,洵仁弟。《宋史》卷三二九,《东都事略》卷九八本传皆云:举进士,为汝阳簿,徽宗朝官至知枢密院事。此后二书记载略有不同,《宋史》本传云:“迁特进,拜少保,封莘国公。”未云何年。《东都事略》本传则谓其  相似文献   

13.
王拱辰 《增注》第一卷第159页《王拱辰小传》结尾云:王拱辰“……神宗元丰初,累官武池军节度使、彰德军节度使。”其中“武池军”不确。虽然《中国历史人物辞典》(P286)亦作“武池军”,但《中国文学家大辞典》(P593)则作“武汝军”,而《宋诗记事》(P296)、《中国人名大辞典》(P107)、《宋史·王拱辰传》均作“武安军”。查《宋史·地理志》及《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均无“武池军”,亦无“武汝军”,《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有“武安军”,但解释文字为“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885年)以钦化军改名,治所在潭州(今湖…  相似文献   

14.
一《水浒传》与《平妖传》,就其题材而言,都与史实有所关联。鲁迅曾经指出:“《水浒》故事亦为南宋以来流行之传说,宋江亦实有其人。《宋史》(二十二)载徽宗宣和二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又说:《平妖传》“记贝州王则以妖术变乱事。《宋史》(二百九十二《明镐传》)言则本涿州人,岁饥,流至恩州(唐为贝州),庆历七年僭号东平郡王,改之得圣,六十六日而平。小说即本此事。”但是,《水浒》、《平妖》二传,都没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飞来峰》诗:“飞来山上千寻塔。”宋人李壁注道:“兴化军仙游县有大飞山,临安钱塘县灵隐寺有飞来山。介甫未尝入闽;若又以灵隐飞来峰,则无塔,兼所见亦不远:恐别一处也。”近来注此诗的,或即以为是杭州灵隐寺的飞来峰,这是漫无根据的。秦观的《淮海集》和三处说到飞来山。一、卷十六《录宝林事实》说:宝林禅院始于宋元徽中,梁大同中赐号宝林寺,唐会昌中废,乾符中复兴,更号应天寺,宋代因之。其地在越州,“其山一名宝林,一名飞来,一名龟山。上有鳗井,岁旱祷雨辄  相似文献   

16.
宋代福建庙学从分布密度看,闽东最高,莆仙次之,闽南和闽北又次之,闽西最少;从政区分布角度看,福州雄居八闽之首,建宁府和泉州次之,汀州又次之,南剑州、漳州、邵武军并列第四,兴化军最少;从新建数量看,北宋远多于南宋,就北宋而言,仁宗朝最多,真宗朝次之,其余几朝相当。进一步研究表明,正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政治改革及当政者态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教风尚、北人移闽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才形成宋代福建庙学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康保裔在《宋史》中列于《忠义传》之首。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南下,与宋军战于河间。康保裔时为高阳关都部署,率军住援,为辽军包围,“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宋史》卷446《康保裔传》)在《宋史》成书之前,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王称的《东都事略》、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等书,都说康保裔阵亡。  相似文献   

18.
郎士元考     
郎士元,字君胄,中山人。生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皇甫冉榜进士。姚合《极玄集、卷上》:“郎士元,字君胄,天宝十五年进士。”《新唐书·艺文志四》:“郎士元诗一卷。字君胄,中山人。”计有功《唐记纪事·卷四三》所载殆与《新唐书》同。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郎士元,字君胄,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按:《极玄集·卷下》谓:皇甫冉“天宝十五载进士”。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皇甫冉)  相似文献   

19.
庄夏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元老。他敢于进言,刚毅正直;富于爱心,关注民生;邃于经学,著述丰富。《宋史》为其立传,称其为“有为之才”。《八闽通志》把他列入“名臣”传。庄夏不仅是泉州庄氏家族的骄傲,也是宋代福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0.
《宋史·儒林传·杨万里传》载杨万里曾向丞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60人才,“淮次第擢用之”。周汝昌先生《杨万里选集·前言》将此事系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杨万里”条又云:“(淳熙)十三年,迁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16位人才。”今案:杨万里向丞相荐人才之事本在淳熙十二年(1185),不在十三年;所荐乃60人,而非16人,迁枢密院职乃在荐人才之后(次年),而非其前。检《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宋钞本《诚斋集》卷113《淳熙荐士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