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不同于斯蒂芬?金其他作品的小说,一反他惯有的恐怖诡谲风格,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写实主义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高墙内的故事。如何在监狱这样一个特殊的舞台上演一出精彩的故事,这是斯蒂芬?金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这部作品无疑是成功的,而它的成功与小说的叙事策略———景观化叙事密不可分。“景观化叙事”一词的灵感源自奈保尔关于“空间叙事”的概念,因其在叙事空间上的狭小而得名。《肖申克的救赎》在叙事空间、叙事聚焦和叙事语言上的选择,都成功地将空泛的“人性”主题缩小到有限可控的范围内,把不可捉摸的善恶具象至真实可感,让本来只一方天地的监狱成了一座包罗万象的微缩社会。  相似文献   

2.
《肖申克的救赎》是1994年由Frank Darabont编著并导演的一部电影。它的原型是Stephen King的小说《丽塔·海沃斯和肖中克的救赎》。.该影片自上映以来就因其演员演技精湛,主题深刻而受到多项提名,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3.
《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当代作家斯蒂芬·金1982年的一部励志的监狱题材艺术精品,并被成功改编成电影,主人公安迪"无辜入狱""改造监狱""逃离监狱"的救赎之旅恰好完成了"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在1719年创作的荒岛历险小说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登岛""改造荒岛""离岛"的荒岛三部曲。从互文性视角来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隐喻的"荒岛模式",分析这种经典文学作品模式对于人物形象的艺术刻画,及对美国社会、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呈现。  相似文献   

4.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美国作家史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在1994年上映之后大获成功,被赞誉为"无冕之王",成为难得的传世经典。这部作品之所以让人震撼和鼓舞,不仅是因为跌宕起伏的剧情,更是因为作品中塑造的各个传神人物语言、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折射出的希望与救赎理念激发了观者内心深处的积极因素,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5.
现代恐怖大师斯蒂芬·金出版与恐怖几乎无关的中篇小说合集《四季奇谭》(Different Seasons),其中"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被改编拍摄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在保留作者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个人见解,打造出"斯蒂芬·金式的监狱片",以希望、救赎和毁灭为主题展现出斯蒂芬·金在惊悚题材之外的过人功力。  相似文献   

6.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与《圣经》互文指涉,影片的故事情节架构与《旧约·出埃及记》的神话模式相似,而且,影片运用了圣经U型叙事结构来刻画人物命运并实现主题寓意;不仅如此,影片还采用了不可靠叙述及反讽叙事策略,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需要进行双重解码。后现代派叙事策略的运用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7.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与《圣经》互文指涉,影片的故事情节架构与《旧约·出埃及记》的神话模式相似,而且,影片运用了圣经u型叙事结构来刻画人物命运并实现主题寓意;不仅如此,影片还采用了不可靠叙述及反讽叙事策略,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需要进行双重解码。后现代派叙事策略的运用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2010,(31):18-18
《肖申克的救赎》简介这篇小说出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一书。该书是斯蒂芬·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杰出代表作,收录了他的4篇中篇小说。其一经推出,即登上《纽约时  相似文献   

9.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的关于救赎的电影。影片中因为诸多象征手段的运用,才赋予了"救赎"以深刻意义。主人公安迪的隐忍、睿智和坚忍不拔不仅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狱友、监狱乃至社会。"救赎"的主题在影片中贯穿始终,是热爱生活,永不放弃的一种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年轻银行家安迪含冤入狱二十年后成功越狱的故事,展现了影片主角安迪近乎完美地在体制化社会下对自己、对狱友甚至对社会的种种救赎,警示人们要不断反观早已习惯适应的生活,坚守对美好人生的希望和追求,感悟灵魂自由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1.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表达人性主题的励志电影,揭示希望带给人的巨大力量。通过影片中的情节,析出体制化与救赎的定义,解读体制化的代表人物Red和Brooks。两人内心的不同,导致两人出狱后截然不同的命运。其中重点解读影片中救赎的代表人物Andy。不管肖申克的环境多么恶劣,Andy心中永远怀揣希望,救赎自己,影响狱友。最后,通过解读得到启示: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相似文献   

12.
电影总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改变着和控制着人们对世界和生活的看法、感受,一部好的电影总是恰到好处地向人们传递出社会和生活的主流意识乃至超前意识。通过电影,我们不但可以洞察片中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态度,而且我们还不经意地在影片中找到了自我。《肖申克的救赎》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影片,它的风格及形式,尤其是讽刺的叙事手法给人以艺术的快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各种语言的影视作品可为各国人民所观看。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方式,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在电影史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至今还为人们所称赞。除了影片的故事情节外,字幕翻译对本影片内容主题的有效传达及其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该片由无忧无虑字幕组翻译的汉语字幕易于理解,简洁明了,更好地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论角度出发,对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进行了个案研究。发现其与功能对等论有相符之处。增词法,缩减法和重创法使译文文本的读者和原文文本的读者在最大程度上共同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字幕翻译的特点;第二部分对功能对等论做了概述;第三部分简要介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第四部分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对《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总结该论文的主要目的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阿甘正传》与《肖申克的救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阐述了两者情节上的差异,对两者的内容及风格进行了对比,剖析了<阿甘正传>击败<肖申克的救赎>获得奥斯卡桂冠的原因,并且找出了两者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5.
一部优秀的电影对大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其透漏出的主题。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虽讲述了蒙冤入狱的银行家在度过漫漫19年的牢狱生活后成功越狱的故事,但却反映出信念、希望、民主人权、体制化等多个主题,令人深思,使其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  相似文献   

16.
一部优秀的电影对大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其透漏出的主题。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虽讲述了蒙冤入狱的银行家在度过漫漫19年的牢狱生活后成功越狱的故事,但却反映出信念、希望、民主人权、体制化等多个主题,令人深思,使其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  相似文献   

17.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的越狱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而且给观众以深刻的启迪。它通过叙述安迪19年的囚禁生活给观众展现了一个无辜的银行家在监狱中救赎自己、救赎他人的过程,表达了导演人文关怀的情怀。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16,(2):25-27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影片揭示关于体制化与反体制化、自由与希望、灵魂救赎的深刻主题,阐释了资本主义腐朽的"体制化"是泯灭人性的屠宰场和禁锢人自由的屏障,只有冲破体制化的陋习屏障才能获得自由的救赎。  相似文献   

19.
《肖申克的救赎》一直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美国电影之一,它深刻地体现出了美国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篇论文旨在揭露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个人主义。从而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个人主义与美国社会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文化,从而提高我们的英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20.
要相信未来,那样一来,春天一定会降临。——Naruto Naruto说的这句话,便是我对《肖申克的救赎》最深的感触。肖申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