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七、电磁学实验(四) 11.静电“魔术棒” 实验用具与材料: 一根塑料尺、一根玻璃棒、一个鸡蛋、一只酒杯、丝绸。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鸡蛋竖放在酒杯里,把塑料尺水平放在鸡蛋上(如图1)。 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③手拿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一端,用另一端去接近塑料尺的一端(如图1),并拿着玻璃棒慢慢地转圈。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对于《电荷》这节课的学习,学生都非常感兴趣,摩擦实验做了一遍又一遍,课本上说毛皮摩擦橡胶棒、丝绸摩擦玻璃棒,学生可不仅仅满足于它们之间的摩擦,又拿毛皮去摩擦玻璃棒,丝绸摩擦橡胶棒,结果都带电哪!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在做实验"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时,由于课本上的实验步骤操作很难实现,于是我们改变了具体的实验操作,直接用导体棒把两个  相似文献   

3.
实验表明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互相排斥 ;两根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也互相排斥 ;可是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与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这表明硬橡胶棒上的电荷和玻璃棒上的电荷是不同性质的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提出把呈现在玻璃棒上的电叫正电 ,呈现在硬橡胶棒上的电叫负电。正电、负电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对于物体相互摩擦后带电的符号 ,有人认为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 ,玻璃棒总是带正电 ;有人则认为玻璃棒不管与什么物质相摩擦 ,所带的电都是正电。对于摩擦在摩擦起电中的作用有人则认为仅仅是增加两物体的有效…  相似文献   

4.
验电器是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例如,直接用玻璃棒或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杆下端的两片金属箔依然下垂,表明此时玻璃棒或橡胶棒不带电(如上图)。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相似文献   

5.
以前上《摩擦起电》这一课,总是照本宣科地指导学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得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的结论,这样的教法似乎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6.
课题的提出 :课本上讲 ,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 ,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于是有学生问 :用绸子摩擦橡胶棒、用毛皮摩擦玻璃棒能否带电 ?带何种电荷 ?用尼龙摩擦它们能否带电 ?带何种电荷 ?带着这个问题 ,我组织学生课后来到实验室 ,用实验来揭示答案 .实验步骤如下 :1.用绸子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带电 (接触带电法 ,验电器原本不带电 ) ,再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 ,发现张角变小 .实验次序倒过来结果也是如此 .2 .用绸子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带…  相似文献   

7.
验电器是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例如,直接用玻璃棒或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杆下端的两片金属箔依然下垂,表明此时玻璃棒或橡胶棒不带电(如上图)。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便张开,表明玻璃棒或橡胶棒带有电荷。箔片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带有同种电倚互相排斥而推开的。那么,验电器金属箔  相似文献   

8.
一、摩擦起电新法按照传统的方法,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或用绸子摩擦玻璃棒,往往不能起电。我改用以手摩擦塑料板或塑料布,再用集电板集结电荷、用氖管辉光显示静电存在的方法,效果甚好。做法如下:一手按住塑料板,另一只手在上面往返或单方向摩擦几下;再把集电板(铜片)丢(注意:一定要是丢!)在塑料板上;而后用手握住氖管一端的金属部分,使其另一端的金属部分与铜片接触,氖管立即辉光放电。  相似文献   

9.
张同权 《物理教师》2008,29(2):60-60
对于电荷的电性,中学物理教材中都是这样定义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但是,如果在不同的条件下做丝绸摩擦玻璃棒的实验,玻璃棒却有可能带负电荷,请看下面的实验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静电是一种物理现象,也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静电产生的方式很多,当天气干燥时,一些化学纤维质地的地毯、内衣、坐垫和墙纸等受到摩擦都会产生静电.另外,家用电器使用时也会产生静电效应或外壳带上静电.例1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上了负电;那么,如果用玻璃棒和毛皮摩擦,带电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1.橡胶棒、有机玻璃棒用久后,因仪器表面老化而使电阻降低,影响起电效果。可用丝绸沾牙膏包在起电棒上,握紧后加速来回拉,去掉老化层后可恢复起电性能。演示时,用塑料薄膜代替丝绸或毛皮摩擦起电棒,起电效果会更好。做静电学实验时,用红外灯边烘烤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涉及的电磁学中的三个基本结论,看起来简单明了,近乎常识,但深究之则有问题。对之进行分析,讨论或简单证明,旨在抛砖引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同名电荷(磁极)相斥,异名电荷(磁极)相吸 实验: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互相排斥;两根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也互相排斥,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与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则互相吸引。  相似文献   

13.
一、器材:如图,A是紫外灯,B是锌板(可取电池的锌皮),C是泡沫塑料,D是验电器。另外有一根有机玻璃棒和一块丝绸。二、方法: (1)不接通紫外灯电路,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把带正电的有机玻璃棒移近锌板(不要太近,以免放电)。由于静电感应,可观察到验电器箔片张开,移走有机玻璃棒,可观察到验电器箔片合上。这说明此时锌板不带电,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带电。  相似文献   

14.
1 摩擦起电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P44图4-1,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实验,是学习电学观察的第一个演示实验。用丝绸跟玻璃棒摩擦,毛皮跟橡胶棒摩擦带电,实验很难成功,原因是天气潮湿,丝绸和毛皮不干燥。用烘干设备,对实验器材进行干燥处理的方法,虽然效果显著些,但费事费力。用以下方法演示摩擦起电,效果显著。a.用长约0.8m,宽0.2m的农用薄膜,对拆后与桌面摩擦,薄膜能吸引大量的轻小物体,效果非常显著。b.手掌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摩擦,起电的效果很好,泡沫塑料带负电荷,手掌带正电荷,人要站在绝缘的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15.
备忘清单 1.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的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物体具有的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被称为带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自然界中只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一般规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相似文献   

16.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很多教材都是用悬挂的方法,也就是将有机玻璃棒或橡胶棒悬挂起来,再用另一根有机玻璃棒或橡胶棒去靠近,从而观察相互作用现象.但是在具体实验中,悬挂起来的棒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晃动,影响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这个实验之前已有很多物理同行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改进,实验现象也比较明显.笔者在一次课堂教学中突发灵感,发现了一种更为简单易行且现象十分明显的改进方法,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将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放在桌子边沿,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1.自然界中只存在电荷;人们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ml做.;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行互相2.三个带电的通草球,其中A排斥B,C吸引B,说明A和C带_种电荷,若B带正电荷,则A带_电荷,C带_电荷.3.原来不带电的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立即分开,玻璃棒上带、电荷,这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捧上的部分转移到丝绸上,此时丝绸与玻璃棒分别带_的异种电荷.4.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做聚集,负极聚集_,以持续对外供电.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电源是把_的能量转化为_的装置5.在图1中,箭头表示电路中…  相似文献   

18.
《正电和负电》一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知道电有正电和负电两种及两种电的相互作用,并培养学生相应的实验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玻璃棒和橡胶棒分别用丝绸和毛皮摩擦后,将其中一根用细线悬挂,用另一根棒去靠近,根据两棒相吸相斥现象来说明两棒带电的异同。在课堂实验中我发现这种办法不易操作。尤其是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不清晰。这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摩擦起电》一课,要求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概括得出结论。然而广大农村,能够开出这一学生分组实验的学校却不多见,原因是做摩擦起电的传统材料(毛皮——橡胶棒,丝绸——玻璃棒),不但要花钱,而且效果差。遇上阴雨天气,若无法烤晒,则实验效果很差。现在化纤与塑料是随时可以找到的材料,笔者用这些材料进行试验,效果甚佳。试验结果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精心准备材料 实验课前,老师必须将实验材料逐个测试后分发给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摩擦起电>时,为学生准备了干燥的毛皮、丝绸、玻璃棒、橡胶棒等一组有结构的材料.但这些材料经过摩擦后,却怎么也吸不起纸屑,导致实验课没有成功.究其原因,是这些玻璃棒、橡胶棒使用时间长久,人的汗水、皮脂和灰尘等污物粘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才使棒不带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