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庄漏罪案以撤诉而中止,出人意料,又在法理之中。回顾李庄案第一季、第二季全过程,世人会发现这桩发生于重庆的案件,其影响并不局限于重庆,在过去近一年半中几乎搅动了整个中国。大众被其裹挟,因之分化。有人大骂李庄无耻讼棍,有人却为其鸣冤不平,当然也有人选择旁观。社会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激动、不安、紧张的情绪,尤其是法律界人士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关注。在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今天,李庄案的出现耐人寻味,其标志意义必将载入中国法治史。李庄案曲折跌宕、幽明交替的情节发展令观者心惊并感慨;而其新局又使人们对法治未来保持着憧憬和期待。它让人真切地看到了一个冲破阻力,坚毅前行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3年前的"12月12日",是他的"蒙难日",他被王立军执掌的重庆警方从北京带走;3年后的"12月12日",辽宁锦外,李庄与王立军昔日部下聊"英雄"往事,感慨"天意昭昭"这是2012年12月12日下午时分,站在辽宁锦州的街头,抬眼望处,"沟帮子熏肉"的广告闪入眼帘。李庄说自己突然想吃熏肉。李庄漏罪案(第二季)控方撤回起诉后,李庄即将被转至监狱服刑(李庄第一季终  相似文献   

3.
何以是李庄?当然与他张扬的个性有关,不愿配合重庆"打黑"大局,还多次与公安顶撞,逼着重庆警方非拿下他不可。他的牢狱之灾,更与他从事的刑事辩护有关,况且还是为涉嫌黑社会犯罪的头目辩护。《刑法》第三百零六条"律师伪证罪"如同悬在律师头上的一把利剑,使得许多律师不敢从事刑事辩护。刑诉法泰斗、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认为,法治发展、人权保障的状况如何,首先要看辩护制度贯彻得如何。重庆"打黑"中,辩护制度受到严  相似文献   

4.
北京律师李庄起诉中国青年报,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赔偿五毛,引起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最新进展是: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拒绝了李庄的立案请求. “惹事”的报道发表于2009年12月14日(李庄被刑事拘留的次日),标题是“重庆打黑惊爆‘律师造假门’”.文章一发表即引起极大争议,律师界反应尤其激烈.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法治社会版就重庆打黑辩护律师李庄、马晓军等人涉嫌伪造假一事,率先发表了题为<重庆打黑惊曝"律师造假门"-律师李庄、马晓军重庆"捞人"被捕记>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用道德礼仪去教化开导民众,让他们轻松愉快地生活,懂得廉耻,高高兴兴地去遵纪守法。这才是法治的最高境界采访开始之前,李庄伸出小拇指。《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以为是握手。他一摆手,说是要拉钩。"我们得订个君子协定,所有涉及到我的内容都要我看了你才能发。"原因是,身陷囹圄之时,他认为很多报道都将"李庄"妖魔化了。李庄神情严肃,言语之间,分明含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宜宾市翠屏区档案馆迎来了30多名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是上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开展暑期调研李庄文化实践活动,专门到区档案馆查阅从民国开始至今李庄镇的珍贵档案,更多角度了解李庄历史。李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战时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国立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等10余个知名文化科研机构均内迁至此。  相似文献   

8.
最早知道李庄,是因为中学课本中的《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后来又读过他在朝鲜战争期间写下的《美丽的河山,勇敢的人民》、《皇家重坦克营的覆灭》、《汉江南岸战斗纪实》等传诵很广的著名新闻通讯。尤其是《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不仅已经与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在被关押的日子里,李庄与重庆公检法机关斗智斗勇,有过绝望,起过自杀的念头,但最终在第二季迎来转机,迫使检方放弃对其漏罪的起诉被捕早有征兆。2009年12月5日晚饭后,李庄接到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重庆一中院")通知,原定于12月7日开庭的龚刚模案改期,不及多说,电话挂断。李庄意识到,危险已经来临。当机立断,让助手马晓军收拾行李,连夜驾车上成渝高速奔成都。"王立军和我的撤退路线一模一样,只是他去了美国领事馆,我辗转河北回到北京。"停留一天后,9日李庄从成都飞到石家庄,顺道办了另一个案件,11日坐动车  相似文献   

10.
马学清 《青年记者》2012,(27):85-86
李庄(1918~2006),河北省徐水县人。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抗战初期在太行山参加革命。1948年,党中央决定将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央机关报,李庄由华北局《人民日报》编委进入组建班子,历任《人民日报》记者、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封面反馈@潇洒一生006:是否英雄,见仁见智。希望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李庄一案尽快给出结果。@问天之剑:李庄只是为代理人最大限度争取权益的律师,不必被捧入"神坛"。@守卫蓝色海洋:李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美或丑、黑或白、善或恶,谁能告诉我?@山野牛仔:行政权力过大且无约束恐怕是李庄案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有幸在李庄同志领导下工作了十几年,他是我的领导、长辈、老师,也是我的同志和朋友.按说我应当称他"李总"或"李老师",但是报社早已约定成俗,众口同音,连工厂的工人都叫他李庄.  相似文献   

13.
李庄同志简介李庄,出生于1918年7月1日,河北省徐水县人。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抗战初期在太行山参加革命,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期,先后在《民族革命》半月刊、《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太行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央机关报,李庄由华北《人民日报》编委进入组建班子,历任《人民日报》记者、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2006年3月3日15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14.
李庄小传     
李庄,河北徐水县人,1918年生,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新闻工作,相继在《民族革命》半月刊、民族革命通讯社、《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太行版)任记者、编辑、编委;1946年开始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华北总分社任记者、编辑、编委、副主任;1949年在《人民日报》任记者、编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写作》2008,(5):I0004
李庄同志1918年7月1日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38年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1939年作为《民族革命》通讯社记者报道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1月至1945年5月,任华北新华日报编辑、记者、采访科科长、通信科科长、编辑科科长、编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的老领导、老战士李庄同志离开我们一年了。李仁臣同志充满真情实感的《真舍不得你走》,为我们再现了这位令人舍不得的好人和他身上令人舍不得的作风。  相似文献   

17.
我留存有李庄前辈的两封来信。李庄先生去世以后,很想写点儿什么,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对他热心支持《新闻爱好者》编辑工作的谢意。但是,一直也没有写成。前不久,清理办公室的杂物,整理朋友们寄来的书信、贺卡等可资纪念、可做资料的物品,准备打包搬回家去。不承想,翻到李庄的来信以后,摩挲再三,捧读再三,竟把满桌子、满地的字纸旧稿丢到了脑后。  相似文献   

18.
朱莉 《青年记者》2010,(1):38-41
主持人的话:2009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该报法治社会版主编郑琳和记者庄庆鸿的报道《重庆打黑惊曝“律师造假门”——律师李庄、马晓军重庆“捞人”被捕记》,引起社会各方、尤其是中国律师业的强烈质疑。新闻媒体使用警方的新闻通稿,如果失实能否撇清责任?有罪之人或者涉嫌有罪之人是否就可以被任意地“口诛笔伐”?  相似文献   

19.
5月上旬,刚卸下人民日报总编辑职务的李庄同志,南下福州,来到曾同他共事多年的老战友邓拓同志的故乡。他是和胡绩伟、丁一岚、范荣康、王若水等同志一起,前来参加邓拓学术思想讨论会的。人民日报的同志都知道,李庄在任期间,经常是白班夜班连轴转。如今,因年龄大了,  相似文献   

20.
5月上旬,刚卸下人民日报总编辑职务的李庄同志,南下福州,来到曾同他共事多年的老战友邓拓同志的故乡。他是和胡绩伟、丁一岚、范荣康、王若水等同志一起,前来参加邓拓学术思想讨论会的。人民日报的同志都知道,李庄在任期间,经常是白班夜班连轴转。如今,因年龄大了,退下来,才有较多外出的机会。“我是第一次来福建。这倒不是因为路远,实在是因为忙。象天津,离北京那么近,虽然路过几次,竟没有下去看看。”老李解释着,带着几分解脱的笑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