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构严谨"是优秀作文的重要条件之一。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做到结构严谨呢?同学们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一、首尾呼应首尾呼应,即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相互照应。如开头设置了疑问,结尾就要给出答案;如开头以景物入题,结尾仍应回扣景物。  相似文献   

2.
结尾是作文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所谓"豹尾",是说结尾应简洁明了,收束有力。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四种结尾的方法。一、首尾呼应法首尾呼应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适用于各种文体。首尾呼应式的结尾,要与开头相呼应,却又不是开头的简单重复,而应起到再次点题、强化主旨的作用。这种结尾方法具有结构上的美感,能给读  相似文献   

3.
好的作文必须要有好的结尾,好的结尾往往给人以回味无穷、耳目一新之感.如果一篇匠心独运、主题新颖、思想深刻的作文,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特别重要. 一、合理运用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是写作的重要技巧,其特点是在文章开头首先表明作者的观点和中心思想,结尾再次提出来加以强调,首尾呼应,进一步突出文章中心,强化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中考满分作文《从头说起》的开头:"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从头开始的.成功了,抛开荣誉,从头开始,最好的永远在前方;失败了,不要灰心,从头开始,希望永远存在.从头开始,需要的是勇气、自信、毅力;从头开始,付出的会很多,收获的也会很多."文章结尾:"因此,不论何时何地,不论成功或失败,都要坦然面对,牢记‘胜不骄,败不馁’,一切从头开始.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篇文章开头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明"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从头开始的"的观点,结尾照应开头又一次提出"一切从头开始",这样文章的论点得到论证,进一步升华了主题.  相似文献   

4.
作文结尾写得好,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大添异彩,增添文章魅力。文章介绍了考场作文的六种好的结尾方法:呼应开头式、诗情画意式、余味悠长式、言为心声式、陶冶性情式和升华主旨式结尾。  相似文献   

5.
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在作文时如果选择同样的材料而设计不同的开头和结尾,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我爱学校》这篇作文,A同学这样来设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爱绿草,我爱花,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清晨的云,我爱黄昏的霞,但我更爱我的学校,因为———那里有如画的春秋,那里有如诗的冬夏。”“美丽的学校,可爱的学校,你的四季永远如诗如画。”B同学的开头和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和平小学的四季景色很美。”“我爱你啊,美丽的学校。”两者相比,显而易见,前者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学校的挚(zhì)爱,首尾呼应,使文…  相似文献   

6.
中考作文有了精彩的开头,还要有一个闪亮的结尾:这一点很重要,同样是得分的保障。 1.结尾的一般方法:①景物描写结尾;②巧用修辞结尾;③后记;④巧妙发问(反问、设问)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关丙卿 《现代语文》2009,(11):127-128
关于文章结尾,还是明人谢榛的话:"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笔者的解读,文章结尾应当是:有回音(呼应开头),清楚(观点思想斩截明确),有余韵(隽语警句,言外有意,引人想象,发人思考)。参加2009年高考山东作文评阅,整体感觉是:凡优秀的作文,都重视结局设计;而糟糕的结尾常常使得前功尽弃,  相似文献   

8.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记叙文题目醒目、开头新颖、结构匀称、描写生动固然都很重要,但结尾是全文的收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篇好文章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简洁点题,首尾呼应,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从内容上说,是揭示文章主题的不可缺少的步骤;从形式上说,它使得文章结构完整统一。可见,开头与结尾在一篇文章中占着重要的位置。从目前学生作文情况来看,开头、结尾常犯的毛病是:开头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从内容上说,是揭示文章主题的不可缺少的步骤,从形式上说,它使得文章结构完整统一。可见,开头与结尾在一篇文章中占着重要的位置。从目前学生作文情况来看,开头、结尾常犯的毛病是:开头  相似文献   

10.
写好文章的结尾很重要,它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完美鲜明的印象,给读者以文章首尾圆合、结构严谨的感觉。小学课本中许多文章的结尾都非常有特色,在写作的时候,同学们如果能够学习并灵活运用这些结尾方法,就一定能够写出个漂亮的结尾来。一、照应题目,首尾呼应。比如《小木船》开头写道:“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结尾写道:“一看见这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好像看见陈明站在我的面前。”开头与结尾相呼应,相辅相成,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二、表达愿望,抒发感想。比如《心愿》的结尾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开头和结尾的艺术要求合理设计课堂的导语和结语,充分体现首尾呼应,使课堂结构更加完整和精巧。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讲的就是文章的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语文教学也应如此,如果把语文整堂课教学比作“一台戏”,那么,导语就是序幕,序幕表演精彩,  相似文献   

12.
三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仅靠每学期有限的几次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进行作文训练,找准作文训练的切入点。一、从课文的结构分析切入刚刚学习写作的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只是简单的语言片段,还没有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教师要借助教材有目的地进行作文结构的训练。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赶海》的结构是典型的"总—分—总":师: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我发现课文开头是歌词"小时候,妈妈对我讲……",课文结尾还是这段歌词。师:这叫做"首尾呼应"。教师解释"首尾呼应"的含义。师:这篇课文是怎么运用"首尾呼应"的?生2:先写"我"闹着舅舅带"我"去赶海,接着写"我"赶  相似文献   

13.
妞妞:博士哥哥,在上期里你讲解了习作的开头。那么,习作的结尾是不是也很重要呢?博士哥哥:当然是一样重要的。不然的话,一篇作文,虎头蛇尾,总会给人留下遗憾的。妞妞:那么习作结尾有什么技巧吗?博士哥哥:习作结尾方法跟开头一样,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疑问式,有的是比较含蓄的方法结尾,有的是自然方法结尾等等。习作结尾要避免口号式、牵强造作、啰嗦,最好能够首尾呼应旅嫖揖?根据上期《春游前夜》的开头,列举出相对应的三种不同的结尾:一体味到了崇明岛的田园生活,领略到了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好馈赠,我感到自己的心灵,与大海贴得更近了,与…  相似文献   

14.
一堂思想品德课,开头开得好,就能迅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尾结得好,就能收到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富有余味、发人深思、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我根据自己多年教堂经验和体会,对思想品德课的开头和结尾艺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出了开头和结尾形式各四种。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考生在考场这个特殊而紧张的氛围下要想写成一篇让评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的急就之作,就必须重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如“爆竹”,结尾如“撞钟”,扮好“凤头”,饰好“豹尾”,首尾圆合,是考场作文取得高分的亮点。下面我结合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初中生话题作文开头结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亦然,结尾写得好,能使读者受到强烈的艺术震撼,肩发读者深入地思考问题,从中获得教益;结尾写得好,能够使文章结构严谨,辞尽而回味无穷;结尾写得好,能够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对于整篇文章如同锦上添花.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应该像重视文章的开头一样重视文章的结尾,讲究结尾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笔者针对考生实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临场作文结尾的技法较系统地进行了强化训练。具体做法是: 首先,让学生懂得临场作文结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上重视它。一般而言,临场作文必须有个结尾,用来照应开头,强化中心。而评卷者快速扫瞄时很注意的就是标题、开头和结尾。结构不完整,肯定被评卷者重扣。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终篇之际,当以媚摄魂,使之执卷  相似文献   

18.
正自古有"凤头""豹尾"之说。"凤头"者,文章开头要秀气、漂亮;"豹尾"者,作文结尾要简短、有力。的确,精妙的开头"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眼球;结尾则"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让读者感到"回眸一笑,魅力顿生"。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虽然没有明确将开头、结尾定为评分点,但在实际中,开头、结尾的优劣往往是评分的"第一印象"和"最后  相似文献   

19.
呼应的方式常见的有:一、开头和结尾相呼应,即所谓“首尾呼应。”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开头指出中国由闭关守国转向“送去”的现状,高呼需要“拿来”,其后,文章通过有力的笔锋对此论证,在结尾时,作者果断地说:“总之,我们需要拿来.”这样,首尾相呼,观点突出.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作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模式是教师出作文题目,讲解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过渡承接,如何首尾呼应,如何点题等,试图通过"教"使学生达到"合格作文""满意作文""高分作文"的水平。实际上,学生被动接受作文的条条框框,作文变成了"做出来的文",没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情感,有的只是完成作文后的长叹——唉,终于完成了!儿童写作,本质上反映的是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