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知识分子情怀这一视角为切入点来梳理、分析杜亚泉的科学传播实践,会发现映照其中的杜亚泉思想上的救国思路:为国家谋文化上之建设,为国民普及通俗之科学,为民族引进先进之思想,完成对内忧外患的国家的救赎,以期实现国民的素质提高、国家的日渐强大、民族的生生不息。从杜亚泉的知识分子情怀来反观当今知识分子的信念与理想,并从他的科技救国思路来思考当下的科学与和谐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杜亚泉是中国近代一位科学教育和思想启蒙的先驱。他秉持科学救国的理念,毕生通过各种途径,尤其借助编辑科学用书和主办学术杂志,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促进了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和民风转移。他所留下的科学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科教兴国”和现代化建设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亚泉是近代“中国科学界的先驱”。由于诸多原因,对其研究长期被边缘化,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检省,他的科学观和科学教育活动才倍受关注。但从研究深度和视角看,关于他的科学教育思想体系、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史上的地位以及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和现实意义等尚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4.
杜亚泉是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之初,杜亚泉为革命的爆发而欢欣鼓舞,并对其进行热情宣传和介绍,颂扬、支持革命,但在短暂的热情之后,杜亚泉敏锐地发现革命后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杜亚泉这一"由热情而理性"的转变,是其认知水平逐渐提升的表现,也是革命本身不足开始显露的重要表征。更为可贵的是,杜亚泉能在短时期里敏锐地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去解决问题,针对革命的先天不足,他试图从革命后续的建设中去努力,借此以完善与巩固革命。  相似文献   

5.
杜亚泉在1911年至1920年执掌《东方杂志》期间,在对立宪、革命的结果进行冷静的反思之后逐步转向温和的调和论,他即以调和论为思想主旨,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派在《东方杂志》和《新青年》上展开了东西文化论战。由于当时思想界对激进、革命彻底产生了心理上的偏好,再加上杜亚泉在论战的布阵和论战的手段选择上的原因,这场论战最终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形式遮蔽内容的倾向,杜亚泉即被误解为那个时代的保守派。杜亚泉的新闻思想与他的文化调适思想和市民社会思想相关联,构成了他新闻思想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1993年11月17日,全国纪念杜亚泉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学术思想讨论会在他的故乡浙江上虞市举行。拨开历史的烟云,作为我国自然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杜亚泉得到高度的评价和庄重的纪念。 一 杜亚泉(1873—1933),原名炜孙,字秋帆,笔名伧父、高劳。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11月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伧塘(今上虞市东关镇长塘村)。他自幼聪颖过人,又勤奋好学,16岁一举而中秀才。学而优则仕的坦途在前,他的思想却发生了  相似文献   

7.
杜亚泉的教育救国思想及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亚泉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以科学报国、教育救国的先驱 ,毕生致力于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视教育为救国自强的根本 ,为推进社会进步最有效的途径。他开办学校 ,主编杂志 ,编撰教科书 ,著书立说 ,力图造就有觉悟、有良好品格和素养的新型国民 ,并提出了一套改革教育体制的方案 ,对近代教育结构的领域及功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杜亚泉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学者,“其思路之开阔,立论之坚实,见解之深邃。往往难为后人所超迈”,被誉为“中国民主启蒙时期的一个典型学者”。他不仅编撰出版了百余种中小学理科教科书及科学书籍,而且锐意改进,将科学规律融入语文教科书中,编纂《绘图文学初阶》六卷,被认为是“新式教育提倡多年,课本建设摸索多年,至此才大致走上正道”。  相似文献   

9.
论杜亚泉与新文化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杜亚泉与新文化运动郑师渠杜亚泉(1873—1933),浙江绍兴人,原名炜孙,号秋明。为近代著名的科学编译者。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更因主编《东方杂志》和以伧父、高劳的笔名发表了许多论述中西文化的文章而闻名。长久以来,被视为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早期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0.
杜亚泉是我国近代百科全书式学者。民国初建,政治问题非常突出。杜亚泉针对现实,主张法治,拥护共和;反对集权政治,主张调剂集权与分权;反对官僚政治,倡导减政主义。他的政治改革思想具有一定进步性,对我国当前的政治改革也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科学教育已发展成为科技教育,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技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科学探究能力有重要作用,是发展学生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了解科学过程的载体。我国应加强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注重在中小学开设的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设计理念与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对科学课程各学科内容进行改革,将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教育相结合,将技术因素渗透在理科教材中,并且重视培养技术教育方面的师资。  相似文献   

12.
科学文化传播是科学普及的新概念.科学史教育可以在科学文化传播中扮演比较特殊的角色,可以成为现代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资源.科学史可以从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哲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等方面为大众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倡导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进行科学史教育,能够提高大众科学素养,实现科学文化传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胡明复是我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与科学教育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早年留学美国,是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为科学社的发展和《科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重视科学的社会功能,宣扬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并且躬行实践,积极投身于科学教育。他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推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造就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理想追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内容要求和时代特征。两种教育融合的教育系统为受教育者创造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教育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问题,如何看待教育问题就是关注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应定位于着重培养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教导学生学会求知与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6.
任何时代,科学的生命永远植根于该时代的科学精神,因而,每个时代都具有其特有的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精神则是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它反映了现代知识中关于自然的认识和关于人的认识的相互关联,也表现了这个时代人类日益意识别自己与周围环境世界息息相关的特点,因此现代科学精神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与人文精神的交融。我们的科学教育要着力寻求一种视科学与人文既有区别又有交融的现代科学精神。本文探讨了现代科学精神的六大内涵及在科学教育中培养现代科学精神的四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科技哲学面临的三大前沿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以现代科技变化发展规律和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技哲学,无论是从推进现代科技良性运行和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从自身学科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来看,科技哲学尤须下功夫分析现代科技与科学伦理的内在关系、虚拟时空与现实时空的内在关系、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内在关系三大前沿问题,提出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以积极引导人们建立与现代科技良性运行和创新发展相适应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8.
科学文化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文化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方向,对科学教育乃至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文化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现实影响力催生了现代教育制度,促进了现代科学教育诞生。科学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教育的改革,引导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科学教育工作者和政策的制定者应把握以科学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为导向的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以科学文化引导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意识,培养科学态度,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9.
略论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曾是早期西方大学教育的重要基石。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的增强,科技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中心内容,人文教育的基石也随之受到动摇。本世纪中叶以后,人类在严酷的客观现实面前,发出了重振大学人文教育的呼唤,从而引起大学人文教育的再度复兴。在当今时代,高等学校实施和强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全面素质的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等学校要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必须改变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受到冷落和削弱的现状,切实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0.
科技全球化是全球化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牵引和推动作用越来越彰显。本文对科技全球化的含义和要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给我国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提出的挑战,指出要在科技全球化中占尽先机,就必须趋利避害,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包括:建立适应科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现代科技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提高自身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参与国际间重大科技合作和协议的制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